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鑫
【摘 要】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提問,如何應對學生的回答,如何處理學生意外的回答等等問題,是一個語文教師在課堂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類問題聯(lián)系本人的教學經(jīng)歷進行闡述,并總結(jié)出一些應對方法。
【關(guān)鍵詞】教學智慧 教學中的應變能力
前兩年我曾參加九江市農(nóng)村課改基地校賽課,比賽結(jié)果還令人滿意,拿了個第一名,但是我對自己上的課總覺得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于是課后和九江市教科所語文教研員王芳老師交流,她說的一段話令我印象頗深:“不要怕學生答錯問題,有時候?qū)W生的一個錯誤回答會帶來一堂課的高潮,這個錯誤的回答猶如一顆小石頭,它能激起千重浪!”事實上,很多老師是怕“石頭”的。或許是因為功利的緣故吧,怕這顆“石頭”絆倒了自己的聲譽,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有的老師為了繞開這顆“石頭”,在一些公開課或者比賽課上,事先精心設(shè)計,甚至連學生怎么回答都設(shè)計好了,上課時成了表演,成了復制,這樣的課即使再精彩,也毫無意義。王老師的話真的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不僅不怕這樣的“小石頭”了,而且我特意去尋找這些美麗的“小石頭”,希望這一顆顆的“小石頭”能給我的課堂帶來不斷的驚喜。下面,是我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的一些美麗的“小石頭”。
鏡頭一:我在教《羚羊木雕》一課時,談論到一個話題:評論文中人物誰是誰非。這可是同學們有話可說的話題了,同學們炸開了鍋,嘰嘰喳喳議論起來。同學們在展示自己的想法時,大多數(shù)的觀點都是批評指責“我”父母的行為不對,諸如重財輕義、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感受,不會換位思考等等。突然,有個學生的回答讓大家瞠目結(jié)舌:“文中的父母其實也沒有你們說的那么壞!”同學們都投來異樣的眼光,驚奇地望著這位同學,我微笑著鼓勵他繼續(xù)說下去。他接著說:“其實我們做子女的應該多反省自己的不對,遇到這樣的事,朋友之間送禮物就不應該送太貴重的東西,禮物只要代表一種心意就行,太貴重了就超出友情的范疇了,就會變味,當然文中的我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貴重,如果我們做子女的能主動和爸媽商量,經(jīng)常溝通,這樣的不愉快的事情就會避免!”他的話剛剛說完,教室里不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就這樣,一顆美麗的石頭,激起千重浪,這節(jié)課就在這個意想不到的高潮中結(jié)束了。
鏡頭二:我在教學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時,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我提出了這樣—個問題請學生思考:“‘我’撕毀弟弟的風箏,這件事做得對不對?”一個學生馬上把手舉起來,迫不及待的說:“對,這體現(xiàn)了我對弟弟的愛護。”我接著問:“撕了他的風箏,為什么反而是‘愛護’”?這個學生天真地回答說:“因為弟弟貪玩,玩風箏不好?!蔽医又謫枺骸巴骘L箏有什么不好呢?”這個學生微笑著回答說:“耽誤學習,學習成績不好將來就沒有好工作,就要出去打工?!蔽覜]有否定他的答案,而且我也微笑著說“噢??雌饋磉@確實也能體現(xiàn)哥哥對弟弟的愛護。你請坐下?!?很明顯,這個學生的發(fā)言與《風箏》一文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完全反了。但我還是很有耐心地與學生對話,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里有一個問題,當學生對文本解讀有明顯的不妥之處時作為教師應該怎么處理?我認為,這樣處理是恰當?shù)?,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機智。因為他們是剛?cè)氤跻坏膶W生,他們的思考達不到課文的深度,不如魯迅對社會、人生理解得深刻,沒有必要勉強他一定要達到這樣的深度。隨著生活閱歷增廣,他一定會想通的。另外一方面,當初“我”撕小弟弟的風箏確實也就是基于“愛護”,只不過對愛護的理解不對,方法不當罷了。再說,像這位同學的看法在當前社會確實很有市場,如果想在課堂上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很可能是費力不討好,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會出現(xiàn)偏移,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發(fā)言應該小心翼翼地保護,為他們培育一個敢于說話、敢于發(fā)表意見、有自信的心態(tài)。這樣學生才能積極的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生成的—個情境、—個問題、—個信息、一個錯誤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對于這些教學資源.我們必須迅速地做出相關(guān)檢索.進行有效分類,確定一條最為適當?shù)奶幹貌呗?,既基于教師的愛,也取決于他的教學智慧。
那么,怎樣才能煉出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小石頭”的慧眼呢?
第一,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不要迷信書本上的教條,要縱觀全局,高瞻遠矚看問題,還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每個聲音,特別是異樣的聲音,這樣的話,這塊美麗的石頭出現(xiàn)時我們才不會錯過。
第二,教師要延伸備課的深度。我們在備課時要備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對課堂有充分的預見性,才能出色地駕馭課堂。
第三,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材吃得透,問題看得透,我們就能分辨出那些 “小石頭”蘊藏著金子。
第四,教師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當我們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這些 “小石頭”里面藏著寶貴的東西時,怎么去好好利用它開發(fā)它,這就需要有足夠的教學智慧。
總之,只要我們練就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金子的眼睛,課堂上一塊塊“小石頭”終究會變成一塊塊亮燦燦的金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