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風(fēng)
讀書養(yǎng)生之道,古已有之?!暗脮L悅其人多壽;擁筆善娛此士延年”。這是清代劇作家李漁勤于讀寫的養(yǎng)生妙方。還記得清代顧光旭有副養(yǎng)生聯(lián):“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而清代養(yǎng)生家李漁則嘗到了讀書的甜頭:“予生無他癖,唯好讀書,猶籍以消,牢騷不平之氣籍以除?!?/p>
與書為伴有益身心健康,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同體驗。明成祖朱棣把宮中藏書視為“特健藥”。他的體會是,讀書能使消極者變得振作,使孤獨者生活充實,使自卑者堅強起來,使遺憾者知足知福,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讀書是一種很好的健腦活動,腦健則體健,體健則壽長。
同事都說我是“書蟲”。的確,讀書伴隨我的一生。在不同的時期,我讀不同的書: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讀政治、哲學(xué)等方面的書;七八十年代,我讀文學(xué)作品,如小說、散文和報告文學(xué);90年代以后,我讀一些休閑類的文章,幾份雜志、幾張報紙,樂在其中。退休以后,我放棄了許多愛好,唯有讀書不離不棄。從單位“解甲歸田”的那天起,我就有個畢生的“閱讀計劃”,并且?guī)啄晗聛硪恢眻猿帧T诓婚g斷的閱讀中,我體會了讀書四“樂”。
一是樂享新知識。書籍是世界上最好的營養(yǎng)品,清代詩人蕭掄謂曰:“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蓖ㄟ^學(xué)習(xí),形勢看得清,講話不掉板,電腦用得熟,微信玩得開……與我同齡的朋友都說我“像年輕人”,我則把國學(xué)大師任繼愈的故事講給他們聽——任繼愈小時候追問爺爺:“為什么要讀《三字經(jīng)》《論語》?”爺爺沒說話,只是讓他用臟的提籃去打水。任繼愈忙了一身汗,也打不到水。爺爺問:“看看有什么變化?”任繼愈說:“籃子變干凈了。”爺爺說:“讀書就如籃子提水,看似沒有效果,但讓你變光亮了?!蔽腋嬖V朋友,誰讀書,誰就會“變光亮”。
二是樂享生活充實。閱讀是化解寂寞與空虛的有效方法。讀書就是與更多的朋友實現(xiàn)跨越時空的邂逅。在書中,你可以與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紅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賞綠肥紅瘦、梅子黃雨時,和她在荷花叢中爭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橋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橋下河中的水草;你還可以和孔子、老子、冰心、巴金、老舍、茅盾做知心好友,和魯迅、莎士比亞、雨果、賈平凹、柴可夫斯基一齊聊天。正如居里夫人所說:“讀書是一種享受?!?/p>
三是樂享教子樂趣。我特別贊賞莎士比亞的形容:“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人到老年,教育下一代的任務(wù)艱巨,哄孩子、帶孫子,輔導(dǎo)他們,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自己多讀書,知識豐富,教孩子學(xué)習(xí)知識就得心應(yīng)手。許多時候,我看見孩子在自己的幫助下茁壯成長,覺得是莫大的幸福。
四是樂享延年益壽。巴丹曾一語道破了讀書的好處,他說:“閱讀是幸福的發(fā)祥地?!笨v觀古今中外,大凡文人學(xué)士多長壽,孔子72歲,陸游85歲,冰心99歲,巴金101歲,蕭伯納94歲,哈代89歲……這無疑與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密不可分。為什么讀書會健康,因為它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閱讀可以鍛煉思維,延緩衰老,在求知中讓自己保持活力,永遠年輕。
讀書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人想要晚年生活更加充實、更加幸福,不妨就從閱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