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優(yōu)蘋果新品種介紹
品種來源:芽變選種,由萊州市小草溝園藝場2003年從“首富2號”中選出。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shù)0.88,平均單果重287克。果面光潔,鮮紅色,片紅,著色指數(shù)92%以上,著色快,摘袋6~7天后,全園著色67%以上,比“首富2號”和對照品種紅將軍整齊,且分別早6天和2天,優(yōu)質果率達95%,比紅將軍高30%以上。果肉乳黃色,肉質細密,脆爽多汁,甘甜適口,可溶性固形物15.4%,比紅將軍高0.6%,硬度8.7千克/平方厘米,比紅將軍高7.4%。無采前落果現(xiàn)象,耐貯運。果實發(fā)育期145天左右,在煙臺地區(qū)9月中旬成熟。平均667平方米產量:喬砧第5年為2300千克;矮砧第4年為2600千克,第5年3200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栽植密度,喬砧一般為3~4米×4~5米,矮砧一般為1.5~2.5米×3.5~4.5米;選用紡錘形樹形;選用嘎拉、元帥系等為授粉品種;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與一般富士品種相同。
品種來源:芽變選種,由山東農業(yè)大學從小國光中選出。
特征特性:晚熟品種。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82.9克;果面光滑,全面著鮮紅色,上色早,比對照品種小國光早60天左右,果肉黃白色,質細脆,果汁中多,酸甜適口,有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4.5%,硬度8.0千克/平方厘米。果實發(fā)育期180天左右,在煙臺地區(qū)10月中下旬成熟。第5年平均每667平方米產量為2625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栽植密度,喬砧一般為3~4米×4~5米,矮化自根砧或中間砧一般為1.5~2.5米×3.5~4.5米;采用紡錘形樹形;選用富士等為授粉品種,或選用專用授粉樹;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與小國光相同。
品種來源:芽變選種,由沂源縣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從普通富士中選出。
特征特性:短枝型晚熟富士品種。百葉鮮重109.7克,比對照品種宮崎短枝高32.3%;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shù)0.87,平均單果重335.2克,比宮崎短枝高16.6%;果面光潔,著艷麗紅色條紋,全紅果率86%;果肉黃白色,細脆多汁,香甜適口,可溶性固形物15.7%,硬度8.6千克/平方厘米,比宮崎短枝高8.4%;耐貯運。果實發(fā)育期185天左右,在淄博地區(qū)10月中下旬成熟。第5年平均667平方米產量為2308千克,比宮崎短枝高16.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栽植密度,喬砧一般為2.5~3.5米×3.5~4.5米,矮砧一般為1~2.5米×3~4.5米;采用自由紡錘形或細長紡錘形樹形;選用金帥、嘎啦等作為授粉品種;肥水及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與一般富士品種相同。
品種來源:芽變選種,由煙臺現(xiàn)代果業(yè)科學研究所從煙富3中選出。
特征特性:晚熟品種。果實長圓形,高樁,果形指數(shù)0.91,平均單果重315克;果面光滑,全面著色,濃紅艷麗,富光澤,著色快,摘袋后開始上色和上滿色時間比對照品種煙富3早5天,摘袋第8天著色95.5%以上,比煙富3高11.3%,全紅果率81%以上,不易退色,果點稀小;果肉淡黃色,肉質致密,細脆多汁,甜酸適口,可溶性固形物15.4%,硬度9.2千克/平方厘米,比煙富3高7.0%。果實發(fā)育期185天左右,在煙臺地區(qū)10月下旬成熟。第5年平均667平方米產量為2622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栽植密度,喬砧一般為3~4米×4~5米,矮砧一般為1.5~2.5米×3.5~4.5米;采用紡錘形樹形;選用嘎啦、元帥系、千秋等為授粉品種;花果及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與一般富士品種相同。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