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天梅,蔣 曄,趙麗穩(wěn),周丁國,賴朝暉(.象山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浙江象山 35700;.寧波市種植業(yè)管理總站,浙江寧波 350)
象山水稻細菌性基腐病防治技術(shù)探討
蔣天梅1,蔣曄1,趙麗穩(wěn)2,周丁國1,賴朝暉1
(1.象山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浙江象山 315700;2.寧波市種植業(yè)管理總站,浙江寧波 315012)
通過肥料和藥劑試驗表明,氮肥水平、施肥時期、施藥期等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有較大影響。研究表明,在象山超級稻種植戶普遍使用的每667 m2施用14 kg的氮肥水平下,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病叢率為48.0%,枯穗率為13.4%,雖高于不施肥處理,但低于高水平施肥。同等氮肥水平下,穗肥比重越大則發(fā)病程度越高。藥劑試驗結(jié)果顯示,各藥劑處理對該病均有一定程度的防效。除氯溴異氰尿酸外,株防效均在70.0%以上;尤其中生菌素效果最好,株防效達到89.2%。同時試驗結(jié)果顯示,對該病的防治越早,則效果越好。
水稻;細菌性基腐??;生育期;氮肥;藥劑
文獻著錄格式:蔣天梅,蔣曄,趙麗穩(wěn),等.象山水稻細菌性基腐病防治技術(shù)探討[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57(7):1016-1018,1024.
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是由玉米狄克氏細菌引起的水稻病害[1],在國內(nèi)外均有大量報道該病的發(fā)生。據(jù)馮成玉[2]研究報道,該病具有偶發(fā)性、突發(fā)性、嚴重性等特點,對水稻的產(chǎn)量造成較大的損失。近年象山縣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持續(xù)發(fā)生,時重時輕,影響糧食生產(chǎn),給農(nóng)戶帶來不同程度的經(jīng)濟損失。基于此,通過肥料和藥劑試驗,初步研究本縣影響該病發(fā)生加重的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1.1材料
試驗在寧波市象山縣西周鎮(zhèn)杭頭村單季水稻田中進行,水稻品種為甬優(yōu)12,栽培方式為手插。
供試藥劑為20%噻唑鋅懸浮劑(碧生,浙江新農(nóng)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噻霉銅可濕性粉劑(細剎,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可殺得叁仟,上海杜邦農(nóng)化有限公司)、20%噻菌銅懸浮劑(浙江龍灣化工有限公司)、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快爽,深圳諾普信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重慶豐化科技有限公司)、50%氯溴異氫尿酸可溶性粉劑(滅均成,南京南農(nóng)農(nóng)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20%溴硝醇可濕性粉劑(綠丹農(nóng),丹東市農(nóng)藥總廠)。
1.2處理設(shè)計
1.2.1肥料試驗
以不同氮肥用量及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量為研究對象,共設(shè)15個處理。處理1—6分別為每667 m2施純氮總量0、10(基肥2.5 kg,分蘗肥3.5 kg,穗肥4 kg)、14(基肥3.5 kg,分蘗肥4.9 kg,穗肥5.6 kg)、18(基肥4.5 kg,分蘗肥6.3 kg,穗肥7.2 kg)、22(基肥5.5 kg,分蘗肥7.7 kg,穗肥8.8 kg)和30 kg(基肥7.5 kg,分蘗肥10.5 kg,穗肥12 kg)。處理7—9,重基肥,基肥用量不同,分蘗肥和穗肥固定為4.9和5.6 kg,每667 m2純氮施用量分別為5.0、6.5和8.0 kg;處理10—12,重分蘗肥,分蘗肥用量不同,基肥和穗肥固定為3.5和5.6 kg,每667 m2純氮施用量分別為6.4、7.9和9.4 kg;處理13—15,重穗肥,穗肥不同,基肥和分蘗肥固定為3.5和4.9 kg,每667 m2純氮施用量分別為7.1、8.6和10.1 kg?;省⒎痔Y肥、穗肥以2.5∶3.5∶4比例施用,基肥為碳酸氫銨,分蘗肥和穗肥為尿素,分別于6月10日、6月30日、8月11日施用。
1.2.2藥劑試驗
不同生育期施噻唑鋅藥劑與分蘗期不同藥劑試驗,共設(shè)10個處理。處理16為移栽前(6月19日)每667 m2噻唑鋅125 m L浸秧處理,處理17和18分別為分蘗期(7月28日)和穗期(8月14日)每667 m2噴施噻唑鋅藥劑125 m L,處理19、20、21、22、23、24、25為分蘗期每667 m2施用3%噻霉銅80 g、46%氫氧化銅15 g、20%噻菌銅125 g、3%中生菌素70 g、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25 g、50%氯溴異氫尿酸60 g和20%溴硝醇50 g。處理3為空白(CK)對照。
肥料試驗每處理小區(qū)面積為54 m2,藥劑試驗小區(qū)面積為75 m2,各小區(qū)設(shè)置保護行,單排單灌。肥料試驗不施殺菌劑農(nóng)藥,藥劑試驗肥料按處理3施用。
1.3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方法
穗期調(diào)查每小區(qū)隨機取3點,每點50叢,計算病叢率與枯穗率。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Oringin 7.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不同氮肥用量對細菌性基腐病的影響
由圖1和2可見,處理1氮肥量為0的發(fā)病率最低,病叢率和枯穗率分別為29.9%和8.6%;處理6氮肥量為30的發(fā)病率最高,病叢率和枯穗率分別為76.0%和20.6%。其他處理差異不大。
圖1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病叢率的變化
2.2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對細菌性基腐病的影響
由圖3可見,分蘗肥和穗肥固定,病叢率隨基肥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處理8每667 m2總氮量為17 kg(基肥純氮量為每667 m26.5 kg)時最高,為76.1%;基肥和穗肥固定,病叢率隨分蘗肥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處理11每667 m2總氮量為17 kg(分蘗肥純氮量為每667 m27.9 kg)時最高,為74.0%;基肥和分蘗肥固定,病叢率隨穗肥的增加而升高后維持在一定水平。
由圖4可見,重基肥和重分蘗肥處理的枯穗率隨氮肥的增加呈先穩(wěn)定后下降的趨勢,而重穗肥處理的枯穗率隨氮肥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維持穩(wěn)定的趨勢。每667 m2氮肥總量達到18.5 kg時,重穗肥處理的病叢率和病株率分別為72.1%和21.0%,發(fā)病率明顯高于重基肥與重分蘗肥處理,重基肥處理病叢率和病株率分別為53.9%和8.3%,重分蘗肥處理病叢率和病株率分別為68.0%和12.9%。
2.3不同生育期藥劑處理對細菌性基腐病的影響
圖2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枯穗率的變化
圖3 不同生育期施氮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病叢率的影響
由圖5和6可見,穗期施藥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移栽期和分蘗期施藥,病叢率和枯穗率分別為34.0%和4.4%,是移栽期和分蘗期的2倍左右。
2.4分蘗期不同藥劑處理對細菌性基腐病的影響
試驗表明,施藥后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發(fā)病程度明顯低于不施藥。
由圖7可見,中生菌素即處理22的病叢率最低為9.9%,叢防效為79.3%;氯溴異氰尿酸即處理24的病叢率最高為30.0%,叢防效僅為37.5%;噻霉銅即處理19的病叢率也較高為24.3%,叢防效為49.5%。
由圖8可見,中生菌素即處理22的枯穗率最低為1.5%,株防效為89.2%;氯溴異氰尿酸即處理24的枯穗率最高為4.1%,株防效為69.8%;噻霉銅的株病率也較高為4.0%,株防效為70.1%。其余藥劑處理的叢發(fā)病率在18%~24%,叢防效為50.0%~62.8%,株病率為2.4%~3.2%,株防效為76.2%~82.0%。同時噻唑鋅和噻霉銅處理的叢防效均在60%以上,株防效均在80%以上。
圖4 不同生育期施氮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枯穗率的影響
圖5 不同生育期施藥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病叢率的影響
圖6 不同生育期施藥對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枯穗率的影響
圖7 不同藥劑處理下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病叢率的變化
圖8 不同藥劑處理下水稻細菌性基腐病枯穗率的變化
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發(fā)生因素較為復(fù)雜,防治時期及技術(shù)體系尚未明確。本研究中的肥料試驗結(jié)果表明,首先是每667 m2氮肥水平在10~22 kg范圍時發(fā)病程度差異較小,但明顯高于0 kg氮肥水平,同時明顯低于30 kg氮肥水平。其次,在苗期、分蘗期、穗期施以不同水平的氮肥發(fā)現(xiàn),同一氮肥水平下,穗肥比重越大,發(fā)病程度越高。對于
甬優(yōu)12品種,每667 m214 kg的氮肥水平是較為適宜及推薦的施用量[3],該水平下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的病叢率和枯穗率分別為48.0%和13.4%,因此,結(jié)合產(chǎn)量與防病效果,象山縣該水平施肥較為恰當(dāng)。
本研究試驗表明,噻唑鋅、噻霉銅、氫氧化銅等藥劑對該病均有較好的防效,防效均在69%以上,中生菌素對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株防效達89.2%。同時發(fā)現(xiàn)早期防治比穗期防治的效果強,苗期防治最好。
[1] 劉瓊光,曾憲銘,李伯傳.廣東省水稻一種新病害: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病原初步鑒定[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1997,18(4):128-129.
[2] 馮成玉.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發(fā)生情況與研究進展[J].中國稻米,2009(4):21-23.
[3] 王厚明,李韻,趙瑩,等.水稻甬優(yōu)12的肥效試驗[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56(6):794-796.
(責(zé)任編輯:張瑞麟)
S435
B
0528-9017(2016)07-1016-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716
2016-02-23
蔣天梅(1986—),女,浙江寧海人,農(nóng)藝師,碩士,從事植保工作,E-mai1:jtm02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