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奎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黨的建設研究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9)
?
中共八大對中國道路的積極探索
岳奎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黨的建設研究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9)
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探索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中共八大是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探索中國道路的一次重要實踐,八大設計的以加快建設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經濟發(fā)展之路,以擴大民主依法治國為目標的政治發(fā)展之路,以加大投入繁榮文教為路徑的文化發(fā)展之路,以加強團結促進和諧為目的的社會發(fā)展之路,其目的都是調動一切正能量,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建設經驗和理論支撐,中共八大關于中國道路的有益探索在實踐中未能堅持下去。八大探索中國道路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與教訓,對當前貫徹“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共八大; 中國道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薄"倭暯皆谪瀼攸h的十八大精神講話中強調,“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②中國道路,簡言之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帶領中國人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樣“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根本成就”。③當然,“中國道路的開辟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歷程。期間,先后突破了城市中心論、斯大林模式與計劃經濟為主的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與干擾,‘摸著石頭過河’,最終取得了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勝利”。④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農村包圍城市開展武裝斗爭,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開辟了以突破斯大林模式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又積極探索以突破計劃經濟為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道路,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首先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續(xù)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黨的十六大以來,黨結合發(fā)展的新形勢,與時俱進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黨的十八大在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xiàn)實需求和時代發(fā)展需要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⑤
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逐步演進形成的,它開創(chuàng)于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實踐之中,“奠基于改革開放前30年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⑥。那么,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坐標意義的八大,對中國道路進行了怎樣的探索,意義何在?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后,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特別是“一五”計劃的實踐,加之蘇共二十大所揭露的蘇聯(lián)經濟模式弊病,黨對蘇聯(lián)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認為蘇聯(lián)的經濟模式并不是成功的發(fā)展模式,“學習蘇聯(lián)終究不能代替自己道路的探索。因此,以蘇聯(lián)為鑒戒,總結我們自己的經驗,探索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任務,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1956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這一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八大以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轉入全面的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雹唿h的八大何以要探索適合我國具體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是什么樣的中國道路?本文嘗試予以初步探討。
八大是黨在全國執(zhí)政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次重要會議。因此,中國共產黨如何回答“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以及走什么樣的道路等問題,備受世人關注。八大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對如何走、走什么樣的中國道路進行了積極探索。
1.加快建設改善民生的經濟發(fā)展之路
——強調綜合平衡,推動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八大在總結新中國成立后經濟發(fā)展成就的基礎上,也分析了經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即規(guī)模、速度和結構的問題,并提出要根據需要和可能,合理規(guī)定經濟發(fā)展速度,把計劃放在既積極又穩(wěn)妥可靠的基礎上,保證國民經濟均衡發(fā)展;重點建設與全面安排相結合,保證國民經濟能夠按比例科學發(fā)展。八大還針對經濟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盲目冒進傾向,提出了在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綜合平衡中發(fā)展經濟的方針;不僅注重經濟發(fā)展的數(shù)量和速度,還要注重經濟發(fā)展的質量,強調要通過科學規(guī)劃、穩(wěn)步前進、質量和數(shù)量并重的方針來發(fā)展經濟。此外,八大還對如何在經濟發(fā)展中搞好綜合平衡進行了具體部署,包括要處理好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好工農業(yè)生產和運輸、商品流轉之間的關系,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之間的關系;把握好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系,近海地區(qū)和內地之間的關系,各個民族之間的關系等。
2.擴大民主依法治國的政治發(fā)展之路
3.加大投入繁榮文教的文化發(fā)展之路
4.加強團結促進和諧的社會發(fā)展之路
當然,八大對中國道路的探索基于當時黨對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的認識等原因,也存在著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注釋
①③⑤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頁,第12頁,第9頁。
②《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93頁。
④劉付春:《90多年來中國道路的歷史考察與經驗》,《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⑥陳晉:《關于中國道路的幾個認識》,《黨的文獻》2013年第2期。
⑨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段》,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第10頁。
責任編輯鄧宏炎
Explorations for Creating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Yue Kui
(Hubei CCP Building Research Center,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ctively explores and develops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with Comrade Mao Zedong as the core marched towards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experiences were the highest exploration succes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y researched how to spur up economic growth with an emphasi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how to accelerate political development by rule of law, how to prosper culture via education and how to support social development by maintaining harmony. All those explorations mobilized resources and promote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due to a lack of experience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s, exploration activities were halted after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But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can be drawn from activities, which are instructive for 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and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helps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xplorations
2015-12-1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現(xiàn)代化視閾下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經驗與路徑研究”(16BKS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