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影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chuàng)造性勞動都是從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開始的?!编艁砹耍斀裆鐣?,人才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人的創(chuàng)造性在于從小培養(yǎng),作文教學為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精神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作文教學中,著重讓學生裝上想象的羽翅,喜歡他們的神思遐想,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水平。一般來說,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差,如果歸納起來說,不外乎是為兩點:一是文法的錯誤,錯字連篇或沒有條理,中心不明確;再者是內容的空洞,三言兩語,枯燥乏味,表達不出心中真實的感情;面對小學生這一普遍的寫作現(xiàn)象,我們應該想到如何優(yōu)化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教育戰(zhàn)線工作了近20年,從教中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讓我覺得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觀察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要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并學會分類進行觀察。
1.直到觀察小動物。小動物活潑可愛,學生樂于觀察。比如:觀察小貓,小狗??梢韵戎笇W生觀察它們的外形,毛色,再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為了訓練學生的眼力,可以設置動畫表情:讓兩只小雞搶食一條小蟲,讓學生觀察兩只小雞爭食時的姿勢和動作。這一活動能訓練學生的。這一活動能訓練學生的“一晚望三梭”的速度,培養(yǎng)學生眼睛的靈活性,提高觀察能力。
2.指導觀察植物。根據(jù)學生的愛好,要求學生觀察花草樹木或莊稼。就觀察花朵來說吧,先觀察花朵是用哪幾部分組成的(花梗、花托、萼片、花瓣、花蕊)。然后再觀察每一部分的形狀、顏色的特點,鼓勵學生說說像什么,然后說出整朵花像什么。就是不單要訓練學生有序地細心地觀察,還要訓練學生長期觀察的毅力。比如說:要求學生在校園里種上自己喜愛的植物,觀察它生根發(fā)芽,生枝長葉,開花結果的全過程,或者觀察一株果樹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果樹的干、枝、葉、花、果的特點。這樣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對比的能力,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恒心,磨練意志。
3.要觀察人物。在班級里選派一個學生表演喜、怒、哀、樂的不同表情,或者表演幾個連續(xù)動作,讓全班學生觀察,看看誰描述的形象逼真。然后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學校里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的人的衣著打扮,語言動作的特點,讓學生在班級里交流。經(jīng)過反復訓練,能激發(fā)學生對,熟視無睹的人物形象的觀察興趣,養(yǎng)成處處留心觀察的好習慣。
4.知道觀察顏色。認識顏色的順序應是“原色,間色,復色。”在認識原色,監(jiān)舍后在觀察校園里建筑的顏色,觀察老師,同學的鞋帽服裝的顏色。在學生形成識別色彩能力后,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大自然中去觀察五彩繽紛的世界,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如果雨后天空出現(xiàn)了彩虹,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彩虹是由哪幾種顏色組成的,從反饋中確定下次觀察的內容。
二、培養(yǎng)閱讀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鄧拓在《雁山夜話》中講到北魏大將軍楊大眼利用“耳讀”掌握了不少的學問。這對我們的作文頗有啟發(fā)。作文教學,不論寫前指導,解中提示還是寫后講評,都離不開“眼觀,嘴讀”,但局部行為所得有限,何不借助“耳朵”?讓學生聽一聽清脆悅耳的聲音,辨一辨抑揚頓挫的語調,不僅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陶冶美的情操,更可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fā)展?!凹炎麒b賞”就是這樣的一種活動。所以要求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把自己以為內容健康,材料新穎,說題突出布局巧妙筆法獨特的同齡人習作采摘來,供大家聽讀欣賞。我把重點放在“聽讀-悟道-欣賞-創(chuàng)造”的階梯訓練上,學生聲情并茂地讀,聽讀者要心無旁騖地聽。①記住佳作的主要內容。②抓住作者要突出的句子的中心。③了解文章結構方法。④學習語言。(一個新詞或一句妙語)。聽讀后教師選一兩個主要問題提問點不啊,學生討論植物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再讓其從情節(jié)美,結構美,感情美,語言美四方面去欣賞,進行強烈的美感催化,促其入情入境地創(chuàng)造聯(lián)想。
三、激發(fā)情緒,提高寫作水平
如果說寫作是一個有機體,情感便是它的神經(jīng)元。
其實學生們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生活的每一步進程中,對于自己,對于他人,對于社會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情感:攻克學4習上的難關會感到輕松或喜悅;遇到挫折會感到困惑或悲傷;面對不公平會產生激動或憤怒;碰到意外會引起震驚或恐懼……美好的事物人人會產生愛慕之情;丑惡的現(xiàn)象人人也會有憎惡的感覺。特別是當今社會,學生的關注對象更是紛繁的,情感空間更是廣闊的。所以在作文命題時,更要抓準學生情感的觸發(fā)點,突出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情動而詞發(fā),便可真正握起了一支富有生命力的筆了。例如:在一次監(jiān)考中我發(fā)現(xiàn)不少課桌上都鋪著畫,各種各樣的,我便命了一個作文題《桌上的畫》,讓學生們寫作,學生的作品五彩繽紛,見仁見智。在平時我讓學生寫寫《生活隨筆》,《收視雜技》類型的日記或周記,《生日祝辭》隨機式的言之語,通過不同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激情,撞擊出創(chuàng)造之光。
作文是情感的催化,是思維的反映,情感和思維是無形的作文。激發(fā)情感,激活思維,應該是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文外功”練到位,潛意識的寫作智能就會從根本上得到開發(fā)。“頭活水”不竭,作文也就成為學生的一件輕松愉快的事。
四、培養(yǎng)修改作文的習慣,提高寫作水平
修改作文,首先要態(tài)度認真,其次要掌握一些有益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時,可以邊讀邊改,在讀中改上用錯的標點,用的不準確的詞;在讀中把寫的不夠通順的句子改通順,連貫;在讀中刪除重復和啰嗦的詞句;在有的地方加上合適的詞語是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具體。此外,還可以采用比較的方法修改作文。找一篇同步作文比較一番,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就能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寫作文的水平也會日漸提高;修改作文要做到有心之人,認真修改,持之以恒,必見成效。
比如:一次學校組合師生到烈士紀念碑掃墓?;貋砗?,我要學生以“掃墓”為題寫一篇記述文,有些學生把出發(fā)前出發(fā)時及路上的情景作為重點寫,夢的過程都略寫。我拿出一篇作文用投影燈打在屏幕上,和學生們一起批改。有的同學說:“篇文章主次不分重點不突出”。有的同學說:“應把同學們在掃墓過程中“肅立“”默哀”“獻花”“宣誓”等內容作為重點寫才恰當”。有的同學說:“并把同學們的“神態(tài)”“心情”“動作”等具體描述出來才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弊詈笪易隽丝偨Y,經(jīng)過評改,不但幫助這個學生修改了文章,也啟發(fā)了大家。結果這次可做普通學生抓住重點去寫,質量較高。
“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其”。只要讓學生細致觀察,善于思考,勤于修改,不具慧眼,便會文思如泉,佳作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