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兮
(西安市鐵一中學 陜西西安 710054)
《人類遺傳病》教學設計
張 兮
(西安市鐵一中學 陜西西安 710054)
在《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四項課程理念,其中“倡導探究性學習”和“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這就要求生物學教學應該著眼于現(xiàn)實世界,涉及更多對學生有用的、有實際應用的內容和方法。因此在本節(jié)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問題、激活、展示、應用和整合五個要素,以探究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討論總結規(guī)律,最終幫助學生完成從對知識的初步認識、理解升華到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
本節(jié)為(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生物 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5章第3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以遺傳病的病理、危害、診斷和預防為線索,主要講述人類遺傳病常識性知識,與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第2章第3節(jié)《伴性遺傳》、第5章第1節(jié)《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第2節(jié)《染色體變異》均有聯(lián)系密切。其中人類遺傳病類型的介紹有助于學生理解可遺傳變異的三大類型,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分析有助于學生深化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遺傳學基本規(guī)律;人類遺傳病監(jiān)測和預防的介紹有助于引導學生高度關注遺傳病,意識優(yōu)生咨詢和產前診斷的必要性;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基因診斷引發(fā)的社會倫理學爭議有助于學生理解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和應用具有雙重作用。本節(jié)活動較多:一個調查,兩個資料搜集和分析,一個科學·技術·社會(STS)。本節(jié)與人類的生活聯(lián)系緊密,對于提高個人和家庭生活質量,提高人口素質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能夠結合減數分裂過程闡明遺傳基本規(guī)律及基因的傳遞方式;掌握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三大可遺傳變異的概念;了解常見遺傳病的家族傳遞特點。
2.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活動,通過資料分析、系譜圖甄別,歸納總結遺傳病的分類及家族傳遞特點,得出相關規(guī)律。
3.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群體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初步提高全體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知識目標]
1.簡述人類遺傳病的概念及分類。
2.闡明單基因遺傳病的種類及家族遺傳特點。
3.舉例說明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4.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
[能力目標]
1.分析單基因遺傳病家族系譜圖,總結遺傳特點。
2.解釋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體現(xiàn)象)的形成原因。
3.歸納優(yōu)生措施。
4.調查高度近視的遺傳方式和發(fā)病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關注人類健康。
2.確立科學調查、實踐活動的基本步驟。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大膽假設、自主性探究的科學態(tài)度和研究精神。
3.密切關注最新科研進展。如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三親嬰兒等。
[教學重點]
1.人類遺傳病的分類及實例。
2.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3.人類基因組計劃。
[教學難點]
1.利用系譜圖分析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遺傳特點,并總結規(guī)律。
[教法]實踐調查法、小組討論法、講授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研究性學習、分組討論
[導入]
教師活動1:在前面章節(jié)的學習中,大家接觸到了哪些遺傳病?遺傳病具有哪些特點?
學生活動1:我們了解的遺傳病有:白化病、血友病、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人類外耳道多毛癥、貓叫綜合征、多指、并指、鐮刀形紅細胞貧血癥、21三體綜合征等。遺傳病具有“先天性、親子傳遞、家族聚集”的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遺傳病病例的積累回顧,迅速引入“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嘗試讓學生對單基因遺傳病進行合理歸類。
[新授]
知識點1.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
教師活動2:以圖解、情景問答、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單基因遺傳病家族系譜圖,總結6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特點。
學生活動2:分析下列6種遺傳系譜圖。并對單基因遺傳病進行合理歸類。
補充資料①:苯丙酮尿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x圖解
補充資料②:“維多利亞的遺憾”皇室病——血友病
設計意圖:通過實例分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大膽假設和進行自主探究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的習慣,體驗科學研究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3:圖片展示唇裂、腭裂、無腦兒等多基因遺傳病,強調多基因遺傳病的概念及特點: 較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發(fā)病概率較高。
學生活動3:了解多基因遺傳病的常見病例,小組探討單基因遺傳病與多基因遺傳病在遺傳物質控制上的區(qū)別。
教師活動4:病例分析:21三體綜合征(先天性愚型)與 性腺發(fā)育不良(特納氏綜合征)
學生活動4:從染色體數目變異的角度,分析21三體綜合征和性染色體三體現(xiàn)象的形成原因。
探究活動(1):請根據減數分裂圖像變化,分析異常配子出現(xiàn)的原因。(針對常染色體異常)
探究活動(2):請根據異常配子的來源,分析異常合子形成的原因。(針對性染色體異常,如XO、XXX、XXY、XYY)
設計意圖:通過兩種常見遺傳病的示例,引導學生通過“減數分裂”老知識完成新知識“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自主探究和認知總結。培養(yǎng)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框架的能力。
知識點2.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教師活動5: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關于“優(yōu)生”的4個問題——①和誰生?②能不能生?③什么時候生?④生之前查什么?
學生活動5:小組探究
(1)“和誰生?”分析直系血親與旁系血親的概念;②“能不能生?”了解遺傳咨詢的項目;
(2)“什么時候生?”明確最佳生育年齡; ④“生之前查什么?”產前診斷常用措施。
小組探究總結“優(yōu)生”的四大措施:禁止近親結婚、遺傳咨詢、適齡生育、產前診斷。
設計意圖:教師創(chuàng)設“優(yōu)生”的情景分析題目,學生結合社會學常識與醫(yī)學專業(yè)知識明確禁止近親結婚、提倡適齡生育的意義,了解遺傳咨詢及產前診斷的項目。明確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關注人類健康。進一步提升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探究活動(3):
請推測羊水檢測和B超檢查主要針對哪些疾病的診斷?
能診斷的疾病包括:染色體疾病、先天性畸形、 伴性遺傳病。
拓展提升:產前排畸檢測——方興未艾的醫(yī)學商業(yè)之路!
探究活動(4):通過數學推導,試證明禁止近親結婚可有效降低隱性遺傳病發(fā)病概率。2014年高考理綜全國1卷第5題改編:已知人群中白化基因攜帶者概率約為1/50,第Ⅳ代的兩個個體婚配分別選擇非近親個體婚配,則生出白化子代的概率?
設計意圖:加強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辨析能力,有效關聯(lián)第2章遺傳學定律及遺傳概率計算的基本考點。強化學生運算及數學模型構建能力。通過數學模型分析,論證禁止近親結婚可有效降低隱性遺傳病發(fā)病概率。體現(xiàn)學科交叉的思維訓練目的。
知識點3.人類基因組計劃與人體健康
教師活動6:
展示人類基因組計劃資料。研究核心: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指單倍體)中所包含的31.6億個堿基對所組成的2.5萬個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任務展示:
必學內容:①人類基因組計劃;②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
選學內容:
①人類基因組計劃大事記;
②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眾多發(fā)現(xiàn);
③人類基因組計劃引發(fā)的倫理道德爭議
學生活動6:
自學課本P92有關內容,梳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①HGP內容:繪制人類遺傳信息的地圖
②HGP目的:測定人類單倍體基因組(包括22條常染色體+X染色體+Y染色體上的基因)的全部DNA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
③HGP結果:人類基因組大約有31.6億個堿基對,已發(fā)現(xiàn)的基因約為3-3.5萬個
④HGP意義:認識到人類基因的組成、結構、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人類疾病的診治和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探究活動(5):人類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的染色體有多少條?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正面效應及負面效應?
探究活動(6):走出課堂、聚焦前沿
視頻素材分析:第三代試管嬰兒、三親嬰兒(細胞質遺傳?。⒛阁w血漿基因檢測胎兒遺傳病
設計意圖:利用最新科研素材,調動學生探求新知新技術的熱情,通過學生自主素材分析,理出與本節(jié)內容有關的知識點,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更新。同時考查學生的題干信息把握能力、專業(yè)語言表述能力及學科知識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