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彬 楊新筍 呂慧芳 萬慶 羅建華
導讀:近期,“暴力梅”的發(fā)生對武漢市茄果類、葉菜類的蔬菜生產帶來嚴重損失,而菜用薯尖卻表現(xiàn)較強的生命力,在雨后災害蔬菜供應中發(fā)揮巨大作用。為保證薯尖產量和品質,從水肥管理、植株管理等相關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近期“暴力梅”引起的洪澇災害給武漢市蔬菜生產帶來巨大損失,很大一部分茄果類、葉菜類蔬菜絕收,而菜用薯尖卻一枝獨秀,表現(xiàn)出很強的抗?jié)碀n能力,成為目前市場供應的主力。但是仍然要加強災后管理,進一步提高產量和品質,才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1 水退之后及時清溝排漬和移密補稀
①保證“三溝”通暢,排出田間漬水 雖然菜用薯尖抗?jié)衬芰^強,但是長時間的雨水浸泡一樣會造成死苗絕收,雨水浸泡時間越短,水退后恢復的時間越短。
②表土干燥后人工松土除草 雨水浸泡會造成土壤板結,同時雨水帶來很多野草種子,因此必須適時中耕疏松土壤和除草,后期草害嚴重的可以使用禾本科除草劑(如吡氟氯禾靈)除草。
③對部分空缺可以采苗扦插,保證足夠基本苗。雨后可能會引起部分死苗,在中耕的同時拔除死苗帶出園外處理,并在死苗處撒上生石灰消毒,采健康苗補栽,澆定根水,一周后可活苗。
2 加強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莖腐病、蔓割病、薯瘟病和病毒病,蟲害有甘薯天蛾、葉甲、龜甲和麥蛾。災后病蟲害如莖腐病、甘薯天蛾等更容易大暴發(fā),因此,天氣晴好后應及時施藥(可用多菌靈)普防1次病害,蟲害要見蟲再根據其種類和為害情況施藥,能人工摘除的盡量不施農藥。綜合防控措施包括:結合每次采收,人工摘除幼蟲、卵塊等;安裝殺蟲燈、懸掛黃色粘蟲板等除蟲;用肥皂水、植物制劑、醋等防治真菌性病害;用蘇云金桿菌、白僵菌、核型多角體病毒及 阿維菌素類抗生素藥劑防治蟲害。
3 及時施肥
長期雨水浸泡會帶走土壤中的養(yǎng)分,因此,水退后必須結合松土迅速補施肥料,可采取葉面噴施和地面施肥相結合的方式,葉面噴施宜16:00左右進行,以防止高溫燒苗。葉面追肥宜噴1%~2%尿素液,地面施肥適量增加尿素及三元復合肥的用量,一般667 m2施三元復合肥50 kg、尿素20 kg。施肥量根據脫肥情況和葉片顏色決定,葉片顏色越淡追肥量應越大。
4 及時疏蔓整枝
災后及時摘除腐爛、發(fā)黃、發(fā)病的枝葉,并帶出園區(qū)處理。將過長蔓及時摘長心促進腋芽形成側枝。以后每次采摘后要在枝條基部留2個左右的節(jié)間,以保證再生新芽。采摘同時還要對母莖進行修枝,去掉底部老莖孳生的畸形小芽,保證群體的通風透光和營養(yǎng)的集中供給。
5 合理調控溫濕度和光照
菜用薯尖對水分、溫度和光照要求較高。在18~30℃內,溫度越高莖葉生長越快。災后恢復期薯苗抗性減弱,難以接受生長環(huán)境劇烈變化,應盡量避免太陽暴曬,有條件的要用遮陽網或者瓜類藤蔓遮蔭,減少光照過強造成的纖維提前形成及增加,提高菜用薯尖品質。后期采取小水勤澆的措施頻繁補水,也可采用噴灌,保持土壤濕度 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