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菁華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易成為空洞的說教,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讓課堂有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筆者對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如何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作了思考,認為可以通過三“巧”來有效解決,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品德;學生;巧;興趣;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89-01
曾經(jīng)有一名老師對初中學生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其結果顯示:居然有近40%的學生不喜歡思想品德課,認為思想品德課枯燥乏味,常是空洞的說教,因而對思想品德學科沒有興趣。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沒有興趣,提高能力又從何說起呢?學習興趣就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陶行知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就顯得非常重要。下面是我就思想品德課中如何解決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所作的思考。
一、巧設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但是不是教師提出了問題,就一定擊中學生的心中的疑,點中學生的心扉,就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呢?不是的,只有那些帶有探究性且緊扣學生知識“生長點”的問題才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才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投入到解決問題的思考中去。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初中學生身心發(fā)育的特點和已有的知識情況,以及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目標,巧妙設置問題。
巧妙設置問題需要有梯度和坡度,要考慮到班上學生的參差不齊情況,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最重要的是要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梢赃\用“布白藝術”,采用比喻、故事等來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案鶕?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需要,有時可以使用幽默手段導入新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p>
如講“公平和正義”(“競爭與合作”)時,教師可以講述了“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然后提問:①為什么一個和尚不愁水喝?②為什么兩個和尚能合作?③為什么有了三個和尚反而沒水喝了呢?學生思維活躍了,通過激烈討論,大家認為一個和尚不存在公平問題;兩個和尚抬水時他們會認為彼此權利和義務是相當?shù)模虼艘膊粫^于計較公平與否;等到三個和尚時,他們會認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補償。然后,教師提問,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三個和尚才會有水喝?你從中受到什么樣的啟發(fā)?學生討論后認為,社會需要規(guī)則,規(guī)則必須體現(xiàn)公平。這些有針對性有探索性的問題,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二、巧排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年齡一般是從十一二到十四五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少年期,它在個體心理發(fā)展史上是一個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初中學生情緒激蕩,容易動感情,也容易激怒。他們常常因為一件小事而狂笑,也會因為某一件小事而頹喪,初中學生的這種情緒外露是很明顯的。他們對人對事充滿熱情,很容易被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所感染。他們具有活潑愉快的心境,對周圍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事情都十分關注,對國內外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很關心。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任務,收集整理時事風云人物、重大事件,(如以中國高鐵的強大、華為集團的成長、里約奧運的中國來討論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意義,從美國2016大選中反思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的進步與不足,從南海仲裁案談愛國主義、談強國等),以拓展學生視野,激起同學們關心國家大事、注視國際風云的熱情??勺寣W生制作成課件,在講課時進行小組展示,評選出優(yōu)秀合作小組,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培養(yǎng)競爭意識。因為“在學生方面,大群的伴侶不僅可以產(chǎn)生效用,而且可以產(chǎn)生愉快。對于這種年齡的孩子,競爭確是一種最好的刺激?!?/p>
三、巧用多媒體,增強學習興趣
李陽的瘋狂英語,之所以在整個中國得到迅速發(fā)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手、耳、眼等各種感官并用,提高對知識的記憶效率。世界最強大腦中的記憶大師之所以能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境記憶聯(lián)想記憶,提高對知識的記憶效率。
多媒體組合教學集幻燈片、投影、錄音等多種手段為一體,通過計算機對文字、圖形、聲音、圖象、動畫等的組合處理后,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動靜結合的畫面,有利于調動學生眼耳手多感觀并用,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多媒體逐漸進入廣大的中小學校,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盡可能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捎玫拿襟w有:教材中的插圖、圖表等,還包括隨課本配套來的光盤、錄像帶,自己還制作一些投影片、電腦課件等。教學中恰當運用這些媒體能夠提高學生興趣,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對突破重難點、進行思想教育有很大幫助。利用互動多媒體,可以實現(xiàn)“以學生進度為導向”的教學。
如在講教科版九年級《感受小康》這一課,當講到我們現(xiàn)階段總體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小康時,教師語言魅力再大也無法完整地展示出來,教學中播放了有總體小康的錄像片,并從衣、食、住、行、用五方面的總體小康實現(xiàn)前后的對比數(shù)據(jù)制成投影片一并展示,讓學生自己感受小康社會的到來。這樣這節(jié)課有說服力,真實生動,學生感興趣。又如:在講“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時,可播放影碟讓學生欣賞一幅幅鮮活的圖畫、聆聽《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結合歌詞內容,向學生講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舉措。學生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就能輕松自然地將理論轉化為認知,認識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