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山
雋永最是中秋月
■孫鳳山
在中秋之上的,遠不止月亮,一起高懸的還有千百年來的傳統、祝愿和期待。在傳統之上,有哪一輪明月可以和中秋月媲美,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縈繞千百年?明亮的中秋月是傳說,更是纏綿;是思念,更是遙望;是團圓,更是期待!
中秋月是傳說,更是纏綿。中秋節(jié),注定與月亮結緣:有了一年之中最為皎潔、最為圓潤的一輪明月,農歷八月十五,這個原本平常的日子,便一下子變得如流金月光華美起來?!靶煨鞏|海出,漸漸上天衢。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敝星镌掠泻芏嗝篮玫姆Q謂:玉盤、玉蟾、玉碗、冰輪、桂輪、寶鑒、銀輪、飛鏡、金餅、蟾盤、回輪、桂魄等等。在這些稱謂中不僅都包容美好的傳說,而且都寄托了人們豐富的想象,融入了或凄美或哀傷、或祝愿或纏綿的意境,有“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仙子,有桂樹下搗藥的玉兔,有揮斧伐桂的吳剛,有寒氣逼人香氣亦逼人的廣寒宮,還有唐明皇夢游月宮后記錄而來的《霓裳羽衣曲》……“不知今夜月,曾動幾人情?!敝星镌律鸬膫髡f撼人心魄!
中秋月是思念,更是遙望?!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中秋月無私地向人間灑下縷縷澄澈的清輝,圓潤皎潔的身影承載著無盡的思念。膨脹出的“倍思親”的感覺,恰恰來自一輪中秋明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明月清輝,普照九州;人在他鄉(xiāng),抬頭仰望同一個月亮,便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寂,自然會“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發(fā)一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由衷感慨。月亮,尤其是在秋風送爽,碧空如洗的中秋之夜,那一輪潔白玉盤的月亮,最能觸動人的情思,最適宜寄托美好情感?!凹氂皩A質,人間幾處看。”中秋月懸起的思念無遠弗屆!
中秋月是團圓,更是期待!“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月,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月亮,它是團圓的標志,也是一種象征,更是一個飽滿的意象。亙古洎今,人們都愛在中秋這一天賞月吃月餅瓜果。試想,還有什么比享受團圓的樂趣佳境、品嘗歡聚的溫馨甜蜜更幸福的呢?“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逼鋵?,中秋月的團圓是天然之合,更是一種趨向和大愛!然而,對于天各一方的親人來說,中秋月不止是惆悵,更是期待。“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面對皓月明星,良辰美景,不由得哀嘆“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生發(fā)“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從而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期待把歡聚掌握在手上,讓美好的團圓早日成為現實?!昂I仙髟拢煅墓泊藭r”。中秋月掛滿的團圓千古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