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二月的北京,總是寒冷,也總是讓人提不起精神。
窩在家里刷著直播成了不錯的選擇,看著一個個美圖得如幻似夢的直播間,真替那些春節(jié)假期里還得邊唱歌邊露大腿的姑娘們不值,不光受著凍,每天看到的彈幕也多是數(shù)泥沙俱下,對于身心的傷害是在這個秀場時代,想要一夜成為網紅的神話背后所不為外人道的。有的人卻沒能意識到網紅神話之所以被稱為“神話”就是因為有太多的人死在了登上神壇的路上,有的人卻是堅信神話終會屬于自己。
從ACfun生放送變成斗魚都已經過去了兩年,直播時代迎來了資本的爆發(fā)卻沒能表現(xiàn)出更多的可能性,秀場直播可謂百變不離其“球”,游戲直播更是不“諧”不瘋魔。面對如此過度同質化的內容,讓人不禁感慨直播時代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xiàn),畢竟核心內容才是一個行業(yè)真正走下的動力。
當手指在關注列表里習慣性的下拉之后,一個久未出現(xiàn)過的直播間又亮了起來。若在電競圈里說起“球”來,誰也沒法繞過剛上直播的這位 “球王”——BellaBaby
回歸直播的貝拉
點進直播間之后,穿著了件高領毛衣抱著抱枕的貝拉,更是未施粉黛,讓人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違和感,已經有太長時間沒在直播平臺上看到裹得這么嚴實的素顏女主播了。那個時候,嚴格限制尺度的直播平臺公約還沒有公布,游戲直播平臺里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姑娘選擇用最直白的方式的來吸引異性的眼球,更何況貝拉是電競圈性感路線的“宗師級選手”。接下來的時間里,貝拉卻以位臺大高材生身份和千千萬萬彈幕一同圍繞“引力波”這個話題,在自己的直播間里展開了一場特殊的秀。
很多人都說,直播時代就是一場巨大的秀,只不過在貝拉直播的這場秀之前,我一直以為秀場的中心只有主播們。在看完這次直播之后,好像有些東西變得不太一樣,那時我卻未深究。
至于究竟不同在哪里,那是四個月之后在北京的采訪中,貝拉本人給出的答案。
直播是為了粉絲而非工作
見到貝拉的時候已是入夜時分,在一家咖啡館的角落,看她雙手輕輕玩耍桌上多余的吸管,把它們折成不同的形狀,一副童心未泯的樣子,讓人很難和那個鎂光燈下光彩照人的控場女主持貝拉聯(lián)系在一起。
關注電競圈的人多多少少會看到一些有關貝拉的消息,有人知道她曾經是臺灣著名綜藝節(jié)目《黑澀會美眉》的藝人,有人了解她和《星際爭霸2》的故事,有更多的人看過她在英雄聯(lián)盟賽事上的精彩解說。
在談到解說員、藝人和主持人這些身份的時候,在貝拉眼里這些都是她的工作,所以她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把工作做好,抱著讓每一個觀眾都開心的態(tài)度去工作,她說:“即使沒有面對面,只要是真心的,有感染力的,觀眾都會感受的到”。但是當我把話題轉到主播的這個身份的時候,貝拉卻表達了不同意見。
“直播是和粉絲互動交流的空間,我不覺得是工作,更多是一個互動交流的機會,因為平常沒有機會和粉絲進行這種交流和互動,我把它(直播平臺)定位成一個遠距互動的園地。自己之所以選擇在戰(zhàn)旗的合同結束之后回到斗魚,就是因為斗魚在合同上對于每個月播出的時間沒有限制,我不想把直播變成一項每天要想著去完成的工作”。
試著給觀眾別的東西
貝拉提到的互動性,正是直播平臺迅速擊退各大傳統(tǒng)媒介一躍成為傳播渠道上新貴的原因,而作為主播其實有無限多可能性的內容可以提供給觀眾。
在采訪中,貝拉特意強調了一個詞——教學相長,主播和觀眾的關系其實與老師和學生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傳遞內容,獲取信息。而“教學相長”就是她對于直播與互動的另一番理解。在前文提到的關于引力波的故事之后,貝拉開始了更多更新的嘗試,從《兼愛》到《詩經》;從唐詩宋詞到朱程理學;從宋徽宗、周邦彥和李師師的三角戀到秦淮八艷,這些看似和直播搭不上邊的內容都被貝拉加入到自己的直播間中,而結果也是超乎想象的好。貝拉開心的告訴我,很多粉絲在她的微博私信里面和她分享對于直播中提到內容的看法,還有小粉絲想要她抽時間講講《楚門的世界》。在“教學相長”直播試驗成功之后,她一臉認真的總結到。“雖然很多人來斗魚是來看別人玩游戲的,但是喜歡玩游戲的人還有很多面,并不是止喜歡玩游戲,其他人serves的東西只是游戲,并沒有試過給他們別的東西?!?/p>
聽了貝拉的答案,之前雖然有些感受卻比較模糊的東西變得清晰了起來。面對除了“諧”就是“球”的同質化游戲直播現(xiàn)狀,如果講這是電子競技娛樂化的表現(xiàn),顯然并不能站得住腳。就像貝拉所言,我們并沒有試過給觀眾別的東西。其實電競娛樂化僅僅是在賽事之外,給出了更多發(fā)展的可能方向,而目前的電競主播們并沒能真正走出更多的路來,反而是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有思考,不盲從
時下的游戲直播平臺上,主播們更多只是隨波逐流,對于很多事情都沒有自己的計劃與思考,別人因為“毒奶”火了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主播,每逢大賽都要跳出來預測一波,希望建立自己的“毒奶”形象。預測對了就是有實力,錯了還可以把“毒奶”變成賣點,確實穩(wěn)賺不賠。
同樣道理,在可以文明觀球的年代里,很多主播都來賣球,可是當直播平臺公約發(fā)布之后,原來那些以賣球為主業(yè)的主播們又一股腦的開始了唱歌跳舞的直播。整個行業(yè)如此的盲從,深思之下確是讓人不寒而栗。在之前的采訪過的幾位主播中,不論是電競明星主播還是小眾娛樂主播,對于未來的道路,許多人都充滿了迷茫。
而在與貝拉的采訪中,除了之前提到她一直在做的工作,她還告訴我,“其實我對于培育新生代的游戲電競主持也是有點想法的。因為其實我看到很多才能很好,也比我更專精于游戲的主持,可是他們缺乏了一些系統(tǒng)化的整理。所以在節(jié)目(比賽)過程中沒有辦法更好地表達或是讓整個節(jié)目更完整。我覺得這是很可惜的。如果我有足夠的能力的情況下,我想把我工作的經驗和技巧系統(tǒng)化的傳授給一些有志于此的人。”
不談志向是否高遠,但如果把自己今天的迷茫歸咎于娛樂時代的燈紅酒綠,為自己的盲從套上一個電競娛樂化大潮的帽子。那真的應該像貝拉一樣,在出發(fā)之前就找好到目標,因此面對許多誘惑也好,潮流的侵襲也好,不會盲從。
一切娛樂化都要建立在成績之上
娛樂化是電競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逆轉趨勢,甚至都有朋友在談電競對于泛娛樂邊界重構到底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我自然也希望聽聽無論是在藝人還是主持方向都有所建樹的貝拉是如何看待娛樂大潮之下的電競娛樂化。
“在韓國星際1時代,GomTV其實就開始搞娛樂化,做娛樂的踢館秀活動,一個戰(zhàn)隊的主將拿著牌匾來到別的戰(zhàn)隊基地,就好像電影《精武門》里面的經典橋段。國內的俱樂部都有自己的媒體,只是各自俱樂部的運營模式也不同,所以沒有像韓國那樣搞起綜合的活動。ImbaTV和NiceTV做的東西都在往綜藝上走,電競除了比賽之外,確實有很多明星和綜藝節(jié)目的附屬價值是可以后續(xù)的開發(fā)?!?/p>
講到這里的時候,貝拉放下了手里一直在玩耍的吸管,嚴肅了起來,語調也沉了下去。
“但是,一切的娛樂化都必要建立在不影響比賽成績的情況下。像音樂、電影這些現(xiàn)在已經很娛樂化的行業(yè),也都還有對于傳統(tǒng)的保留,要有歌唱家,也要有陪著解說詞的電影?!?/p>
貝拉在講完這段話之后,又變回了之前人畜無害的笑容,而采訪進行到此時,讓我想到的是在電子競技這個年輕行業(yè)里的這那些年輕的主播們,如果能多一些貝拉這般的“教學相長”,少一些代打,少一些撕逼,無論是對于電子競技的娛樂化還是職業(yè)化都要好上太多。
六月的北京,早已不再寒冷,我們也不再有懶惰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