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宇
農村校長的困惑與角色定位
劉志宇
國家對于農村教育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快,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由于我國農村面積廣大,情況復雜,一些農村學校受歷史、地域、經(jīng)濟等條件制約,發(fā)展滯后,作為一所農村學校的領頭人,存在諸多管理方面的困惑在所難免。因此,需要我們重新思考農村學校校長的角色定位。
有人說,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當然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辦法。但任何改革都要看清困難之所在。作為農村學校的校長,困惑在哪里?作為工作在農村一線的校長,我從自身的所感所見所聞說起。
第一,校長教學任務偏重。國家規(guī)定,中小學專任教師按學生人數(shù)配編,但多年來農村與城市執(zhí)行的標準并不一致。這就造成學生同等數(shù)量的城鎮(zhèn)中學教師要比農村中學多20%。另外班額小、無管理和后勤人員編制、專任教師配備不齊等因素,造成了校長們要兼任多個班甚至是多個年級的主要學科教學,管理上力不從心。鶴嶺鎮(zhèn)山界小學,4個年級,31名學生,校長任教一個班語文、一個班數(shù)學、兩個班音樂,還得兼任學校食堂的采購。而這種情況在鶴嶺鎮(zhèn)并非孤例。在此狀況下,校長能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已屬不易,至于會議任務、文件通知的落實、安全管理精細化等根本力不從心。
第二,學校辦學條件較差。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比城區(qū)學校差得多。但是,在對學校進行考核、檢查、評比的時候,跟城區(qū)學校卻是同一標準。這就像是要求在泥濘小道上面行進的車輛與在柏油大道上奔馳的車輛比賽一樣,十分不合理。校長一方面要為改善辦學條件奔波,一方面要動員老師想方設法改進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還要說服教師克服思想上的不平衡造成的各類情緒,其付出就可想而知。鶴嶺鎮(zhèn)很多中小學,與城區(qū)學校相比,師資匱乏、條件落后、教師不穩(wěn)定,在面對教育教學活動各類考核評比時就感覺壓力極大。
第三,教師提升空間有限。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學校規(guī)模較小。教師總數(shù)很少,教師兼課就多而雜,有時不僅要教語文、數(shù)學,同時還要兼任音體美等課程。偏遠小學甚至要全部包干,因此教師根本沒有精力,也不可能專門研究某一學科的教學方法。由于學校規(guī)模小,大部分沒有平行班級,這樣不僅教學負擔相對較重,而且根本沒有共同探討、研究的條件,也就難以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沒有比較的對象和競爭的對手,教師的教學業(yè)務和學識水平的提高缺乏激勵因素,在某種程度上也就不利于發(fā)展和提高了。在此情況下,新課程的推進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就變成農村學校校長頭痛的大問題。
第四,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不佳。農村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成長環(huán)境、家長文化素質等相對于城市來說,也不在一個層級上,而且留守學生占到相當?shù)谋壤?。這就決定了農村學校承擔了學生成長更多的責任。家校交流存在障礙,學習輔導家長不會參與,學生成長管理家長無能為力,改變家長教育觀念任重道遠……這些困局,都需校長花更多的精力去破解。
面對困難,我們有很多解決困難的辦法。但首要的是進行自身角色的定位。什么是定位?就是在這個客觀的環(huán)境里,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有什么價值追求,你需要做什么,你應該如何帶領你的老師,等等。角色扮演也許不能完全解決困惑,但最起碼你已經(jīng)在成功的路上。
第一,普通而優(yōu)秀的教師。在農村中小學,校長首先是一名普通教師,而且必須是優(yōu)秀教師。不僅要能夠勝任主科,而且還要熟悉所有課程,至少是一專多能,勝人一籌。這樣,校長才能在教學管理上有發(fā)言權。鶴嶺鎮(zhèn)仙女中學吳校長,年年兼任九年級一個班的語文,他在湘潭市語文教師賽課中獲得了一等獎,教師們信服他,最近雨湖區(qū)學校管理工作現(xiàn)場會就在仙女中學召開,吳校長在會上作重點發(fā)言。
第二,實際而稱職的管家。學校如同一個家,教職工是家庭成員,校長只是這個“家”的“管家”。這個“管家”一天到晚面對全體“家庭成員”。家庭“開門七件事”歸“管家”負責,而且“家庭成員”也都看得清楚?!肮芗摇北仨毻咨瓢才?,交待明白,公正對待,稍有差池,就可能引起“家庭成員”的不滿。
第三,具體而勤勉的后勤。農村學校的一校之長,不僅要在學校的軟實力上動腦筋,還需在硬實力上下硬功。既要對學校的遠景規(guī)劃、整體布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心中有數(shù),又要為逐步改善學校辦公條件、增加教學設備設施、優(yōu)化學生課外活動場地等想盡辦法,更要著力為辛勤工作的老師謀求福利,因為這是教師工作的源動力之一。
第四,教育和教學的班長。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和核心,教學教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心。校長作為學校的領軍人,就像一個帶隊的班長,不僅要扎進第一線,真槍實彈地干,而且要布陣排兵,合理定位德育與教學工作的關系,加強督查和引導。在學校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上著力凸顯兩項工作的內涵,確保在完成常規(guī)管理的基礎上,辦出學校的特色。
第五,親密而真誠的朋友。農村學校的校長,與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教師朝夕相處。你只有成為他們值得信賴、可以依靠的親密而真誠的知心朋友,成為他們心思可以傾訴、困難能夠求助、憂慮得以分擔的體己人,他們才會與你同心同德,艱苦與共。
(作者單位:湘潭市雨湖區(qū)鶴嶺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