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巾慈
“爆款”并不怎么樣。
至少,Chanel2017早春度假系列證明了這一點一那雙與adidas頗為相似的“爆款”拖鞋,不僅沒有為品牌博得好感,反倒讓這個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品牌再度陷入抄襲門。
Louis Vuitton也用行動證明這一點。在巴黎時裝界對“秀后即售”一片反對聲中,Louis Vuitton卻在此次早春度假系列中嘗試了這一策略。不過,僅僅是幾款基礎(chǔ)手袋產(chǎn)品,并沒有服裝和其他配飾的加入。這也意味著,Louis Vuitton并沒有打造“爆款”的預(yù)期。
畢竟,能夠被邀請到早春發(fā)布秀現(xiàn)場的除了時尚媒體外,就是明星、名媛以及品牌的VIP客人。這些非富即貴們大多對“爆款”厭惡至極,卻對服裝的精致感、獨特性和秀場私密性與體驗感有更高要求。
由此,越來越多的籌碼被押在度假系列。如紐約知名奢侈品百貨公司Bergdorf Goodman資深副主席Linda Fargo所言:“一些品牌已經(jīng)將70%-80%的預(yù)算都放在度假系列上,而且相比傳統(tǒng)大秀系列,他們?nèi)珒r銷售的時間更長。”
為了挽救低迷的銷售市場,擁有奢侈品最高地位的Hermes也加入了這一陣營。近日,Hermes官方宣布,將于7月3日在巴黎舉辦有史以來的首次度假系列發(fā)布會,展示女裝成衣藝術(shù)總監(jiān)Nadege VanheeCybulski的早春設(shè)計作品。
但是,沒有“爆款”帶來直觀收益,早春度假系列如何拉動銷售呢?
打造極致購物體驗正在成為有效策略?;蛟S品牌們精明地意識到,當(dāng)“千禧一代”成為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體驗的渴望勝于對物質(zhì)滿足的現(xiàn)實。
而在此次早春系列發(fā)布中,真正讓人心動的也正是那些愉悅體驗:參與者受邀乘坐直升機掠過里約熱內(nèi)盧救世基督像,就此開啟Louis Vuitton里約度假大秀的序幕;在Chanel度假大秀開始前,乘坐雙尾鰭的凱迪拉克在哈瓦那老城區(qū)四處兜風(fēng);Dior度假系列發(fā)布會上,搭乘傳說中的“東方快車”穿梭在英國鄉(xiāng)村,通往國內(nèi)最宏偉的私人宅邸布倫海姆宮……
如果你也身處其中,就會發(fā)現(xiàn),早春度假系列并非僅僅是為了獲得媒體曝光,更重要的是,品牌們希望通過這種親密連接與其真正的消費者進一步溝通,同時加強他們心中對品牌顧客至上的印象。
一個顯著的趨勢是,盡管近年來全球奢侈品銷售陷入低迷,但私定客戶群體卻在不斷壯大。據(jù)了解,在這群特殊的VIP客戶中,許多人每年花費六七位數(shù)美金購買品牌服裝,直接幫助品牌達成銷售目標(biāo)。他們與品牌的黏度和忠誠度更高,為品牌帶來實實在在的金錢價值。這也是大牌們在經(jīng)濟環(huán)境并不好的情況下,依舊堅持奢華手筆開啟度假秀的真正原因。
與此同時,這些不同尋常的發(fā)布秀舉辦地,還可能與品牌未來的發(fā)展策略相關(guān)聯(lián)。
比如,Louis Vuitton此次前往巴西作秀,并非“到此一游”,而是著眼于長期的投資考慮。在秀場前排,有220名觀眾是該品牌花銷最高的顧客們,其中60%來自于巴西。就此拿下這個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也是度假系列的延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