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240在我收藏的VOLVO車型中應該算是最經(jīng)典,同時也是最有感情的。1996年,我從瑞典的一家公司買回了這輛VOLVO 240。當時這車的里程數(shù)就已經(jīng)超過了20萬km,1996年桑塔納旅行車的售價是16萬元,我收過來240花了12萬元。你可能會問我,為什么不選新車而要買一輛里程數(shù)超過20萬的舊車呢?這還真不是錢的事兒,1995年我開始做VOLVO車型的配件,對于瑞典車有了一定認識,所以最后決定將這輛240收入囊中。試想如果當時買了桑塔納旅行,估計那車早就被我開報廢了。
90年代,東方出租汽車公司引進了200輛VOLVO 240旅行車,(首汽出租車公司當時進的是雪鐵龍CX)。值得一提的是,VOLVO 240在出租公司服役的這么多年中,雖然出過事故,有受傷,但沒有發(fā)生一起事故致人死亡的事件,可見VOLVO車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我的這輛VOLVO 240是1986年生產(chǎn)的,到今天已經(jīng)30歲了,我認為這款車型處在VOLVO歷史發(fā)展的中間位置,承前啟后,從化油器到電噴車型全有。外觀上,后來的740、940身上都有240的設計元素,包括現(xiàn)在XC60的腰線依然還有240的影子。VOLVO 240車型從1972年一直生產(chǎn)到1992年,20年時間,連續(xù)13年在美國獲得各類大獎。
這輛車非常皮實,一根懸掛可以用15年以上。當然,這跟它車輛構造簡單也有關系。最初240是我的通勤車,一年365天,一天也沒有歇過,一天也沒有壞過。就這么連續(xù)使用了大概六年的時間,最多時一天能跑500多公里,早晨送孩子上學、自己上班、買配件、外出救援、周末郊游等,它幾乎就是一輛全能車。那會兒汽油的價格也便宜,加一箱油也用不了100元,最頻繁時兩天就需要加一次油,一個月做一回保養(yǎng)。
VOLVO注重于安全,這點全世界都知道。第二點,VOLVO更注重環(huán)保,從80年代就開始裝備電噴、三元催化以及氧傳感器,它的環(huán)保理念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要知道,咱們國家90年代還是滿大街的化油器車呢。80年代,一些美國車,比如林肯也加裝了環(huán)保裝置,不過那也是在VOLVO之后了。
目前在國內還有一些240散落在民間,個人收藏、使館退役的都有。除了VOLVO 240,740、760、850等,我還有很多老車。其實我也很喜歡其他品牌的老車,但是實在沒有精力了。畢竟車拿過來要收拾,這種老車配件國內已經(jīng)很少了,有的必須從國外訂購。VOLVO從造車理念來說,它會用全世界最好的零部件組裝。鋼板也是自己生產(chǎn)的。90年代用的鋼板,到現(xiàn)在咱們國家的寶鋼才能勉強生產(chǎn)出來。鋼板的防腐蝕性特別強,它是瑞典SAAB公司生產(chǎn)的,防腐達到30年以上。
現(xiàn)在時常有朋友對我的VOLVO 240感興趣,并且提出購買,但是我都一一拒絕了。錢其實都另說,主要就是想留著做個紀念,畢竟這車當年陪著我走過了風風雨雨,看到它就讓我想起年輕時的自己。
目前對于老車政策問題,我認為國家應該適當放開一些。比如車到了一定年限,找不到配件,那么老車自然而然就會報廢。但是有很多老車收拾的非常規(guī)整,也可以通過每年的尾氣檢測,它們同樣要強行報廢,我覺得這個有些不太合理,畢竟這也是咱們老百姓的財產(chǎn)。其實老車不僅是文化,后面還有很大的產(chǎn)業(yè)鏈。很多國家都會重視30年以上的老車,有些車甚至還會被保護起來。同時老車的修復、配件、售后以及收藏轉讓都有很專業(yè)的一套系統(tǒng)。
現(xiàn)在汽車都是千篇一律,我感覺沒有什么特點,比如大眾。而老車則更有味道,無論政策怎樣變化,老車依然有人追求。通過玩老車,也讓我結識到了很多朋友。有很多慕名來北京找我的,深圳、大連、東北、河南等。將來我想把VOLVO的車友組織起來,大家在一起交流老車,一起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