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陸游的愛情詩詞中,他對唐婉的愧疚、被迫分離的無奈和綿延不絕的思念,通過對“沈園”的反復(fù)題寫表現(xiàn)出來。本文將通過對陸游的“沈園”詩詞進行分析,使我們更好的理解陸游“沈園”詩詞中的情結(jié)。
關(guān)鍵詞:陸游;唐婉;沈園
作者簡介:李成滿(1989-),男,漢族,山東省莒縣人,西南大學(xué)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代文學(xué)和敦煌文獻整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6-0-02
唐婉之于陸游,那是心中不曾忘記的痛;也正是因為唐婉,陸游才寫下了那讓古今人泫然淚下的《釵頭鳳》和“沈園”詩詞,而“沈園”也成了陸游愛情詩詞中不可或缺的意象。
一、緣起何處——《釵頭鳳》
蘇軾和唐婉,夫妻二人感情甚篤,卻被蘇軾的母親棒打鴛鴦、硬生生拆散,二人從此勞燕分飛,天各一方。沒想到兩人分別后的相遇會是在沈園。沈園,位于今浙江省紹興市,作為南宋流傳下來的唯一私家園林,因為陸游的一首《釵頭鳳》而為人所知。周密曾說:“陸務(wù)觀初取唐氏,閎之女也,于其母夫人為姑侄。伉儷相得,而弗獲于其姑。既出,而未忍出之,則為別館時住時往焉。姑知而掩之。雖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隱,竟絕之。亦人倫之變也。唐后改適郡宗子士程。嘗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紹興)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遣致酒肴。翁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1]一詞,題園壁間?!盵2]。
下面是陸游《釵頭鳳》的原文: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3]
后來,唐婉見到這首詞,愁緒被牽動,便和作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fēng)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4]
沒有那“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保ㄇ赜^《鵲橋仙》)的喜悅,有的只是陸游和唐婉在《釵頭鳳》“錯、錯、錯?!?、莫、莫。”和“難、難、難。……瞞、瞞、瞞”中所吐露出的“欲說還休”的無奈與辛酸。
《釵頭鳳》,讓我們感受到陸游的悲憤、愧悔、哀怨和心中那諸多的心酸與無奈,感到唐婉心里的孤獨、苦楚,感到陸游和唐婉二人的心有靈犀、相知甚深,而我們與詞的主人公也產(chǎn)生了那種心靈相通、心有靈犀的觸動。
當(dāng)看到“未久,唐婉死”(周密《齊東野語》)這幾個字時,對于我們來說,那是何等的震驚,鴛鴦不能白頭偕老也就罷了,卻有一只先駕鶴西歸,這不就是中年喪偶的那種人生悲事嗎?而對于內(nèi)心對唐婉心懷愧疚的陸游來說,這一層感受更加不同尋常,他對唐婉心懷愧疚,唐婉的死讓他難以忘懷,而沈園的相逢和《釵頭鳳》的和詞更是讓他終生難忘。
二、時間不能使記憶風(fēng)化——永遠的沈園、永恒的唐婉
陸游的詩歌中提到沈園的詩歌,或因沈園而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或借沈園來悼念唐婉。沈園猶如一個頗具引力的磁場,吸引陸游一次又一次的前去尋覓、徘徊、追憶和抒寫。
(一)再游沈園——多情卻被無情惱
題壁之后,陸游在紹興二十八年(1158)出仕,歷任鎮(zhèn)江通判、夔州通判、成都府路安撫使參議官等職,六十五歲罷職后,回到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在此閑居近20年。陸游此時雖已到暮年,但他對跟唐婉在沈園的相遇,始終不能忘懷。光宗紹熙三年(1192)秋,陸游年近古稀,還曾到沈園憑吊,當(dāng)看到題寫《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內(nèi)心感慨,寫下《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闕璧間,偶復(fù)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闕于石頭,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桷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禪龕一炷香![5]
秋天,楓葉變紅,而其他樹葉變黃飄落。人生易老,日月如梭。在楓樹下林亭邊,一位年過半百、雙鬢斑白的老人,望著遠處慘淡的河水和片片斷云,心事浩?!藭r,國事、家事涌上心頭,然而“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陸游晚年的傷痛心情和悲涼情緒躍然紙上,他多想把這一切忘卻,然而“多情卻被無情惱”,關(guān)于沈園和唐婉的一切,他都忘不了。
(二)又見沈園——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陸游對唐婉的懷念,是至死不渝的。慶元五年(1199),陸游75歲,此時唐婉離世已四十年,陸游住在沈園的附近,重游故園,寫下《沈園》詩二首:
(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6]
此時的沈園“非復(fù)舊池臺”、“柳老不吹綿”,橋下水波雖依舊碧綠,但唐婉卻已經(jīng)“夢斷香消四十年”,聽著悲涼的畫角聲,想到自己也將化作“稽山土”,不禁泫然淚下。斜陽籠罩下的沈園,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陸游,步履蹣跚地走過“傷心橋”,默然凝望。
(三)《城南》舊事——今生只愿與你再相見
開禧元年(1205),陸游81歲,他夜夢沈氏園,又寫了《十二月夢游沈氏園亭》。絕句二首:
(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7]
夢中的沈園,“香穿客袖梅花在”,卻“只見梅花不見人”,只有“墨痕猶鎖壁間塵”。以花喻人,花在人卻不在,只有當(dāng)年題寫在墻壁上的那兩首《釵頭鳳》所留下墨痕。
開禧二年(1206),陸游82歲,這一年他寫了一首《城南》:
城南亭榭鎖閑坊,孤鶴歸飛只自傷。塵漬臺侵數(shù)行墨,爾來誰為拂頹墻?[8]
雖然詩中沒有直接寫沈園,但仔細體味,仍是城南的沈園舊事。詩人拿“孤鶴”自比,抒發(fā)內(nèi)心孤獨無依的傷感。歷經(jīng)風(fēng)吹日曬雨淋,當(dāng)年題寫的《釵頭鳳》已面目全非,陸游不禁生發(fā)出“爾來誰為拂頹墻”的感嘆。
(四)情歸何處——人間信有白頭翁,也信美人終化土
陸游至死也無法忘懷那因無辜被棄而怏怏離世的妻子。嘉定元年(1208年)春天,他84歲,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寫了一首《春游》: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dāng)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9]
沈園中的花“半是當(dāng)年識放翁”,可見陸游光顧沈園的次數(shù)之多,徘徊于此的時間之久。人本有一死,“美人”也不例外,但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幽夢太匆匆”,唐婉走得太早了,他只能去癡情的守望和思念。對舊夢的苦苦尋覓,陸游苦情重訴,五十余年幽夢!這夢卻來去匆匆!留給陸游的,只有五十多年來凄美溫婉的舊夢。陸游知道人死不能復(fù)生,自己的生命也將走到盡頭。他的內(nèi)心深處的傷痛雖然會隨著自然生命的消亡而解脫,卻變成了一種不朽的詩歌流傳了下來。
陸游寫沈園、寫唐婉、念唐婉,千里萬里、年復(fù)一年。城南舊事,魂牽夢縈,直到生命的盡頭。時間不能使記憶風(fēng)化,沈園和唐婉,在陸游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變成了永恒!
三、結(jié)語
艾志平先生說:“像對民族國家的忠貞不渝一樣,陸游對唐婉的真實愛情,正因如此,從這里可以看出陸游光輝人格的一面?!保ā锻跷某晒珪肪硪弧秱髁?xí)錄·上》)陸游執(zhí)著的精神可謂是“雙絕”:為了心中的志向,為了所愛的戀人。
通過對“沈園”詩詞和寫作年代的統(tǒng)計(見表1 沈園詩詞統(tǒng)計表),我們可以看出陸游對沈園的題寫跨越了他的大半生,從青年到老年,且以老年時期的題寫最多。陸游或身游沈園、或夢游沈園、或心游沈園,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顆愈老愈直、愈老愈純、愈老愈癡的心。陸游的沈園詩詞幾乎全是觸景傷情之作,在沈園詩詞的字里行間流露酸楚、摯愛、自傷和愧疚,一切率真坦誠,都裸露在詩人深情的傾吐之中。
陸游跟唐婉的戀情和遺憾,隨著生命的消亡而消亡,但卻留在他永恒的詩篇中。詩詞中那種沉郁、深沉而又悲苦的情感,不停地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陸游對唐婉的感情,通過對沈園的反復(fù)題寫表現(xiàn)出來,因為寫沈園其實就是寫唐婉、寫對唐婉的感情。經(jīng)過了五十余年,陸游對唐婉和沈園的不了情,帶著愧疚、無奈和綿延不絕的思念,最終化作了塵土,但陸游的“沈園”詩詞卻化作了千古絕唱,刻骨銘心、悵然永存的愛情詩詞——“沈園”詩詞流傳千古!
注釋:
[1]據(jù)夏承燾、吳熊和《放翁詞編年箋注》,陸游此詞其年約在紹興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151年—1155年).
[2](宋)周密:齊東野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3,P17.
[3](宋)陸游著 夏承燾 吳熊和箋注:《放翁詞編年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P1.
[4](清)沈辰垣:《御選歷代詩余》(卷一百十八)[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
[5](宋)陸游著 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P1809.
[6](宋)陸游著 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P2478.
[7](宋)陸游著 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P3877.
[8](宋)陸游著 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P3836.
[9](宋)陸游著 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P4138.
[10]據(jù)夏承燾、吳熊和《放翁詞編年箋注》附錄三《陸游年譜簡編》.
參考文獻:
[1](宋)陸游著 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宋)陸游著 夏承燾 吳熊和箋注:《放翁詞編年箋注》(增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宋)周密:齊東野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張廷杰:可憐力殘未忘情——陸游悼亡詞初探[J].寧夏社會科學(xué),1989(6).
[6]李元洛:沈園悲歌——絕句之旅[J].名作欣賞,2004(4).
[7]劉金柱:宋靜.陸游沈園題壁探研——宋代題壁文化的一個側(cè)面[J].河北大學(xué)學(xué)報,2004(5).
[8]嚴銘:淺析陸游沈園詩的悲情[J].文學(xué)教育,2007(2).
[9]韋秀堂:論沈園詩詞的悲劇美.貴陽:貴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J].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