胡智
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機場遙感公司,北京100076
?
飛行員的心理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胡智
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機場遙感公司,北京100076
目的對民航飛行員心理現狀進行調查,并分享相關影響因素。方法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機場內80名飛行員選入該研究,通過SCL-90調查其心理健康狀況并與全國常模水平進行比較,并分析影響因素。結果民航飛行員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強迫、抑郁、焦慮方面均與我國常模間存在差異,P<0.05;尤其是人際關系、敵對、恐怖、抑郁和焦慮方面顯著低于全面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副駕駛較機長在敵對、精神病性方面更為嚴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飛行員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常人,需對飛行員心理健康引起重視,通過心理疏導、培養(yǎng)健康認知等措施改善其心理現狀。
飛行員;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飛行員所具備的良好、健康心理狀態(tài)是確保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1]。相關研究顯示[2],積極且健康的心理以及行為促使安全駕駛,繁殖,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必然導致不安全駕駛。由于飛行員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環(huán)境中,其肩負任務較重、責任較大,長此以往必然使得精神緊張,以致于發(fā)生工作失誤、錯誤以及遺漏等現象,同時也是導致飛行員患病的重要因素[3]。因此,了解民航飛行員心理現狀以及其影響因素,有利于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對于飛行員健康、飛行安全等均有重要意義[4]。筆者特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對80名飛行員進行了研究,分析其心理現狀以及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機場內80名飛行員作為該研究受試者,所有飛行員均為男性,年齡在25~52歲,平均為(46.52±8.73)歲;文化程度:大專27名、本科及以上53名;婚姻狀況:已婚77名、未婚3名;飛行時間5~40年,平均(21.5±6.7)年;每月飛行時間40~100 h,平均時間(75.4±20.1)h;合并癥:冠心病1名、高血脂43名、高血壓27名、高血糖6名、高尿酸血癥4名。
1.2研究方法
對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機場中80名飛行員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5]進行測定,了解其心理健康現狀。SCL-90量表主要包括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癥狀、焦慮、抑郁、敵對、偏執(zhí)、恐怖、精神病性共9個因子90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取1-5級評分法,1分表示輕微,5分表示癥狀嚴重。所有受試者均當場填寫問卷且回收,回收率為100%。整理量表后將其與常模比較。
1.3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中各項數據均由筆者完成收集、處理,以確保數據科學性、真實性。全部數據初步以Excel(2010版)校正,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軟件;“”形式錄入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F檢驗;檢驗水準:P<0.05,表示數據比較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本組80名飛行員的SCL-90結果與全國常模相比
從調查結果來看,民航飛行員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強迫、抑郁、焦慮方面均與我國常模間存在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在人際關系、敵對、恐怖、抑郁和焦慮方面顯著低于全面常模。詳見表1
表180 名飛行員的SCL-90結果分析±s)
表180 名飛行員的SCL-90結果分析±s)
項目全國常模(n = 1 3 8 8)飛行員(n = 8 0)t值P值軀體化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強迫抑郁焦慮偏執(zhí)精神病性1 . 3 7 ± 0 . 4 8 1 . 6 5 ± 0 . 6 1 1 . 4 6 ± 0 . 5 5 1 . 2 3 ± 0 . 4 1 1 . 6 2 ± 0 . 6 7 1 . 5 0 ± 0 . 5 9 1 . 3 9 ± 0 . 4 3 1 . 4 3 ± 0 . 5 7 1 . 2 9 ± 0 . 4 2 1 . 2 6 ± 0 . 2 4 1 . 3 9 ± 0 . 3 5 1 . 2 5 ± 0 . 3 0 1 . 1 0 ± 0 . 1 7 1 . 4 5 ± 0 . . 3 6 1 . 2 5 ± 0 . 2 4 1 . 2 4 ± 0 . 2 4 1 . 3 4 ± 0 . 3 1 . 2 4 ± 0 . 4 1 2 . 0 3 4 6 3 . 7 7 5 9 3 . 3 8 5 4 2 . 8 2 1 3 2 . 2 5 0 3 3 . 7 7 1 0 3 . 0 9 1 8 1 . 9 3 3 5 1 . 0 3 6 7 0 . 0 4 2 1 0 . 0 0 0 2 0 . 0 0 0 7 0 . 0 0 4 8 0 . 0 2 4 6 0 . 0 0 0 2 0 . 0 0 2 0 0 . 0 5 3 4 0 . 3 0 0 1
2.280名飛行員中不同飛行職務的SCL-90結果對比
從調查結果來看,副駕駛較機長在敵對、精神病性方面更為嚴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職務飛行人員的SCL-90結果分析(±s)
表2 不同職務飛行人員的SCL-90結果分析(±s)
項目機長(n = 3 1)副駕駛(n = 4 9)t值P值軀體化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強迫抑郁焦慮偏執(zhí)精神病性1 . 2 2 ± 0 . 5 5 1 . 3 4 ± 0 . 4 9 1 . 1 3 ± 0 . 4 8 1 . 1 7 ± 0 . 3 8 1 . 4 3 ± 0 . 3 9 1 . 2 1 ± 0 . 4 5 1 . 2 1 ± 0 . 4 5 1 . 3 1 ± 0 . 4 2 1 . 2 0 ± 0 . 3 7 1 . 3 4 ± 0 . 5 0 1 . 5 1 ± 0 . 5 2 1 . 4 2 ± 0 . 5 7 1 . 2 2 ± 0 . 4 1 1 . 5 1 ± 0 . 4 8 1 . 2 8 ± 0 . 5 8 1 . 3 4 ± 0 . 4 4 1 . 5 2 ± 0 . 5 3 1 . 3 8 ± 0 . 4 0 1 . 0 0 6 0 1 . 4 5 6 3 2 . 3 5 2 4 0 . 5 4 6 4 0 . 7 7 8 9 0 . 5 7 1 5 1 . 2 7 6 2 1 . 8 6 5 1 2 . 0 1 7 7 0 . 3 1 7 5 0 . 1 4 9 3 0 . 0 2 1 2 0 . 5 8 6 3 0 . 4 3 8 4 0 . 5 6 9 3 0 . 2 0 5 7 0 . 0 6 5 9 0 . 0 4 7 1
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虛弱,更要利于精神愉快、社會功能完好。因此人們在關注疾病、健康的同時,也對心理、社會等影響健康的因素引起了重視。心理健康作為新時代產物,反映了唯物主義心身統(tǒng)一的哲學觀[6]。飛行員心理健康是飛行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航空醫(yī)學所關注的重點。由該研究的結果不難發(fā)現,民航飛行員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強迫、抑郁、焦慮方面均與我國常模間存在差異,民航飛行員心理健康現狀普遍差于普通人群。因此,重視民航飛行員心理現狀,同時積極采取相關應對措施進行疏導,有效改善其心理不良問題,有利于促進安全飛行。
通過分析發(fā)現,民航飛行員心理健康和以下因素相關:①行為因素。由于飛行員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顯而增加,部分飛行員甚至存在飲食不規(guī)律、缺乏鍛煉等[7]。此外,慢性病作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一大因素,尤其肥胖等心腦血管相關危險因素對飛行員影響更重[8]。②應激和情緒因素。當生活與工作中某些事件達到一定影響程度,就認為其已經構成應激源[9],對飛行員情緒、精神都有影響。③認知因素。認知過程中應對方式、信息控制、歸因、防御機制等特征也稱為認知行為方式[10]。其作用于個體情緒,同樣影響了個體行為。同時,認知也影響著飛行員生理、心理以及情緒水平。④人格因素。飛行員人格特征對身心健康存在一定影響。例如高血壓患者多易沖動、焦慮、刻板等,潰瘍病則具備內向、神經質特點。尤其以情緒激動、多疑、保守、膽小、憂慮甚至缺乏原則者心理問題更嚴重[11]。這點由研究中飛行員在人際關系、敵對、恐怖、抑郁和焦慮方面顯著低于全面常模的結果已初見端倪。⑤社會支持。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劣性社會支持則導致身心損傷。社會支持在應激狀態(tài)下具有保護個體的作用,同時也利于維持良好情緒,屬于應激緩沖劑。從表2中可以看出,副駕駛較機長在敵對、精神病性方面更為嚴重。這提示感受到的支持較客觀支持更能促進飛行員心理健康,尤其在副駕駛的社會支持方面應提供足夠幫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需要重視民航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做好其心理保健措施,為飛行員營造有利、和諧工作環(huán)境,提供心理支持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進一步提高飛行員健康認知、控制情緒和行為等,最終有效改善并促使飛行員心理健康,確保安全飛行。
[1]李敬強,趙寧.民航飛行員心理健康測評模型與框架構建[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4):638-642.
[2]白菁,汪永光,胡珊,等.創(chuàng)傷事件及家庭功能對空軍飛行員心理健康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9):13-15,19.
[3]戴琨.航線飛行特質人格和航線飛行工作情境人格對飛行員心理健康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10):1456-1459.
[4]楊柳,金峰,彭文華,等.團體心理訓練在高性能戰(zhàn)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維護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4):574-578.
[5]馬香琰,婁振山,劉傳勇,等.飛行員適應與焦慮型人格對心理健康影響的路徑分析[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20(4):332-334.
[6]萬憬,白海霞,楊蕾,等.高性能戰(zhàn)斗機飛行員心理訓練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6):850-852.
[7]田衛(wèi)衛(wèi),張俊琦,甘露,等.住院軍事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12):1407-1409.
[8]李敬強,趙寧.基于G1-DEMATEL的飛行員心理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14,27(6):413-418.
[9]沈嘉平,馬崢嶸,王育育,等.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心理社會因素的調查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3,13(5):491-495.
[10]張婷,關幕貞,湯婕,等.飛行員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和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5):554-556.
[11]孟豫,李海燕,羅渝川,等.中國民航飛行員心理選拔的現狀與建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9):247.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ilot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HU Zhi
Remote Sensing Company,NanYuan Airport of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Beijing,100076 China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mental status of civilian airmen and share the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Methods 80 airmen in NanYuan airport in Fengtai district in Beijing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ir mental health status was surveyed by SCL-90 and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norm level,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somatizat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hostile,horror,force,depression and anxiety between the civilian airmen and norms in our country,P<0.05,especially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hostile,horror,force,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nd the hostile and mental disorder of copilots were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of captains,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pilots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persons,which needs the attention of pilots to mental health,and the pilots should improve their mental conditions b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cultivating health awareness.
Pilot;Mental health;Influence factor
R851.3
A
1672-5654(2016)09(a)-005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051
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