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高臺縣洋蔥生產種植的實際,從品種選擇、溫室育苗、覆膜移栽、肥水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綜述,以期達到無公害規(guī)?;l(fā)展,高產量、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
[關鍵詞]高臺縣 洋蔥 無公害 管理
[中圖分類號]S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054-01
高臺縣種植洋蔥從剛開始到大面積、大規(guī)模、連片種植已經有30多年,以前洋蔥種植的發(fā)展步伐比較緩慢,種植面積和規(guī)模也較小且產量低,每畝產量僅僅2000-3000kg;近年來隨著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大,優(yōu)質、高產、抗病性強的進口品種替代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老品種,極大地提高了洋蔥的品質和產量,每畝產量達到7000-80000kg(黃皮洋蔥平均畝產量7000-8000kg,紅皮洋蔥平均畝產量5000kg)成為高臺縣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一條新路子。
1.選用優(yōu)良品種
選擇高產、優(yōu)質、抗病蟲害、耐貯運、抗逆性強、不易掉皮、鱗莖收口緊實的長日照型洋蔥品種(日照射數(shù)在14-16小時)。適宜我縣種植的黃皮品種有潘多拉、卡特、撒母特、牧童、金棵5號、太陽格林等大球型品種,紅皮品種有紫金、紅鶴、紅箭。
2.培育壯苗
高臺縣洋蔥育苗一般選擇在日光溫室內進行散播育苗,時間一般為2月中旬-2月下旬。
2.1精細整地,準備苗床。洋蔥根系入土較淺,應選擇土質疏松、肥沃、保水性強的壤質土。深翻前清除枯枝爛葉,整平耙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4000kg,三元復合肥20kg,磷酸二銨10kg,均勻撒于地表進行深翻。
2.2土壤消毒。如果選擇多年育苗的重茬苗床必須在播種前用敵克松、惡霉靈等進行土壤消毒,消除土壤中殘留的病菌及蟲卵,否則苗床幼苗易得立枯、根腐病。
2.3適時播種。播種時間為2月中旬-2月下旬。播種過早地溫較低易抽薹,播種過晚溫度過高不易形成壯苗。每畝需種子200g,將種子摻少量細沙均勻撒在苗床上,上面覆蓋3-5cm的沙子隨即澆水,第一水要完全滲透地面,待地面見苗后再灌第二水,這一次水不易過深;出全苗后噴灑多菌靈、百菌清等防苗期猝倒病。
2.4溫度管理。在春育苗過程中溫度很重要,洋蔥不喜歡太高的溫度,育苗期間也是一樣。播種后出苗前,溫度不能太高,如果長時間在25℃以上,仍然會影響洋蔥的出芽,種子甚至會腐爛。在20-25℃左右的溫度下,大約7-12天就開始出苗了這個時候應該適當降低溫度,白天溫度保持在15-20℃,夜間保持在10℃左右。洋蔥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20℃。直到定植前10天要放大風,結合控水進行幼苗鍛煉,到定植前5天,苗床內溫度與外界溫度環(huán)境應該是完全一致。
2.5水分。播種后出苗前如果床土表面不干的時候一般不需要澆水,如果土表已經有0.5厘米厚度干土就要適當?shù)膰娚弦恍┧?,達到土表潮濕就可以了。幼苗出土后要保持苗床內土壤濕潤,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定植前10天開始控水,做到見干見濕。
2.6施肥。在施肥方面,苗期營養(yǎng)要施足底肥,底肥充足,幼苗前期可以不用追肥,當幼苗生長到15-20厘米高的時候,結合灌水,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5克,定植前10天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2%-0.4%。氮、磷、鉀搭配施用能使苗壯,后期吧產量提高潛力大。
2.7洋蔥幼苗期病蟲害比較少,如果幼苗期連續(xù)陰天多雨,棚室內空氣濕度大,氣溫低,光照少,就要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和溫度,同時適當噴灑農藥進行防治。此期的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疫病。在發(fā)生猝倒病的地方多灑一些多菌靈或者甲基托布津粉劑與土拌勻,噴灑藥水,一般是采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灑床面。育苗后期容易發(fā)生疫病,表現(xiàn)在幼苗葉尖變白,可噴灑殺毒礬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兩種藥交替使用,連續(xù)噴灑兩次。
2.8洋蔥壯苗標準:3葉期,假莖直徑0.5厘米以上,株高20-25厘米,蔥白長4厘米,須根13-15根。葉色深綠,葉片壁較厚,葉片挺直,苗嶺60-70天。
3.選地、整地、施基肥
3.1選地。選擇前茬沒有施入洋蔥比較敏感的除草劑地塊,如果選擇用過敏感除草劑的土壤,洋蔥生長速度較慢、鱗莖小、產量低。
3.2整地。將地塊精耕細耙1-2遍并整平,如果地塊耙不平,澆水不均勻,容易造成澇的澇、旱的旱,導致旱地塊易早結蔥頭,澇地易得病,鱗莖不壯、產量降低。
3.3施基肥。基肥要施足,如果底肥不足會引起成活率不高、并導致鱗莖肥大不足和形狀不良、產量降低。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4000kg,磷酸二銨40kg,三元復合肥25kg,硫酸鉀復合肥15kg,做到地平、土碎。
4.定植
4.1定植時間。我縣露地洋蔥適宜的定植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5月初之間。
4.2起苗。起苗前如果苗床比較干旱,應在定植前3-4天給苗床澆水,保證苗床土不粘,容易起苗。一般用鐵鍬或鐵鏟起苗,這樣不傷根、有利提高產量。起苗時要剪根,注意留根長度為0.5-1.0cm,有利提高移栽速度,緩苗快且省工。將起出的秧苗剔除病苗、無根苗、矮化苗、細弱苗、徒長苗等劣質苗,按大小分級,過大和過小的苗都舍棄不用。定植時按級別分別栽植,可以使田間生長一致,方便管理。要保持幼苗根系濕潤,防止曬干。
4.3定植。田間一般鋪1.2-1.45米寬幅的黑色地膜,雜草見不到光,悶死在膜內。定植的時候株行距按15×15cm。扎出苗眼后放置蔥苗3cm深,栽苗時不要太傾斜,與地面傾斜30-40℃左右,以定植后覆土能夠埋住小鱗莖、澆后不倒伏、不漂秧為適。而后覆土壓緊苗眼,蔥苗栽完后要及時澆水,可以保證成活率。
5.田間管理
5.1水肥管理
5.1.1生長前期的肥水管理。定植7天后還要再灌一次透水,如果水灌的透,蔥苗緩苗會變快,因為蔥苗根系抗旱能力比較差,所以要保持土壤濕潤,也就是半干半濕。緩苗以后,在蔥苗的正常生長初期,結合灌水還要進行一次追肥。定植后20天左右結合灌水進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kg。這一時期的水分管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
5.1.2生長中期肥水管理。生長中期在7月初進行第二次追肥。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15kg、二銨10kg、硫酸鉀10kg。水分管理要充分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土壤中的雜草。7月中旬進入鱗莖膨大期,這時要加強肥水管理,可以進行第三次追肥。結合灌水,每畝追施施尿素20kg、硫酸鉀10kg。要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還要噴施“鏈霉素”每1kg5水加入用“鏈霉素”4-6支,防治軟腐病的發(fā)生。
5.1.3生長后期肥水管理。生長后期要注意在8月上旬鱗莖膨大達到一定程度并開始倒伏,這時要適時灌水。倒伏初期也要注意打藥,特別是殺蟲劑和“新植霉素”,以防止得軟腐病。收獲前2周停止灌水。一般到8月中旬管理工作基本結束,這時可以開始準備收獲了。
6.收獲
我縣洋蔥成熟期一般在9月份,當有70%的蔥秧倒伏后,植株葉片枯黃,假莖失水松軟,外層鱗片呈角質化時及時收獲。選擇晴天起出蔥頭在田間晾曬,蔥葉全部干枯時將枯葉剪去進行裝袋。剪葉的時候要留5厘米以上的葉段,防止剪口感染腐爛,然后分大、中、小三級裝袋。裝袋以后還要繼續(xù)晾曬7-10天,最好是蔭干,地面鋪地膜碼垛,加蓋防曬防雨物,防止蔥頭被陽光曬綠,影響產品外觀。
7.病蟲害防治
7.1病害防治。洋蔥病害主要是紫斑病、灰霉病。紫斑病的防治在栽培過程中應當采取輪流倒茬和增施鉀肥的措施,同時在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灰霉病可選用40%嘧霉胺乳油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50%灰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10d噴1次,連噴2-4次。
7.2害蟲防治。蟲害主要是蔥蠅和蔥薊馬。蔥蠅可在成蟲羽化盛期用50%銳勁特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噴霧;也可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500-800毫升結合澆水灌根1-2次,每隔7-10 d灌1次。蔥薊馬的防治,在幼蟲發(fā)生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作者簡介:白仙冰,女,漢族,(1969-)單位: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農藝師.主要從事經濟作物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