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
【摘 要】
寫作是“采集、構思、表述”的系統(tǒng)過程,是學生思想情感的表達。在教學活動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老師關注的重點。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讀、看、想、寫”四個方面展開探討了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
培養(yǎng) 小學 寫作能力 方法
一、讀——培養(yǎng)持久的閱讀興趣
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打開一扇扇文學的窗口,而且閱讀還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在小學生中存在的閱讀問題是,閱讀是一時的興趣并未形成持久的興趣,也就是所謂的三分鐘熱度,所以挑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很容易,可能一個故事就可以把孩子們帶入到書中的世界,讓孩子有了探索的欲望,但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對閱讀持久的興趣才是老師更應該關注的。持久的閱讀興趣首先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可以在班級中建立一個圖書角,里面放一些學生們喜歡讀的書,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隨時都可以閱讀??梢悦總€月舉辦一次“我最喜歡的書” 的讀書心得交流活動,通過學生發(fā)表自己對閱讀的感受、閱讀為自己帶來的幫助等心得體會,使學生切身體會到閱讀的魅力,并在這個活動中可以使學生知道了更多有趣的課外讀物,刺激學生閱讀的欲望,并使學生的閱讀找到目標感。而且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還可以學到很多閱讀的方法,讓閱讀不再枯燥乏味。其次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就可以養(yǎng)成一個習慣,老師可以把語文課外作業(yè)適當的加入閱讀這一項,不用要求學生讀很多,每天讀幾頁就可以,然后在班級的本月讀書計劃墻上,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填寫每天讀的頁數,促使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會了讀并喜歡讀才會為寫作積累更多素材和知識。
二、看——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
寫作源于生活,只有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學生才會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比如在描述秋天時,缺乏觀察力的學生寫出的秋天的特點就比較的少,而把秋天描述的非常美麗的學生,一定具備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俗話說一葉知秋,不少學生都寫到了秋天的落葉,從落葉上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學生觀察能力的高低,有的學生從落葉的顏色、紋路到展開無窮的想象,想象落葉是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是鋪在地上的金黃色地毯等等,讓秋天的樹葉變得更加豐富起來。想象力也是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事物,也可以多開展室外寫作的活動課,讓學生通過觀察把看到的東西描述下來。比如在寫“美麗的校園”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去參觀校園,操場上踢球的學生們、花園里五顏六色的花、撲鼻而來的丁香花的香氣、迎風飄揚的紅旗、友愛的同學等等,引導學生學會從整體到細節(jié)的觀察,并從觀察特點到自己的感悟,豐富了學生的眼界,從而為寫作積累了更多素材。另外,小學生對事物還缺乏理性的看待,在觀察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思維,使作文中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更加明確。 比如在描寫自己的家人時,讓學生回家仔細觀察自己的父母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印象比較深的是一位學生寫的《媽媽的手》,通過描述一雙干燥有裂痕的手看到了媽媽工作的辛勞,媽媽的手不漂亮,但是這雙手卻為他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為自己做飯、洗衣服、縫衣服、掙錢的都是這雙看似很丑的手,從手的細節(jié)折射出母親的偉大。
三、想——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空間
小學生雖然積累的閱讀和生活經驗都比較少,但是想象空間卻是非常大的,愛想象和愛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也是通過想象和幻想來逐步認識世界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每一件物體都是有生命的,在它們身上可以發(fā)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小貓和小狗的友誼、慢慢前進的蝸牛、五顏六色的石頭、變幻莫測的白云等,都可以讓學生看到不一樣的故事。也是通過想象來豐富自己的認識,積累更多寫作素材。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象力可以打破傳統(tǒng)知識的束縛,讓學生的作文更加豐富。因此在寫作課上,老師要鼓勵學生的想象力,并引導學生開動大腦,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寫《我的夢想》,有的學生采用的倒序的手法,通過多年后的一個場景展示,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情來描述自己的夢想,這個寫作的方式非常的有新意,使我的夢想一下子“活”了起來,是作文的精彩之處,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想象力。而有的學生寫出來內容干干巴巴的,原因就是在于缺乏想象力,對于夢想不敢大膽幻想,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跋搿背艘_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學生的思考、反思能力,比如在發(fā)生和學習一件事情之后,從中得到了哪些領悟,心得體會就是從思考的過程中得來的,也是學生在作文中思想、情感的產生。
四、寫——養(yǎng)成勤寫勤記的好習慣
讀、看、想都是寫作素材的積累,而寫則是寫作能力的鍛煉,多寫才能多進步。要培養(yǎng)寫作能力一定不能懶動筆,而是必須要勤寫勤記,才能使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和想象力沉淀下來,成為自己的東西。如何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勤寫勤記的好習慣呢,首先需要老師適當的進行硬性要求,比如布置作文作業(yè),讓懶惰的學生也不得不動起自己的筆來。另外,老師要多表揚和鼓勵學生,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對于學生使用的優(yōu)美詞句提出贊美,讓學生找到寫作的成就感。還可以在課堂上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范文,并對本次寫作進步比較大的學生提出表揚。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 對于有寫作天賦的學生要多多表揚并適當提高要求,對于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要多多鼓勵并指導寫作技巧。除了作文課上布置的任務,老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記錄每天的見聞,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寫的習慣。但是很多學生的自制力太差,寫日記很難堅持下來,可以倡導家長和學生一起寫日記的活動,家長在學生的日記下面記錄自己的心情,使學生找到記日記的樂趣,可以和家長之間相互監(jiān)督。
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才能夠使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在讀、看、想、寫的基礎上,老師還要指導學生寫作的技巧,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雄.對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思考與實踐【J】.課外語文,2016(08)
【2】王德國.以“6+1要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語文天地,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