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坊,于鑫鋒,方光超,褚曉雪
(棗莊學院光電工程學院 山東棗莊 277160)
?
光纖傳感器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測量實驗研究
張興坊,于鑫鋒,方光超,褚曉雪
(棗莊學院光電工程學院 山東棗莊277160)
利用傳統(tǒng)的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測量原理,結合光纖傳感技術,提出了基于光纖傳感器的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測定方法,并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該測量方法精準度較高,操縱性強,也可進行改進測量任意種類固體材料或其相關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為科研、教學提供更多的測試手段等.
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光纖傳感;電壓;溫度①
金屬線膨脹是一種金屬由于溫度升高而產(chǎn)生的長度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其系數(shù)是衡量材料本身性質(zhì)的一項重要指標.目前,常見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的測量方法主要有光杠桿、千分表直接讀數(shù)法、光的干涉和衍射測量法和傳感器法等.千分表直接讀數(shù)法的工作原理是當金屬受熱膨脹時會在水平方向上伸長時,與金屬端頭連接的千分表受到擠壓示數(shù)變化.由于儀器受力使指針發(fā)生偏轉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較多,導致誤差較大[1-3].盛愛蘭[4]研究表明,利用單縫衍射的圖像中兩暗級條紋之間的距離與溫度的變化量之間的關系可得到較精確的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花世群[5]證明當對金屬進行加熱后導致光闌移動,通過菲涅耳雙鏡的干涉區(qū)域的干涉條紋數(shù)量與溫度的變化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得到求出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同時,采用位移傳感器也可以測量金屬棒在一定溫度下的線膨脹系數(shù).位移傳感器又稱為線性傳感器[6-9], 它分為電感式位移傳感器、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光電式位移傳感器、超聲波式位移傳感器、霍爾式位移傳感器、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等.雖然已有多種方法可測量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但通過光纖傳感器來反映測量長度變化量,進而得出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的方法較少報道.本文將采用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來進行測量,同時,該測定方法充分利用普通物理實驗現(xiàn)有的實驗設備,將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測定實驗與光纖傳感器實驗中的測量技術、測量思想有機結合在一起.
當金屬溫度變化范圍不大時,固體的伸長量ΔL與溫度變化量Δt、固體的原始長度L0成正比,表達式為
ΔL=α×L0×Δt
(1)
式中α為固體的線膨脹系數(shù),多數(shù)金屬的線膨脹系數(shù)在(0.8-2.5)×10-5之間.當溫度變化區(qū)間不太大時,α可近似認為是不變的.由上式知
(2)
光纖位移傳感器[10-12]中的光纖為2 束多模光纖,分別用作接收光纖和輸入光纖.光源發(fā)出的光經(jīng)輸入光纖照射至反射體端面,然后反射的光經(jīng)接收光纖傳輸至光電探測器轉換為電信號.由于接收到的的反射光強度與固體端面至光纖探頭的距離之間存在一定的函數(shù)關系, 所以可通過對電壓的測量得到線膨脹位移量ΔL.光纖傳感器的線性區(qū)內(nèi)標定系數(shù)[13]與實驗儀器有關,通過標定可得位移長度和電壓變化量ΔU之間的關系如下:
ΔU=A×ΔL
(3)
A為標定系數(shù).因此,可利用光纖傳感器的電壓變化量測量得到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
(4)
整個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包含金屬線膨脹儀(型號FD-LEA)、光纖傳感器、螺旋測微器、電壓表、直流穩(wěn)壓電源等.反射體固定在銅管的頂部,銅管從室溫加熱至120oC時伸長量約為0.8mm,即反射體至光纖探頭距離的變化量不到1mm.首先對系數(shù)A進行標定,先讓光纖探頭盡可能緊貼反射體, 此時對應的輸出電壓最小,將信號放大器放大倍數(shù)調(diào)至最大, 旋動螺旋測微頭, 使反射面逐漸遠離光纖探頭, 每隔0.05mm記錄一電壓值.重復三次實驗取其平均值得到標定系數(shù)A.然后將反射片固定在線膨脹儀銅棒的頂部, 光纖傳感器固定在反射片上方距離略大于1.2mm處,待預加熱2分鐘后,記錄此時的溫度和電壓.每當溫度升高0.5oC時,記錄此時對應的電壓值.為了減少為誤差,重復該實驗3次.
圖1 利用光纖傳感器測量金屬線脹系數(shù)裝置實物圖
表1為利用螺旋測微器測量的銅棒長度變化量與光纖傳感器得到的電壓值之間的對應關系.利用origin中的擬合命令對長度變化量和電壓值進行一維擬合,如圖2所示,得到的靈敏度A=45100v/m.
表1 光纖傳感器定標數(shù)據(jù)采集
圖2 光纖傳感器定標系數(shù)
表2為將銅棒溫度從40oC升到45oC,每隔0.5oC時測量得到的對應電壓值,并求得3次測量的電壓平均值.圖3和圖4分別表示測量得到的光纖傳感器電壓變化量與溫度變化量間的關系及數(shù)據(jù)擬合殘差分析.
表2 銅棒溫度為40-45oC時的測量數(shù)據(jù)
圖3 光纖傳感器電壓變化量與溫度變化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擬合
圖4 實驗數(shù)據(jù)擬合殘差分析
由圖可見,光纖傳感器電壓變化量與溫度變化量間也近似成線性,數(shù)據(jù)殘差分析得測量數(shù)據(jù)的線性度和精確度較好.根據(jù)(4)式,可得到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α=1.28×10-5/oC,與理論值1.67×10-5/oC相近.
利用金屬線膨脹儀和光纖傳感器組合進行了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的測量,得到了較好的效果.該測量方法精準度較高,操縱性強,也可進行改進測量任意種類固體材料或其相關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為科研、教學提供更多的測試手段等.
[1]朱瑜,劉瓔輝. 不同讀數(shù)方法測量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的比較[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4):17-20.
[2]楊周琴. 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測量的誤差分析[J]. 電子技術,2015,12(8):21-22.
[3]楊述武. 關于誤差大小的比較[J]. 物理實驗,2004,24(3):23-24.
[4]盛愛蘭. 一種基于單縫衍射的線膨脹系數(shù)測定裝置[J]. 大學物理實驗, 2013,26(1):59-61.
[5]花世群.利用菲涅耳雙鏡測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J]. 光學技術, 2002, 28(3):280-281.
[6]代偉. 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測定儀研究[J]. 計量與測試技術,2009,36(1):36-38.
[7]陳維新,陳文鑫,陳曉莉. 利用電感測量金屬的線膨脹系數(shù)實驗設計[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11):211-214.
[8]吳道悌. 非電量電測技術[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1,153-159.
[9]楊德甫, 王玉清, 任新成. 利用交流電橋和約利彈簧稱測金屬的線脹系數(shù)和液體密度[J]. 物理實驗,2004,24(3):42-43.
[10]丁小平, 王薇, 付連春. 光纖傳感器的分類及其應用原理[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6, 26(6):1176-1178.
[11]俞世剛, 潘日敏. 基于光纖傳感技術的金屬線膨脹系數(shù)的非接觸測量[J]. 傳感器技術, 2005,24(2):66-67.
[12]江月松. 光電技術與實驗[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5,125-136.
[13]賈亞民,楊拴科,朱鈞.基于強度補償式光纖傳感器測量金屬線脹系數(shù)[J].物理實驗,2008,20(10):1-4.
[責任編輯:閆昕]
Measurement of Metal 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 Based on Optical Fiber Sensor
ZHANG Xing-fang, YU Xin-feng, FANG Guang-chao, CHU Xiao-xue
(School of Opto-Electrical Engineering,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 China)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of the metal wire expan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a nove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etal wire coefficient expansion based on the optical fiber sensor is proposed, and the metal wire expansion instrument is improved and desig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high, the instrument maneuverability is flexible and effective, and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to measure any kinds of solid materials or the materials related to the 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 provide more testing means for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tc.
metal wire expansion coefficient; fiber sensors; voltage; temperature
2016-08-06
棗莊學院“光電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編號:4350308);棗莊學院大學生研究訓練(SRT)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045).
張興坊(1981-),男,山東臨沂人,棗莊學院光電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光電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研究.
O4-33
A
1004-7077(2016)05-00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