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吳婷
摘 要:“科學與技術(shù)跨學科整合研究學者”項目(Cross-Disciplinary Schola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ST)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于2008年設(shè)立,旨在增進不同學科間的溝通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整合研究能力,提升UCLA國際博士研究生招生成果。設(shè)立至今,CSST項目已建立了完善的暑期研究計劃及杰出人才的培訓選拔機制。2015年,UCLA化學系教授林永雅(Yung-Ya Lin)代表UCLA到中國進行CSST項目的招生面試。借此機會,本刊對林永雅教授進行了專訪,以深入了解CSST項目的宗旨、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機制、與中國高校開展的合作等。在采訪過程中,林教授指出,CSST項目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機制,并積極開展與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的合作,未來將進一步擴展與中國高校的合作領(lǐng)域。此次采訪得到了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關(guān)鍵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CSST項目;招生機制;人才選拔;人才培養(yǎng)
一、CSST旨在增進不同學科間的溝通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林教授,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首先,請您談?wù)劥诵械闹饕康摹?/p>
林永雅:我此行主要是代表UCLA來中國參加CSST項目招生面試。過去七年,通過CSST項目和CSC提供的獎學金,我所任教的UCLA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得以成功招到近30位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入讀博士班。飲水思源,此次我代表UCLA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志愿協(xié)助推動CSST項目。
2008年3月,UCLA的協(xié)理副教務(wù)長、醫(yī)學院副院長孫仁教授(Professor Ren Sun)設(shè)立了CSST項目,并擔任負責人。目前,由馮佳瑩博士(Dr. Jiaying Feng)擔任行政負責人。本項目旨在提升UCLA國際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成果;增進不同學科間的溝通交流;加強UCLA與國際研究機構(gòu)的合作。在UCLA校方領(lǐng)導、CSC,以及我校國際合作大學的大力支持下,CSST項目已建立了完善的暑期研究計劃及杰出人才的培訓選拔機制。
二、積極開展與CSC的戰(zhàn)略合作,提升項目影響力
《世界教育信息》:貴校與CSC是如何開展戰(zhàn)略合作的?
林永雅:從2008年起,CSC開始向在UCLA學習及開展研究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提供獎學金。迄今,UCLA是CSC獎學金的最大受益學校之一。CSC獎學金減輕了UCLA錄取國際博士研究生的最大負擔——比美國本國學生高出許多的學費。2010年,中國教育部副部長、CSC主任郝平先生與CSC時任副秘書長李建民先生提出了一項CSC與UCLA共同獎學金計劃,即CSC-UCLA獎學金計劃。該計劃于2012年正式設(shè)立。CSC-UCLA獎學金顯著提高了CSST項目在中國各高校以及在UCLA的影響力。
通過與CSC的合作,一方面,學生可以申請中國政府的公費留學機會,另一方面,我??梢哉械絻?yōu)質(zhì)的學生。迄今,CSC已提供超過600萬美元的獎學金,用于支持在UCLA參加CSST項目的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和學習。
三、CSST注重學生跨學科整合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世界教育信息》:當前,國際競爭日益加劇。在您看來,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新挑戰(zhàn)有哪些?
林永雅:在過去二三十年中,中國致力于發(fā)展若干重點研究項目,并已經(jīng)在某些特別研究領(lǐng)域取得顯著成果。為了加速科技進步與學術(shù)發(fā)展,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新挑戰(zhàn)之一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整合研究能力。眾所周知,創(chuàng)新的研究想法和對重要問題的解決方法與工具,常常超越某個單獨學科的范疇。通過跨學科培訓、整合研究、整合教育資源能夠使中國新一代的科學工作者更具創(chuàng)新精神,乃至領(lǐng)導跨學科的整合型研究。
CSST是一個獨特的跨學科整合培訓機制,旨在為全球的年輕科學工作者提供跨學科整合的研究環(huán)境,及與不同科學領(lǐng)域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整合研究能力。CSST項目也是UCLA的一個創(chuàng)新國際博士研究生招生機制,讓UCLA的教授與博士班的招生委員得以觀察申請學生在他們各自研究領(lǐng)域的暑期研究表現(xiàn)。這些國際本科生中的佼佼者,會得到其指導教授的強力推薦,獲得進入UCLA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
四、CSST具備完善的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機制
《世界教育信息》:CSST暑期研究項目的人才選拔機制是怎樣的?您對中國學生的印象如何?
林永雅:以我所在的UCLA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為例,雖然我們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全球最優(yōu)秀化學專業(yè)的大學”(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for Chemistry)中有幸排名第五(2014年)或第六(2015年),我們?nèi)孕枵惺兆顑?yōu)秀的研究人才,以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每年,我們的國際高校合作伙伴會推薦他們最杰出的學生申請CSST暑期研究項目(以2014年為例,我們共收到了700余份申請),這些申請者大部分是本科階段三年級的學生,擁有優(yōu)異的學科成績,并展現(xiàn)出較強的研究潛力。之后,將由UCLA的4~5位教授組成的CSST面試委員會,親自去各所合作高校面試申請者,并推薦在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學科成績、英語能力與人格成熟度方面得分最高的同學。最后,由CSST委員會和CSST主任委員決定最終錄取結(jié)果。暑期研究項目結(jié)束時,表現(xiàn)杰出的學生將會由他們的指導教授推薦至UCLA的博士班學習。
中國的學生在本科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在世界范圍來看是非常扎實的。從2008年至2015年的7年間,CSST項目越來越成功。在參加CSST暑期研究項目的613位學生中,約27%的學生進入UCLA的博士班,而其中62%的學生由CSC資助;UCLA與中國高校的合作也從最初的8所擴展至現(xiàn)在的22所,學科逐漸擴展到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科,學生申請的獎學金金額也越來越高。
我們希望這些學生在UCLA學習之后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博士階段的學習過程強調(diào)的是學生開拓性、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畢竟做研究是以創(chuàng)造力為主的。我認為,如果中國這些具備扎實訓練的學生可以到一些比較先進的研究機構(gòu)學習,并把一些尖端的課題帶回中國,就可以促進科學的進步和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
UCLA是美國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在全球大學中列名前茅,如我校的醫(yī)學、化學專業(yè)的排名都在不斷上升。我校在中國招生的科目非常廣,主要是由CSC決定的,幾乎都是頂尖的科目,包括一些應(yīng)用價值很高的科目(如生命科學、醫(yī)學等)、基礎(chǔ)研究方面的學科(如物理科學、數(shù)學),以及一些社會科學學科。我們希望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在UCLA能夠互相交流,創(chuàng)造出新的想法、新的知識成果??茖W的合作是沒有國界的,我們希望達成一種雙贏的局面。
《世界教育信息》:眾所周知,UCLA是美國最頂尖的綜合性大學之一。UCLA是如何通過CSST暑期研究項目進行人才培訓的?
林永雅:CSST暑期研究項目是一個為期10周的高強度研究型培訓項目?;诠餐芯颗d趣,每位參與項目的國際本科生可以自由選擇一位UCLA的指導教授,并在其課題組進行暑期專題研究。在10周的項目期間,學生進行全職研究活動,參加由CSST主辦的研討會,以加強跨學科交流互動,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同時更深入地了解UCLA的研究項目及資源。學生亦會參與一些互助交流活動。參與項目的國際本科生、他們的指導教授、課題組的研究同事均會受益于CSST暑期研究項目。對于參與項目的國際本科生而言,他們可以獲得相當重要的研究機會,住在校園內(nèi)的學生宿舍,與UCLA的學生及其他國家的學生互動交流,獲得UCLA的12個學分,以及了解UCLA博士研究生項目和校園環(huán)境,為其進入博士研究生階段做好準備。對于UCLA的指導教授而言,他們有機會觀察其學生在課題組的研究表現(xiàn)及潛力,并推薦延攬最優(yōu)秀的學生進入UCLA攻讀博士學位。在這期間,UCLA還將為參與CSST項目的學生提供獎學金,以抵免學費,并提供各項行政支援及培訓機會。
《世界教育信息》:CSST項目的優(yōu)勢有哪些?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林永雅:如前所述,CSST項目為學生提供獨特的跨學科研究機會,吸引頂尖國際學生攻讀UCLA的博士學位。為了達成此目標,我們建立了以下機制:與國際一流高校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guān)系;協(xié)助中國學生申請CSC獎學金;開展暑期研究并專注于跨學科培訓;與UCLA諸多博士研究生項目及指導教授緊密合作,選拔并招收最優(yōu)秀的人才。我認為,這些都是CSST項目所具備的優(yōu)勢。通過CSST項目錄取的博士生,具備杰出學術(shù)能力,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并且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跨學科的合作網(wǎng)絡(luò),以促進研究的整合、創(chuàng)新與精進。
五、UCLA將不斷擴展與中國高校的合作領(lǐng)域
《世界教育信息》:請您結(jié)合貴校與中國高校合作交流的情況,談?wù)勎磥碓谶M一步促進雙方合作交流方面有何看法或建議。
林永雅:通過CSST項目,UCLA已經(jīng)與國際數(shù)所一流高校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guān)系,從而能夠邀請這些學校最優(yōu)秀的本科生參加暑期研究,并招收杰出的學生到UCLA的博士班學習。2008-2013年,我們主要從9所中國的一流高校選拔學生: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從2014年開始,我們與更多的中國一流高校建立了合作,新增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上述中國一流高校以其高質(zhì)量的本科生,及學校領(lǐng)導的大力支持,成為我們的理想合作伙伴。
未來,我們希望把這個計劃做得更好,讓更多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在UCLA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之后,能為中國作貢獻。此外,我們希望在現(xiàn)有基礎(chǔ)上,進一步擴大招生范圍和層次。比如,中國有很多很好大學的學生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后,通常還希望能夠具備博士后階段的研究經(jīng)驗。因此,我們希望這個計劃能夠擴展到博士后階段。除此之外,我們還希望擴展到教授的進修方面。很多教授在工作期間獲得進修機會,如果他們能夠到國外,就算是短期進修,對于其眼界的開闊、觀念的更新,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編輯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