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謝榛談到文章的結尾時說:“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其實課堂教學和賦詩作文有同樣的要求。多元歸結、拓展創(chuàng)新、暢想激勵等,是教師選擇應用較多的幾種結課方法,那么,如何展開優(yōu)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小結效果呢?
一、多元歸結,梳理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課采用總結式,這是最常見的用法。課堂小結能夠有效梳理課堂學習思維,形成較為完整的學習認知,對教學行為得失做出理性判斷,為今后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正如教育家葉尼洛夫·葉希波所說:“通過總結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主要事實和基本思想來結束一節(jié)課是很有好處的。”課堂教學歸結方法眾多,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實踐做出適當選擇。自然式、幽默式、懸念式、情感式等等,都可以起到有效整合梳理的作用。自然式比較實用,順理成章,樸實無華,易于讓學生接受;幽默式可以給學生帶來愉悅性思考,獲得審美快樂;懸念式總結,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空間;情感式小結,給人以感動和激勵,形成重要情感激發(fā)動力。
在學習《永生的眼睛》時,教師這樣進行課堂教學小結: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用生動的故事、精美的語言和純凈的情感,為我們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心地善良、熱愛生活、關心他人,令人尊敬、讓人感動。從文中故事中,我們會想到什么樣的人生感悟名言呢?學生針對教師提示展開討論學習,很快就總結出一些哲言。教師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進行課堂小結,將學生學習思維展開有效梳理,很好地幫助學生總結了學習內容,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
二、拓展創(chuàng)新,構建嶄新認知體系
教師在課堂臨近結束時,通過巧妙設置,對教學內容展開不同視角不同維度的拓展行動,為學生認知打開嶄新時空,掀起課堂教學波瀾,有效激活學生學習思維,這對提升教學品質有重要促進作用。讓學生自由討論、開展競賽、引入游戲、提出質疑、寫出心得等,都是比較有創(chuàng)新意味的結課形式,教師要做出合理選擇。新課改大背景下,課堂教學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需要教師給予引導。在課堂教學小結環(huán)節(jié),教師刻意拓展課堂域度,引導學生展開更寬廣思維行動,對全面構建學生語文認知新體系有積極幫助。
在學習《夜鶯的歌聲》時,教師這樣設計一組訓練題作為結課:①課文緊扣題目,請把文中出現(xiàn)“夜鶯”的地方劃出來。②“夜鶯的歌聲”的含義是什么?(一是小孩叫夜鶯,他把敵人帶進游擊隊的埋伏圈,讓游擊隊消滅敵人,夜鶯的歌聲是勝利的歌聲;二是小孩用夜鶯的叫聲報告敵人的情況,夜鶯的歌聲是傳遞情報的聲音;三是小孩是個愛祖國、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小孩,夜鶯的歌聲是熱愛祖國,勇敢地和敵人斗爭的頌歌。)③通過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④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lián)系?學生展開討論學習,很快就明白相關答案。教師通過設計拓展性訓練題目進行結課,促使學生構建嶄新的學習認知體系。
三、激勵引導,開啟學生學習悟性
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給出客觀鼓勵性的評價,通過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進行總結,可以形成強烈的激勵效果。讓學生暢談學習收獲,促進課堂交流順利展開,學生在總結、反思中形成學習認知,并通過說打算、說做法對未來學習進行規(guī)劃設計。這無疑是對課堂學習的升級反思,由此形成的巨大潛力值得期待。
在學習《尊嚴》時,教師是這樣進行課堂教學結課的:故事雖然很簡短,但其內涵卻是非常深刻的、豐富的。它告訴我們:勞動是光榮的,既能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也能夠塑造獨特人格;勞動還是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用勤勞的雙手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希望原來對勞動存在偏見的同學能夠幡然猛醒,熱愛勞動吧,勞動是生命的屬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價值。學生被教師的話所感染,都給出贊許的目光。教師課堂教學小結采用鼓勵式,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對文本深刻內涵有了更多的感悟。
課堂教學小結方法眾多,教師需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進行科學選擇。教師面對動態(tài)的教學情境,自然要對課堂小結做出適當調整,體現(xiàn)課堂小結的針對性。多元歸結、創(chuàng)新拓展、激勵引導等小結設計,能夠從不同維度展開教學思維梳理,對有效鞏固學生認知、開啟學生悟性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袁冬紅,教師,現(xiàn)居湖北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