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洋,趙鑫,蔡木林,趙麗娜,李敏,周曉松,王海燕
環(huán)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12
?
我國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存在問題及歐盟經驗的啟示
王宏洋,趙鑫,蔡木林,趙麗娜,李敏,周曉松,王海燕*
環(huán)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北京100012
詳細介紹了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廢水來源及特點,系統(tǒng)梳理了我國相關行業(yè)已經發(fā)布及正在制修訂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情況,并就標準的適用范圍、控制項目及限值進行了討論。結果表明:我國相關行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范圍覆蓋不全面且存在交叉現象;不同標準的控制項目及限值類似,在一定程度影響了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為此,研究了歐盟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產排污分析方法及全過程污染防治的理念;分析了歐盟該行業(yè)水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提出了我國開展該行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的建議:強化全過程污染控制理念,增強產排污分析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改進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設置。
工業(yè)廢水;排放標準;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產排污分析
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和保障民生的基礎性產業(yè),近年來,我國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發(fā)展迅猛,2014年全國規(guī)模以上食品加工制造業(yè)企業(yè)累計完成主營業(yè)務收入達11萬億元[1]。食品加工制造過程涉及清洗、去殼、去皮、融化、切割、蒸煮、研磨和成型等多種工序,其中部分工序會產生廢氣、廢水或廢渣,且廢水中COD和NH3-N的排放量巨大,對環(huán)境污染十分嚴重。據2013年《中國環(huán)境統(tǒng)計公報》[2]顯示,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排放的COD、NH3-N分別占工業(yè)總排放量的15%和8%。據《食品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3],計劃到2015年,食品加工制造業(yè)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以上,副產品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國務院于2015年4月印發(fā)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專項整治十大重點行業(yè),而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正是其中之一,需要制定專項治理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可見,我國食品工業(yè)不僅要重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更要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繼而對相關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筆者分析了食品加工制造業(yè)廢水的產生原因、水量水質特點,詳細介紹了我國現行和正在制修訂的該行業(yè)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提出了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系統(tǒng)總結了歐盟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污染防治管理情況,并據此提出了對我國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的建議。
各類食品加工業(yè)的廢水主要來自原料清洗及輸送、生產和成形3個生產工段[4-5]。
1.1原料清洗及輸送工段
該工段包括原料、容器、加工設施清洗及原料在各工序的輸送過程。該工段廢水產生量最多,甚至超過企業(yè)總廢水產生量的99%。廢水中含有大量砂土雜物、葉、皮、鱗、肉、羽和毛等,致使廢水中含有大量懸浮物。
1.2生產工段
該工段包括解凍、漂白和油品制取等工序。原料和添加劑(如漂白用添加劑、解凍用添加劑)中很多成分在加工過程中不能全部利用,未利用部分進入廢水,使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
1.3成形工段
該工段包括蒸煮、均質、裝罐和滅菌等過程。為增加食品色、香、味,延長保存期使用的各種食品添加劑,其中一部分流失進入廢水,使廢水化學成分復雜。
總體來講,食品加工制造業(yè)廢水具有以下水量及水質特性:1)企業(yè)規(guī)模大小不一,原料、工藝、產品種類繁多,單位產品產生的廢水量差別很大。據統(tǒng)計,不同食品生產過程中,廢水產生量為0.2~60 m3t不等[5]。2)部分食品行業(yè)生產隨季節(jié)變化,廢水水質水量也隨季節(jié)變化。如番茄醬全年生產期集中在番茄上市期的7月末—10月初;柑橘罐頭生產季節(jié)往往是冬季,生產期比較短,廢水排放期短而集中[6]。3)食品工業(yè)廢水基本屬于易降解廢水。對于一般食品工業(yè),由于原料來源于自然界的有機物,其廢水中的成分也以自然有機物為主,不含有毒物,故可生物降解性好,其BOD5COD高達0.84[5]。4)很多食品工業(yè)廢水中有1種或幾種污染物控制指標的濃度偏高。生產廢水有機物濃度高,BOD5、COD是普通城市污水的10~100倍。如蜜餞及鹵菜加工產生的鹵水COD高達85 000 mgL;橄欖油生產廢水COD甚至高達162 000 mgL[5]。水產品加工廢水中動植物油脂濃度高,為46~2 500 mgL[5];醬腌榨菜產品廢水鹽度高達30 000~200 000 mgL[7-8],TN濃度為100~1 000 mgL[5],TP濃度為20~300 mgL[5]。5)廢水中含有各種微生物。包含致病微生物,廢水易腐敗發(fā)臭。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是我國進行污染控制的一項基本手段。我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包括行業(yè)型和綜合型2類,有行業(yè)排放標準的,優(yōu)先執(zhí)行行業(yè)排放標準,其他執(zhí)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以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標準為基礎,對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相關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分析研究。
3.1相關標準介紹
表1 食品加工制造業(yè)行業(yè)類別對應的現行和正在制修訂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1)副產品加工中還包括骨產品加工、血漿制品加工等未制訂任何相關行業(yè)標準。
由表1可知,現行和正在制訂的標準全覆蓋的涉及6個中類行業(yè),部分覆蓋的涉及6個中類行業(yè),沒有制訂任何相關行業(yè)標準的涉及6個中類行業(yè)。在53個小類中,涉及行業(yè)已有或者正在制訂相關行業(yè)排放標準只有31個,但部分標準不能完全覆蓋小類涉及的所有行業(yè):如蔬菜加工類僅有《番茄制品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而其他蔬菜類加工未覆蓋;其他調味品、發(fā)酵制品制造類僅有GB 25462—2010《酵母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GB 19430—2013《檸檬酸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2項,而該小類涉及的其他行業(yè)未覆蓋。因此,有多個食品加工制造行業(yè)類別的廢水沒有特定的行業(yè)標準進行管控,需要依靠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10]進行控制。
同時,經比對各行業(yè)標準的適用范圍,發(fā)現部分行業(yè)標準存在適用范圍交叉的現象。如《水產品加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和GB 13457—1992《肉類加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中)[11]中涉及罐頭的部分,與《罐頭食品加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中水產品和肉類罐頭部分出現交叉。
3.2相關標準的控制項目及限值
2008年以前出臺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僅有直接排放限值,用于管控向環(huán)境水體或者沒有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中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對于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的情況,則要求由企業(yè)與污水處理廠根據其污水處理能力商定或執(zhí)行相關標準,并報當地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而2008年之后出臺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限值包括直接排放限值、間接排放限值和特別排放限值3種,對應于排污單位直接向環(huán)境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限值,排污單位向公共污水處理系統(tǒng)排放污染物時執(zhí)行的限值和用以控制環(huán)境敏感區(qū)域的污染物排放而設置的限值。本文僅探討直接排放標準項目及限值情況,未討論間接排放限值和特別排放限值的情況。已發(fā)布的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相關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及歐盟相關項目的標準和排放限值列于表2。
由表2可知,已發(fā)布的各相關標準設定的污染控制項目趨同。一般均包括pH、SS濃度、BOD5、COD和氨氮濃度等項目。按照國家的環(huán)境保護管理需求,2008年及以后制訂的相關標準控制項目增設了總氮、總磷。此外,部分標準中增設了特征污染物,如GB 13457—1992對動植物油及大腸菌群項目進行限定;GB 25461—2010《淀粉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對以木薯為原料排放的廢水中的總氰化物制定了排放標準限值;酵母工業(yè)和檸檬酸工業(yè)廢水的色度較高,這2個行業(yè)標準對色度也有相應的要求。正在制訂的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控制項目情況與以上已發(fā)布標準類似:如《乳制品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罐頭食品加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釀造調味品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醬、醬油、醋》(制訂中),《食用油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明膠、骨膠和皮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水產品加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和《番茄制品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均對pH、SS濃度、BOD5、COD、氨氮濃度、總氮濃度和總磷濃度進行了控制;其中部分標準控制污染物項目還包含一些特征污染物,如《罐頭食品加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污染物控制項目還包括動植物油濃度,《釀造調味品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醬、醬油、醋》(制訂中)污染物控制項目還包括色度,《食用油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和《水產品加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污染物控制項目還包括色度和動植物油濃度,《骨膠和皮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中)還對金屬鉻濃度進行限制。而綜合型排放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對大多數污染物均進行了控制,但是缺乏總氮濃度和個別工業(yè)廢水存在的細菌等指標。
從表2所列標準限值分析,2008年以前發(fā)布的標準中限值較寬松,明顯低于歐盟相關行業(yè)最佳可行(BAT)技術指南文件[4-5]的控制要求,與日益提高的污染控制需求不相符合。如GB 13457—1992和GB 19431—2004《味精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中SS濃度、BOD5和COD及GB 19821—2005《啤酒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總磷濃度的限值要求偏松,目前已經對這些標準展開修訂工作。2008年及以后制訂的標準項目限值相近,與BAT技術指南文件[4-5]中給出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相當,基本能滿足我國相應行業(yè)水污染控制要求。此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BOD5、COD、動植物油濃度的一級標準限值基本達到相應行業(yè)水污染控制水平要求,而SS濃度的限值要求偏寬松,總磷濃度限值要求偏嚴格。
3.3存在問題
通過上述分析發(fā)現,大量食品加工制造類廢水沒有特定的行業(yè)標準進行管控,只能依靠《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進行污染防治。《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是在我國特定情況下制訂的覆蓋面較大的綜合性標準,不能反映特定行業(yè)生產工藝、處理技術和污染物的特點。因而使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進行食品加工制造業(yè)廢水的污染控制,存在一系列問題:1)污染控制項目缺乏針對性?!段鬯C合排放標準》中污染物指標無法有效地體現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污染特征,不便于環(huán)境管理部門直接掌握行業(yè)廢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特性。同時該標準中污染物指標過多,地方環(huán)境保護部門執(zhí)法過程選擇監(jiān)測時容易遺漏一些重要指標或者出現選擇監(jiān)測項目偏多問題。2)未設總氮和細菌等與食品加工制造業(yè)密切相關的特征指標,可能導致這些污染物排放失控現象。3)現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SS濃度限值要求相對較寬泛,總磷濃度限值要求太嚴格。且污染物濃度限值不能體現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技術和末端治理技術現狀與發(fā)展趨勢。4)《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僅針對制糖工業(yè)和發(fā)酵及釀造工業(yè)2種食品加工制造業(yè)設置單位產品的最高允許排水量,大部分行業(yè)沒有排水量的限制,只有濃度標準,很難杜絕稀釋排放,從而無法實現對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有效控制。
同時還發(fā)現,正在執(zhí)行的標準及正在制修訂的相關標準在適用范圍上存在的交叉現象導致部分行業(yè)廢水排放執(zhí)行標準不明確,基層環(huán)境保護部門在選擇標準執(zhí)法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主觀因素,也會出現部分行業(yè)廢水排放控制要求就低不就高的現象,從而影響標準的實施與執(zhí)法效果。
另外,分析發(fā)現各相關行業(yè)排放標準控制的污染物項目趨同,排放限值相近甚至相同。同時各標準適用范圍均為食品加工制造業(yè)廢水,由此考慮到各類標準有合并整合發(fā)布的預期,以便解決標準數量繁多,進而減輕基層環(huán)境保護部門的工作量。
綜上所述,在當前嚴峻的環(huán)保形勢下,現行標準已不能有效控制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污染排放行為。為了促進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技術升級,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有效控制企業(yè)污染物排放行為,增強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基層環(huán)境保護部門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參考學習國外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借鑒其有益的制訂經驗,研究解決現有標準存在的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進行調整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借鑒了歐盟的體系和方法學,建立了“綜合+行業(yè)”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12]。同時,歐盟工業(yè)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文件與我國排放標準均采取基于技術及經濟可行性制訂限值的思路,因此,有必要研究歐盟對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管理情況,以期為我國的相關標準制修訂提供借鑒。
4.1污染防治相關文件介紹
歐盟通過綜合污染防預與控制(IPPC)指令對工業(yè)污染源排放進行管理控制。該指令規(guī)定了工業(yè)源對空氣、水和土壤的污染物排放的防治及事故防止等內容。自從1996年頒布了第一版的IPPC指令9661EC[13]起,先后經歷4次修訂,2010年11月24日,該指令升級為工業(yè)排放指令(IED)201075EU[14],并于2013年1月7日起正式實施。IED201075EU覆蓋了能源、金屬制造加工、礦業(yè)、化學工業(yè)、廢物管理及其他工業(yè)類型,其中屠宰、食品及乳制品工業(yè)等11種較小規(guī)模的行業(yè)歸屬在其他工業(yè)類型中。指令要求為這些行業(yè)制定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BAT BREF),作為制訂排污許可的重要參考,進而用于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目前歐盟已發(fā)布了33個BAT BREF,其中涉及到食品行業(yè)的BAT BEFF有2個:屠宰和動物副產品工業(yè)BAT BEFF[4];食品、飲料和牛奶行業(yè)BAT BEFF[5]。這2個技術參考文件的適用范圍見表3,二者適用范圍界限較為明顯:前者適用于以動物、家禽經過簡單處理(屠宰、脫毛、除皮及切割)生產冷鮮肉過程及屠宰業(yè)產生副產品的加工工業(yè);后者則適用于以動物、植物來源為原材料進行加工制造生產食物的工業(yè),該過程可能涉及添加調料、防腐劑,蒸煮等較為復雜的工藝,此外后者還涵蓋了奶制品加工制造業(yè)??梢娺@2個技術參考文件基本覆蓋了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全部行業(yè)。
4.2加工工藝及產排污分析方法
食品加工制造類工業(yè)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涉及多種多樣的處理技術。盡管進行同類產品的生產,加工技術也可有較大差異。歐盟采取聚類、全面和系統(tǒng)分析的方法,即以技術的目的為主要依據將加工技術聚類成9類工藝單元,各工藝單元包含2~13
表3 歐盟2個食品類BAT BEFF文件適用范圍分析[4-5]
個具體加工技術,總計56種食品加工制造技術。全面分析各技術產生的大氣、水、固體污染物。任意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的工藝均可被分解為數種具體加工技術的組合,根據單獨技術的產排污分析結果,進而可以系統(tǒng)地進行該工藝、該行業(yè)的產排污分析。
4.3污染防治理念及方法
歐盟在考慮減少食品加工業(yè)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時,堅持全過程污染防治的理念。通過從規(guī)劃、設計等源頭進行預防,開展培訓,從而依托員工進行污染防治;通過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及預防事故性泄露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通過適當的末端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向環(huán)境中的排放量等來加強環(huán)境管理。如位于智利的6家大規(guī)模魚產品加工廠實施為期2年的清潔生產項目,在食品加工制造業(yè)開展污染預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原料接收、篩選、加工和冷凍全過程的清潔生產改造,可大幅度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用水量可以削減28%,減少BOD5排放量達47.3%,減少有機廢物(魚頭、魚尾等)和無機廢物(紙張、金屬、塑料等)產生量達31%和50.4%,同時降低能耗比例為24.5%[15]??梢?,堅持全過程污染防治理念,依靠加強內部管理,增設工藝設計、設備、工藝操作或運行維護等相關技術規(guī)定,能獲得良好的污染物減排效果。
歐盟通過制訂實施BAT技術具體落實該理念。為形成BAT技術,歐盟IPPC機構及相關技術工作組根據成本及技術產生效益平衡的篩選原則,需要循環(huán)迭代以下5個步驟:1)識別主要環(huán)境問題,包括用水、耗能、廢水產生、固體廢物產生及臭味產生;2)調研為解決以上環(huán)境問題涉及的相關技術;3)根據已有數據,提出各種技術的最好處理水平;4)研究各種技術達到最好處理水平時的設計參數和其他影響因素;5)提出BAT及相應的能源、水等消耗水平和或污染物排放水平。食品加工業(yè)涉及原料、產品多樣,產生的污染物差異性大,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不一,同時加工工藝種類繁多,制訂出具體的BAT是不現實的。因此,歐盟針對環(huán)境管理、上下游協(xié)作、設備清洗、適用于部分行業(yè)的技術、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污水處理及預防事故性泄露這7部分給出了各種BAT的原則性特點。此外,根據部分具體行業(yè)的產排污特點給出了特定的BAT。最后提出了采用BAT技術后各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表2),具有借鑒意義。
歐盟食品、飲料和牛奶行業(yè)BAT BEFF及屠宰和動物副產品工業(yè)BAT BEFF提供了大量詳實的行業(yè)背景數據及信息,為我國相關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提供了基礎素材。最為重要的是歐盟的全過程污染控制的管理及產排污分析思路值得學習、借鑒及參考。
5.1強化全過程污染控制理念
近年來,雖然逐漸開始重視清潔生產的作用,但是國內依舊偏重于末端排放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污染物限值的制訂還是以末端處理對污染物的削減作用為主要依據。鑒于全過程污染防治的顯著效果,同時考慮到《食品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提高副產品綜合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要求,食品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思路需要強化全過程污染控制理念,重視清潔生產、預防事故性泄露、環(huán)境管理等源頭預防的作用,可以考慮在標準中引入相關的技術性、管理性規(guī)定。
5.2提升產排污分析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
大多數國內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過程中的產排污分析方法為部分窮舉法,即調研部分典型企業(yè)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逐個分析。這一工作思路導致以下2個問題:1)工藝流程及產排污分析不全面;2)同一行業(yè)中不同工藝采用的技術單元及產排污分析類似,導致重復工作。而歐盟采取了首先系統(tǒng)分類歸納工藝單元,然后對各工藝單元進行產排污分析,隨后由下而上利用單個工藝單元的信息推衍具體的食品加工工藝的產排污情況,避免了分析遺漏及重復工作的現象。參照歐盟這一工作思路可以明顯增強我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的科學性及系統(tǒng)性。
5.3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
《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16]明確提出增加標準協(xié)調性,優(yōu)化體系,避免重復、交叉和矛盾;提高標準完整性,解決部分標準缺失問題的要求。目前我國已發(fā)布標準和正在制修訂的標準存在適用范圍交叉、排放限值相近等問題,亟待研究健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合并適用范圍重疊、污染物項目及限值等內容類似的標準,同時適時研究小規(guī)模行業(yè)并入相似行業(yè)中進行統(tǒng)一管理控制的可行性。對于食品加工制造業(yè),鑒于產排污情況、污染物項目及處理后污染物排放水平類似,建議研究制訂食品加工制造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以整合現有及正在制修訂的相關標準,同時納入該領域目前沒有特定排放標準進行管控的行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歐盟將食品加工制造業(yè)分為屠宰和動物副產品工業(yè),食品、飲料和牛奶行業(yè)兩大類,該分類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者適用范圍界限較為清晰;各自適用的加工工藝及產生的廢水具有鮮明的特點,如屠宰和動物副產品工業(yè)需要回收血液,分離清洗內臟等工藝,產生廢水中存在的一定量血液、糞便,導致廢水有機物、致病原菌含量高,故需采取的清潔生產和末端處理技術不同[4-5]。這一分類方式為我國進行該行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設置提供了參考借鑒。
[1]國家統(tǒng)計局.國家數據:按行業(yè)分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主要經濟指標:食品加工制造業(yè)相關工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2014年[ABOL].[2016-01-30].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2]環(huán)境保護部.中國環(huán)境統(tǒng)計年報2013[M].北京:中國環(huán)境出版社,2013.
[3]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食品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A].北京: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2011.
[4]European Commission.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PC) reference document on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in the slaugterhouses and animal by-products industries[A].Seville:European IPPC Bureau,2005.
[5]European Commission.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PC)reference document on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in food,drink and milk industries[A].Seville:European IPPC Bureau,2006.
[6]王晨.柑橘罐頭加工廢水處理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yè)大學,2006.
[7]高世陽.乳酸菌應用榨菜腌制工藝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8]渠光華,張智,鄭海領.活性炭三維電極法處理超高鹽榨菜腌制廢水[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2,6(12):4361-4366.
QU G H,ZHANG Z,ZHENG H L.Treating pickle wastewater with high salinity by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of activated carbon[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2,6(12):4361-4366.
[9]國家統(tǒng)計局.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GBT 4754—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10]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11]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肉類加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457—9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2.
[12]周羽化,原霞,宮玥,等.美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方法研究與啟示[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3,36(11):175-180.
ZHOU Y H,YUAN X,GONG Y,et al.Study and revelation on method of drawing up water pollutants discharge standard in the United States[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36(11):175-180.
[13]European Commission.Concerning 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Directive 9661EC[S].Seville:European IPPC Bureau,1996.
[14]European Commission.Concerning 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Directive 201075EU[S].Seville:European IPPC Bureau,2010.
[15]BEZAMA A,VALERIA H,CORREA M,et al.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cleaner production agreement by frozen fish facilities in the Biobío Region,Chil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26:95-100.
[16]環(huán)境保護部.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A].北京:環(huán)境保護部,2013. ○
Problems of Water Pollutants Discharge Standards for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and Enlightenment from European Union Experience
WANG Hongyang, ZHAO Xin, CAI Mulin, ZHAO Lina, LI Min, ZHOU Xiaosong, WANG Haiy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The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stewater from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s, the situations of discharge standards related to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and control items and limits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pplication scope covered by related industrial water pollutants discharge standards is incomplete, and there are some overlaps among the standards, with similar control items and limits. These problems have certain negative impacts on effective control of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ter pollutants. Accordingly, th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pollutant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concept of whole process pollution control in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European Union (EU) were studied. Th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of EU pollution control was discuss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pollutants discharge standard in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cept of whole process pollution control, enhancing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ollutant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and improving setting of the water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 system.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s; foo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ollutant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analysis
2016-02-02
2014年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改革專項(2006002001003003)
王宏洋(1983—),女,助理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環(huán)境保護標準、政策,環(huán)境管理研究,wanghongyang83@163.com
*責任作者:王海燕(1976—),女,副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環(huán)境保護標準、政策,環(huán)境管理研究,wanghaiyan@craes.org.cn
X-651
1674-991X(2016)05-0514-09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