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玲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中學語文教學積極進行了教學模式及理念的調整,“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理念的提出,對于提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理念基礎上,高效批改教學模式產生,本文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角度出發(fā),對高效批改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以學定教;導學互動;高效課堂;高效批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傳統(tǒng)的中學語文教學模式,以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一味地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作為客體,只能夠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更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而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中學語文教學積極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理念基礎上產生的高效批改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熱情,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等,對于促進人才的全面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的高效課堂
(一)概述
“以學定教,導學互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選用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等。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緊緊圍繞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多種模式和方法,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的過程中,還能夠提升學生參與程度,對于提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而針對學生而言,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從原來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積極主動的探索和學習知識。而這一教學理念在應用過程中,教師的客體地位及引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適當?shù)亟o予鼓勵,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效率[1]。
(二)教學戰(zhàn)略
在“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理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應用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學習,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應用評價等方式對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程度進行批改,促使學生能夠及時明確自身的不足,并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及時作出調整;同時還可以應用小組合作的模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們需要互相合作,并積極主動的協(xié)助對方,當組員出現(xiàn)不足的時候,應及時指出問題,并給予一定的幫助[2]。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在提升合作精神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自我存在的問題,對知識理解的不足,在糾正的過程中,會對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這樣一來,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效批改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自主學習中的教師批改
新時期,中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積極應用高效批改的教學模式,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給予準確而恰當?shù)呐模瑤椭鷮W生糾正不良學習習慣和對知識的錯誤理解基礎上,還應當能夠鼓勵學生提升學習熱情,從而促使中學語文教學效率得以提升。中學語文教材包含多篇經典范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自讀,促使學生自主的掌握課文中的生詞和基本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思考文章的內在含義。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總結和思想大膽表述出來,對學生理解的角度和閱讀過程中采用的方法進行批判性教育,從而促使學生明確自身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精心進行課堂設計和準備,為學生布置科學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學習,從而提升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并掌握基本語文知識。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生互批
新時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了初步掌握,并對文章大意進行總結,在教師的批改下,糾正了一定思維邏輯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深刻的內容進行探討,在小組活動當中,學生進行互相監(jiān)督、合作和批改,能夠對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記憶,同時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大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不理解的內容進行思考,并記錄下來,逐一解答[3]。例如,在學生評改作文《這樣做,值得》過程中,在學生針對“怎么才是值得”一題的探討過程中,不同學生將產生不同的看法,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激烈的探討,互相指出對方觀點中的不足,從而逐步深入到文章深層次的內容中來,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學生一系列激烈的討論和互相批改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討論的問題給出正確答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總結是實施高效批改教學模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清晰的掌握,還能夠幫助學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論
綜上所述,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意識到加強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有效轉變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及模式,對于促進人才的全面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學語文,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在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的過程中,中學語文教師積極應用了“以學定教,導學互動”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采用高效批改教學模式,不僅將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了學生,同時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宋娟.中學語文教材女性角色與學生性別意識的建構[D].重慶:西南大學,2010.
[2]何岳球.中學語文教材外國文學的選材和編排體系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3.
[3]呂娟娟.新世紀中學語文課本中魯迅作品調整現(xiàn)象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