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萍
一、目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
第一,寫作技巧欠缺,文章的條理性與邏輯性差很多高校的學生,在寫作之前,審題不清,一拿到題目,就下筆隨意寫作,缺少認真的審題過程,更不用說羅列文章的寫作提綱。這種錯誤的做法,常常會導致偏題與離題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而且缺少寫作提綱的同學,想到一句寫一句,東拼西湊,語言的連貫性差,銜接不當,混亂不堪。
第二,詞匯量嚴重不足,英文寫作基礎薄弱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感覺相當吃力,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缺少大量閱讀積累,導致英語詞匯量相對較少,遣詞造句吃力,想不到準確的單詞,寫不出優(yōu)美的句子。寫出來的文章,會出現(xiàn)單詞使用不當、詞匯單薄、句子結構混亂等現(xiàn)象。另外,不同的英語文章的寫作會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比如說,英語書信有一定的書信格式,不能隨意寫作,要按照格式要求來創(chuàng)作,否則,學生的文筆再好,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部分英語教師對寫作教學不重視如今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味追求課時進度,只注重詞匯和短語的講解,認為只要把學校的教學任務完成,只要幫助學生學習與認識一定的詞匯與短語,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但是教師們卻沒看到這種做法的危害性,只注重寫作訓練的過程,而不重視學生寫作前的輔導工作,缺乏寫作前正確誘導與培養(yǎng),導致了學生們陷入了一個不停地寫,寫作水平卻倒退的怪圈。
二、“誘導”下的寫作教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第一,善于結合課文閱讀材料,精心設計寫作任務目前很多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課文包涵廣泛的話題、豐富的題材、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為教師的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了豐富、優(yōu)秀的范文題材。如在教學SEFCBOOK1BUnit14Reading:TheBirthofaFestival后,要求學生寫一篇介紹中國節(jié)日的文章;在學完SEFCBOOK1AUnit6GoodManners中的IntegratingSkills閱讀材料AThank-youLetter后,可寫一封感謝信;閱讀SEFC2BUnit14的IHaveaDream這篇文章后,明白了傳記類文章的寫作方法,可試寫傳記文章。
第二,利用課文閱讀,提高學生寫作布局的能力學生英語的寫作水平的高低、詞匯量的豐富與否是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而布局合理與否同樣也是。所以,教師在課文的閱讀過程中,要注重語篇結構的分析,加強學生對課文整體性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文章的布局能力。另外,課文閱讀中,我們會經(jīng)常遇到英語的說明文與記敘文,但偶有議論文、詩歌、戲劇、小說,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誘導,理解與揣摩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意圖與寫作手法,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提高英語的寫作水平。教師在引導學生如何提高寫作能力的時候,應基于課文內(nèi)容,把學生引入課文中,讓他們可以在熟悉的課文中尋找到寫作的精華和靈感。例如在教科書Unit1TheStoryofSteveJobs中,里面有大量的新詞匯,如:scary、serif、historical等等,這些詞匯必須讓學生學著掌握,還有里面有許多優(yōu)美的英文句子,如:Iamhonoredtobewithyoutodayatyourcommencementfromoneofthefinestuniversitiesintheworld.這種句子可以讓學生多讀多背,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樣積累下來,寫作水平自然提高了。
第三,多閱讀,為寫作儲備豐富的語言知識學生對所學的詞匯接觸多了,理解這些詞匯的層次就更深,對這些單詞在具體語境中含義和用法也就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只有掌握大量的詞匯才能寫出一篇好文章。因此,學生只有通過進行大量的閱讀,積累詞匯量,為寫作做好準備。而作為教師,由于學校沒有開設寫作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更要有目的地對關鍵詞匯的構成和用法搭配、詞性的變化等方面,誘導學生自主去分析、比較、拓展、歸納并總結。并且定期要求學生去理解、記憶,進行翻譯練習和模仿造句等。此外,教師可以在學生理解篇章結構的基礎上,將閱讀文章中重點難點進行詳細講解,并要求學生進行縮寫、改寫、仿寫、句型轉換、翻譯等練習。多積累一些常用的句型、習慣用語,從而提高學生造句的能力,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結合閱讀分析,掌握寫作的統(tǒng)一、銜接和連貫一篇好文章,其段落必然是由與主題句緊密聯(lián)系的支撐句所構成的,一切與主題無關的句子一定要從段落中去除,這才構成文章的整體性。除此,一個好的段落也是具有連貫性的,在邏輯上內(nèi)容上都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此,教師可以自行設計一些問題誘導學生從文章的連貫性等方面去分析文章,從而培養(yǎng)他們寫作的統(tǒng)一、銜接和連貫能力。如:在課文閱讀前,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如What’sthefunctionofthe3rdparagraph?Orhowdoesthewritedevelopthispointofview?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探究。然后教師可以列出段落的結構示意圖,討論完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寫一個綱要,進一步使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思路。在經(jīng)過教師刻意的誘導性閱讀后,學生寫出的文章的條理性、邏輯性一定能得以提高。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運用。兩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只有通過大量的有效英語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將英語閱讀材料中知識理解并吸收,才能寫出內(nèi)容詳實感人、語義連貫、結構完整的英語文章。因此,教師必須進行對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教學和指導,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運動員)。在句型轉換練習中,設計問題:I have a small nose.(我有一個小鼻子),轉換成否定句I don’t have a small nose.(我沒有一個小鼻子)。為學困生設計感興趣的問題,有益于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3.正向激勵,鼓勵點滴進步
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后進生缺點比較多,聽到的經(jīng)常是批評,遇到的是不信任的眼光。他們需要教師的愛心和尊重,用愛去滋潤他們的心田。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別人的贊美”,在我國的現(xiàn)實教育中,急待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怎樣學會贊美學生,怎樣盡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與贊美的快樂,減少不利因素的威脅和失敗的痛苦”。因此教師要善于正向激勵、捕捉閃光點、贊美學生的點滴進步,當學生取得好成績及時予以表揚,使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斯金納的“強化原則”指出“如果努力會獲得成功并獲得獎賞,將會繼續(xù)努力”,當學生切實體驗到教師的贊美與期盼時,便會產(chǎn)生“愛屋及烏”的心理效應,就會主動的去學習,成績就提升了。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出現(xiàn)一些“學困生”是英語教學中普遍的現(xiàn)象。教師要重視減少學困生的形成,要善于幫助學困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進”。因此,教師要有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幫助學生把好入門關,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關愛學生,捕捉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使后進生體會到學校里老師、同學的幫助。從而讓他們奮發(fā)努力走出“學困”的誤區(qū),享受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 《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對策》
[2]中國論文網(wǎng) 《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