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 婦科一病區(qū),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循證護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手術后的應用
趙丹丹
(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 婦科一病區(qū),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目的 對循證護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術后患者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復發(fā)率、尿管拔除成功率等一般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可有效減少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
循證護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應用;效果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指包括因盆腔支持系統結構損傷、退化、功能障礙、缺陷等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如子宮脫垂、陰道后壁脫垂等以及壓力性尿失禁,可給女性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1-2]?;颊叽蠖嗷颊邥r間長、身體素質差,因此術前術后全面有效的護理對于患者的治療意義重大[3]?;诖耍狙芯恳晕以菏罩蔚?2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為對象,分析了循證護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術后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1例。觀察組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7.83±8.29)歲,病程0.7~21年,平均病程(12.65±4.74)歲;對照組年齡33~80歲,平均年齡(58.62±8.31)歲,病程0.9~22年,平均病程(13.05±4.81)歲。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給藥護理、疾病健康知識教育、情緒護理等。觀察組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具體如下:①確定問題,成立循證小組,搜尋各項護理證據,同時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各項資料,制定科學、個性化的護理計劃。②心理護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告知患者手術方式和手術目的,幫助患者消除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③并發(fā)癥護理,依據患者具體的并發(fā)癥采取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如為預防患者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可加強對患者下肢皮膚、溫度的觀察力度,采取被動按摩的方式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合理控制患者飲食,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④功能訓練,對患者進行盆底肌肉的訓練,以增強肌肉張力、改善盆地功能,預防術后的復發(fā),如囑咐患者每日進行2~3次的收縮肛門訓練,10 min/次。⑤健康宣教,幫助患者改正一切可導致腹壓增高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1.3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尿管拔除后的排尿情況;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觀察患者是否復發(fā)并計算復發(fā)率;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總分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滿意,60~80分表示滿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術后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后無感染,觀察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于術后2~5天順利拔除導尿管并成功排尿,對照組患者中共16例患者于術后2~5天順利拔除導尿管并成功排尿,(P<0.05);1年的隨訪期內,觀察組患者無復發(fā),對照組患者3例復發(fā),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24%,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66.67%,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n(%)]
循證護理是在循證醫(yī)學的影響下發(fā)展而來的,即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時,將科研結論、臨床經驗以及患者意愿有機結合,審慎、明智的尋求獲取可支撐臨床護理依據證據的過程,要點在于以患者為中心,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護理效率、節(jié)約護理成本[4-5]。
本次研究中,接受循證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尿管拔除成功率、復發(fā)率等一般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科學的循證護理不僅是降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術后復發(fā)率的關鍵,同時也是減輕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促進醫(yī)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1] 李智霞,費英俊.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50例圍手術期的整體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6):6439-6439.
[2] 何 于,歐陽杰.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的手術護理[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1,09(11):738-739.
[3] 叢豐輝.圍手術期護理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價值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7):235-235,230.
[4] 熊永紅,郭梅香,朱紅艷,等.循證護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手術后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4):93-94,99.
[5] 徐建鳴.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291-29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5-8803.2016.08.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