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zhèn)英(吉林省通化市人民醫(yī)院 眼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應用眼底血管造影的價值分析
王鎮(zhèn)英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醫(yī)院 眼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 探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運用眼底血管造影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檢眼鏡檢查后,再給予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對患者的視網膜病變分級和情況進行診斷。結果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18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經檢眼鏡檢查后,確定129例存在視網膜病變,檢出率為69.35%,其中45例為Ⅰ期,25例為Ⅱ期,30例為Ⅲ期,20例為Ⅳ期,9例為Ⅴ期;經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后,確定167例存在視網膜病變,檢出率為89.78%,其中58例為Ⅰ期,30例為Ⅱ期,35例為Ⅲ期,25例為Ⅳ期,19例為Ⅴ期。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準確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運用眼底血管造影技術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診斷,不僅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還能正確分期,為臨床上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值得推廣運用。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血管造影;價值分析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和多發(fā)的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患者發(fā)病后,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出現諸多并發(fā)癥,比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患者失明的一個重要因素[1]。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的病程和嚴重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該病會嚴重損害患者的視力,所以早發(fā)現、早診斷對降低致盲率和改善患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運用眼底血管造影診斷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100例為男性,86例為女性,年齡30~79歲,平均年齡為(58.5±4.9)歲,病程1~29年,平均病程為(13.5±8.4)年。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測量血壓、脈搏,進行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完成檢查后,對患者進行眼底血管造影,給予患者0.25%托品卡胺滴眼液,使雙眼瞳孔充分散大,運用TOPCON眼底廣角照相機對患者進行檢查,選擇20%熒光素鈉注射液為熒光對比劑,運用生理鹽水稀釋熒光素鈉注射液,然后運用0.1%熒光素鈉注射液3 mL對患者進行肘靜脈注射,并對患者的反應進行觀察,同時拍攝雙眼彩色眼底照片,待10 min后,確定患者無任何異常反應,運用20%熒光素鈉注射液3 mL對患者進行肘靜脈注射,開始注射后計時,并連續(xù)拍照,對患者雙眼進行連續(xù)交替拍攝,待靜脈完全充盈后,對患者進行間斷拍照,并觀察患者的反應。
1.3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各項資料,運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所有參數,并運用t和χ2進行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18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經檢眼鏡檢查后,確定129例存在視網膜病變,檢出率為69.35%,其中45例為Ⅰ期,25例為Ⅱ期,30例為Ⅲ期,20例為Ⅳ期,9例為Ⅴ期;經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后,確定167例存在視網膜病變,檢出率為89.78%,其中58例為Ⅰ期,30例為Ⅱ期,35例為Ⅲ期,25例為Ⅳ期,19例為Ⅴ期。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準確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法檢查準確率和分期對比[n(%)]
當前臨床上在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行診斷時,眼底血管造影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通過對熒光素隨著眼底血液循環(huán)的情況進行實時觀察,可以在動態(tài)的情況下將視網膜的血管狀態(tài)和血液循環(huán)情況充分反映出來,并且可以及時發(fā)現早期視網膜病變[2]。通常情況下,在熒光素下,視網膜病變表現為毛細血管局限性擴張、毛細血管充盈缺損以及熒光滲漏等特點,并且病灶部位表現為點狀熒光。在本次研究中,檢眼鏡檢查發(fā)現38例患者沒有出現視網膜病變,但是經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發(fā)現均存在Ⅱ期或者I期病變,說明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在額毛細血管和視網膜微血管瘤診斷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并且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診斷中運用眼底血管造影檢查,一方面能夠使診斷準確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還能準確判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分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較高的致盲率,早期檢查和治療對控制視網膜病情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有報道顯示,眼底血管造影檢查能夠掌握眼底病變的發(fā)展趨勢,對微血管瘤的形狀和數量進行跟蹤觀察,及時發(fā)現毛細血管灌注區(qū)的增大情況,正確評估病情的發(fā)展趨勢和嚴重程度[3]。通常情況下,臨床上認為無灌注區(qū)域增多和擴大則表示視網膜病變處于增殖期,并且微血管熒光素滲漏是對病變處于進展期和靜止期進行判斷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還能及時了解毛細血管擴張或者微血管瘤的發(fā)展情況[4]。此外,通過熒光素還能追蹤隨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尤其是定期對患者進行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有助于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和掌握,確定患者的病情處于非進展期或者進展期,并且盡早采取有效措施治療新生血管,改善患者的視力情況[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89.78%,明顯高于檢眼鏡的69.35%,并且可以正確分期,檢查效果顯著。由此可見,臨床上運用眼底血管造影技術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診斷,不僅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還能正確分期,為臨床上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值得推廣運用。
[1] 史麗艷.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2):33-34.
[2] 廖琳,曠琳,彭晟,等.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在診斷老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92-393.
[3] 黃丹,周麗霞,張鳳云,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臨床價值[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3,31(1):9-10.
[4] Bettieher DC,White GR,Vonlanthen S,et al.GI control gene statusisfrequently altered in respectable Don-small celllunge[J]. Oflcer Int Jcancer,1997,74(22):556-562.
[5] 羅向霞,陳浩,胡崢,等.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8,18(2):112-114.
R587.2
B
1671-8194(2016)22-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