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勇氣在地鐵里讀書?
“我在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正是長途飛行中的睡眠時間,機艙已熄燈,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不睡覺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國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戲或看電影,沒見有人讀電子書。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里。其實早在法蘭克福機場候機時,我就注意到,德國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靜地閱讀或工作。中國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購物,要么在大聲談笑和比較價格......”
上述文字節(jié)選自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師三年前的文章:《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
細想一下,你是怎么度過交通工具上的時光?是不停地刷朋友圈還是看?。渴锹犚魳愤€是瞇一會兒?是盯著窗外的風景還是靜靜地想事情?以地鐵為例,在不擁擠的情況下,你有沒有偶爾想過拿出一本書,讀上那么幾頁?
1月17日,一群互不相識的年輕人,相約“占領”北京地鐵。按照在網上約好的時間,他們在指定地鐵站,每個人突然齊刷刷地拿出書來閱讀,持續(xù)約半個小時后,迅速撤離。
王沖是活動發(fā)起人,他在活動前和隊員溝通時明確表示,這場40個人在同一節(jié)車廂同時開始讀書的“快閃”活動,是“作秀”。
作為一名哲學系研究生,王沖愛閱讀,同時是快閃愛好者,曾組織、參與過多場活動。當刷到幾張人們在地鐵上讀書的照片時,他靈機一動:為什么不組織一場以地鐵閱讀為主題的快閃呢?
想到就行動。1月初,他在微信公號“北京約客聯(lián)盟”上發(fā)出第一封活動召集帖,內容是“40個人擠在一節(jié)車廂中突然開始讀書”,接頭暗號是手持一本書,問出“今天你看書了嗎?”;“還沒,準備在地鐵上讀呢”。
王沖選擇五道口站作為第一場活動的起點,“因為五道口是宇宙中心啊,哈哈,接下來我們還會占領中關村,占領三里屯,這些都是北京的地標地鐵站”。
40個人是王沖憑借經驗劃定的人數范圍,提前一周他去13號地鐵的始發(fā)站西直門站踩點,發(fā)現(xiàn)周日上午7點,車廂基本是空的,而晚上7點,因為發(fā)車頻次多,一趟擁擠的列車走后,接下來的一趟就沒有多少人。按一節(jié)車廂可容納120人估算,40人規(guī)模的快閃不會影響到其他乘客。
最終有共計54人參與了早上7點和晚上7點的兩場快閃活動。為確保參與者是真愛讀書,王沖和小伙伴與每個報名者都進行了溝通,并且要求參與者在活動中不允許交談,保持專注。
“快閃活動的特點是在日常狀態(tài)中突然爆發(fā),然后迅速結束。開始即結束,過程即結果”,王沖喜歡這種沖擊感。為了這次活動,他組織了拍照,視頻制作和后續(xù)的文章撰寫。
“本活動宗旨是行為喚醒閱讀,是我們行為喚醒價值行動系列的首次嘗試;閱讀在我們看來是現(xiàn)代社會失落的價值,需要被人們重新認識。我們此次是想以一種行動展現(xiàn)的方式向大家宣示,還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還固守著一些東西,僅此而已?!?/p>
在王沖的計劃中,除了閱讀,還有環(huán)保、音樂等系列,現(xiàn)在已有在武漢、杭州等地的青年組織聯(lián)系他,想要在當地開展類似的快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