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文,李 勝
(廣西長長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
?
抱箍+貝雷梁現澆支架在李子潭互通立交橋的應用
陳博文,李勝
(廣西長長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廣西南寧530001)
文章以李子潭互通式立交工程為例,介紹了抱箍+貝雷梁現澆支架施工方案,并對該現澆支架結構進行受力驗算分析。
抱箍;貝雷梁;現澆支架;驗算;應用
現澆箱梁的施工技術有很多種,如滿堂支架現澆、鋼管貝雷梁支架現澆及抱箍+貝雷梁支架現澆等,各自適用的范圍有所不同。滿堂支架法施工最大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大型吊裝設備,其缺點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長,對山區(qū)橋梁及高墩有很大的局限性,鋼管桿件本身承載能力也有限,如果采用常規(guī)滿堂支架施工,需要進行大面積的支架軟土地基處理;鋼管貝雷梁支架在高墩大跨現澆箱梁施工中運用較多,該工藝可避免大面積處理地基,能夠減少人員投入,但因其支架基礎較為集中,對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配合施工的吊車等機械數量需求較多;而抱箍+貝雷梁支架適用于跨度較小的橋梁,且在地基不便處理、山溝等地勢有較大優(yōu)勢,需要一定的設備配合,不宜用于較高的現澆箱梁施工。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抱箍+貝雷梁支架的施工方案與設計驗算進行介紹。
李子潭互通式立交是廣西防城至東興一級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其中Q匝道為分離式立交跨線橋,上跨主線及李子潭河(該河無通航要求,但受防城港西灣海潮汐影響,百年重現期的設計潮水位為+3.95 m(黃海高程)),匝道連通R、S匝道與玉羅嶺至李子潭一級公路。Q匝道橋長為207 m,跨徑布置:第一、三聯為3×20=60 m連續(xù)梁,第二聯為4×20=80 m連續(xù)梁。匝道上構為鋼筋混凝土等高連續(xù)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2 129.4 m3,鋼筋共722.1 t,20 m箱梁頂部16.5 m,底部寬12.5 m,高1.4 m,為一箱3室結構。匝道橋布置圖如圖1~2所示。
圖1 Q匝道橋立面圖
圖2 Q匝道單跨立體模型圖
箱梁每聯為一施工段,箱梁混凝土分上下2層澆筑,在翼板底部轉角處分界。
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及施工經驗,6#~9#跨為跨越河流位置,采用鋼抱箍+貝雷梁現澆支架進行施工?,F澆支架為加強型貝雷梁支架和滿堂架結合的方式,在每個墩柱上安裝抱箍,抱箍作為主要的受力支點,承載貝雷梁支架及現澆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抱箍高度為150 cm,用24顆高強螺釘錨固;在抱箍兩側牛腿上各設置雙拼Ⅰ63 a工字鋼作為主橫梁,主橫梁長14 m;縱橋向布置4組共16排貝雷梁,每組由4排組成,每排間距45 cm,每組橫向間距分別為168 cm、412 cm、168 cm,在貝雷梁與Ⅰ63 a工字鋼橫梁接觸位置,每排貝雷片下加裝一條加強弦桿(即該處貝雷片下部設2根加強弦桿),貝雷梁直接落在主橫梁上;在貝雷梁頂部設置Ⅰ22 a工字鋼橫梁,縱橋向間距100 cm,Ⅰ22 a工字鋼橫橋向每隔400 cm用φ16鋼筋連接固定;然后在Ⅰ22a工字鋼橫梁上安裝鋼管滿堂模板支架,鋼管滿堂架立柱間距為100×100,立柱底部縱向設置[8墊梁,在底板下設兩道立柱平聯,翼板下設3道立柱平聯。另外,在中腹板下,將立柱橫向間距調整為60cm。在立柱頂部設調節(jié)頂托,安裝模板體系。
貝雷梁支架情況如圖3~4所示。
圖3 現澆支架正面示意圖
圖4 現澆支架側面示意圖
3.1設計依據
(1)《裝備式公路鋼橋多用途使用手冊》;
(2)《中國公路橋梁荷載》(JTJ001-97);
(3)《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JTJ025-86);
(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04);
(5)根據施工需求、現場場地、施工條件等資料。
3.2驗算方法
貝雷梁現澆支架結構受力驗算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civil2010進行計算,桿件單元主要按照梁單元分析,貝雷梁支撐架按桁架單元分析。根據箱梁總體施工方案,建立三跨現澆支架模型,通過施加荷載進行模擬計算。模型為三維立體,包含主橫梁、加強型貝雷梁、橫梁的各個構件,模型自行計入其桿件自重;滿堂支架及模板系統(tǒng)等未包含在模型中,但其重量通過增加箱梁混凝土重量系數的方式計入模型中。建模時,按Ⅰ22a橫梁間距計算荷載,并按線荷載布置在Ⅰ22a橫梁上。
3.3計算過程
3.3.1荷載組成
(1)箱梁自重
參考箱梁設計圖,建立單跨箱梁三維圖,得出單跨箱梁體積為207m3,與工程數量表計算值一致。其中由現澆支架承載部分需扣除墩頂長1.5m實心段重量(實心段截面積為18.8m2)。鋼筋混凝土容重按2.6t/m3計算。
支架承載的箱梁重量為:
G1=(207×3-(1.5×2+1×2)×18.8)×2.6=1 370 t。
建模時,箱梁荷載以其截面尺寸計算每延米的線荷載(橫向線荷載),其荷載形式如圖5所示。
圖5 箱梁荷載加載示意圖
(2)滿堂支架+模板系統(tǒng)荷載
箱梁內模板及底模模板系統(tǒng)自重取40 kg/m2。
滿堂架(鋼管+[8)線荷載:
P1=((1.8×21+6×12)×3.85+8×16.5)÷16.5=34 kg/m2;
則該項總重為:G2=(40+34)×18×16.5×3=65 934 kg=66 t。
(3)活載
由于施工面積大,施工人員、機具、材料及其它臨時荷載+振搗荷載按1 kN/m2計算。
則活載共:G3=100×18×16.5×3=89 100 kg=89 t。
(4)貝雷梁支架自重
貝雷梁支架自重G4軟件自行計算。
(5)荷載組合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均布荷載設計值=結構重要性系數×(恒載分項系數×恒載標準值+活載分項系數×活載標準值)。結構重要性系數取三級建筑:0.9,恒載分項系數為1.2,活載分項系數為1.4。
強度驗算荷載總數為:
G5=G1+G2+G3=1 370+66+89=1 525 t=1.11 G1。
剛度驗算荷載總數為:
G5=G1+G2=1 370+66=1 436 t=1.05 G1。
3.3.2主要材料及性能
除貝雷片材料為16 Mn鋼外,其他材料為A3鋼,根據《裝備式公路鋼橋多用途使用手冊》,限制荷載的臨時性支架結構,允許應力可提高1.3倍系數。
(1)A3鋼:允許彎應力145 MPa,允許軸應力140 MPa,允許剪應力85 MPa。
(2)16 Mn鋼:允許彎應力210 MPa,允許軸應力200 MPa,允許剪應力120 MPa。
3.4建立模型
貝雷梁現澆支架模型如圖6~7所示。
圖6 貝雷梁現澆支架模型圖
圖7 貝雷梁現澆支架模型加載圖
3.5驗算結果
3.5.1強度驗算結果
按1.11 G1的荷載進行驗算,結果為:
(1)彎應力情況
16 Mn鋼:最大組合應力為255 MPa<210×1.3=273 MPa,出現在Ⅰ63 a主橫梁上的貝雷片桿件上,滿足要求。
A3鋼:最大組合應力為180 MPa<145×1.3=188 MPa,出現在Ⅰ63 a主橫梁上,滿足要求。
(2)剪應力情況
16 Mn鋼:最大剪應力為155 MPa<120×1.3=156 MPa,滿足要求。
A3鋼:最大剪應力為61.4 MPa<85×1.3=110 MPa,滿足要求。
(3)軸應力情況
16 Mn鋼:最大軸應力為155 MPa<200×1.3=260 MPa,滿足要求。
A3鋼:最大軸應力為119 MPa<140×1.3=182 MPa,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最大反力為157.5 t,出現在2#墩位置,單個抱箍最大要承載311.3 t。
3.5.2剛度驗算結果
按1.05 G1的荷載進行驗算,撓度情況為:
最大撓度為35 mm<20 000/400=50 mm,滿足要求。
根據以上驗算結果,本貝雷梁現澆支架滿足規(guī)范及施工要求。
根據前述驗算結果,抱箍位置支點的最大反力為157.5 t,本部分以1.2倍的最大反力(即189 t)作為抱箍實體驗算的荷載,以157.5 t驗算抱箍螺栓受力。抱箍采用Q235鋼材加工,用8.8級M30高強螺栓。
4.1抱箍體受力驗算方法
抱箍體驗算用Midas fea非線性及細部分析軟件進行,抱箍法蘭螺桿的受力用手算方式驗算。
4.2驗算過程
首先建立抱箍實體模型并劃分網格,在抱箍牛腿上加載189 t豎向力,在抱箍法蘭上模擬固定約束。建立的模型如圖8所示。
圖8 抱箍實體受力驗算模型圖
(1)反力
根據軟件自動驗算結果,抱箍共加載的力為189.8 t,如圖9所示。
圖9 抱箍加載力截圖
(2)鋼材應力
鋼材的應力使用范梅塞斯應力,抱箍應力如圖10所示。
圖10 抱箍范梅塞斯應力圖
由圖可知,抱箍絕大部分應力均小于A3鋼材的屈服強度235 MPa,只有≤0.1%的小局域超過該值,這些小區(qū)域為應力集中的位置,可忽略不計。
(3)位移
抱箍受力時的位移如圖11所示。由圖可知,抱箍最大位移為1.03 mm,發(fā)生在抱箍牛腿位置,該位移不影響抱箍的使用。
圖11 抱箍位移示意圖
4.3抱箍螺栓受力驗算
4.3.1螺栓數目計算
抱箍體需承受的豎向壓力N′=1 575×2=3 150 kN。
抱箍所受的豎向壓力由8.8級M30的高強螺栓的抗剪力產生,查《路橋施工計算手冊》第426頁:
M30螺栓的允許承載力:
[NL]=Pμn/K
式中:P——高強螺栓的預拉力,取280 kN(《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2003》P69);
μ——摩擦系數,取0.35;
n——傳力接觸面數目,取1;
K——安全系數,取1.7。
則:[NL]=280×0.35×1/1.6=57.7 kN
螺栓數目m計算:
m=N′/[NL]=3 150/57.7=55個,取計算截面上的螺栓數目m=60個。
則每條高強螺栓提供的抗剪力:
P′=N′/m=3 150/60=52.5 kN<[NL]=57.7 kN
故60根螺栓能承擔所要求的荷載,60根螺栓每
邊法蘭布置30根,每邊豎向布置成2排。
4.3.2螺栓軸向受拉計算
混凝土與抱箍之間設一層3 mm橡膠,按橡膠與鋼之間的摩擦系數取μ=0.35計算,抱箍產生的壓力Pb=N/μ=3 150kN/0.35=9 000kN,由高強螺栓的拉力承擔。
則:N′=Pb=9 000 kN
抱箍的壓力由60條M30的高強螺栓的拉力產生。即每條螺栓拉力為:
N1=Pb/60=9 000 kN/60=164.7 kN<[P]=280 kN
軸向拉應力σ=N″/A=N′(1-0.4 m1/m)/A
式中:N′——軸心力;
m1——所有螺栓數目,取60個;
A——高強螺栓截面積,A=621 mm2。
σ=N″/A=Pb(1-0.4 m1/m)/A=164.7×103×(1-0.4×60/60)/621=212.2 MPa<[σ]=400MPa(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P19頁)
通過以上驗算,抱箍滿足規(guī)范及施工要求。抱箍承載荷載較大,其高強螺栓的緊固力尤其關鍵,建議使用滿足扭矩的電動扳手對螺栓進行對稱逐級緊固。
抱箍+貝雷梁支架在李子潭互通式立交的施工運用中,減少了施工周材設備投入、安全可靠且箱梁質量合格,施工方也節(jié)省了成本,可為同類型跨越河流、山溝的現澆橋梁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據。
[1]崔昌洪,韋健江.鋼管貝雷梁柱式支架在高墩大跨現澆箱梁施工中的運用[J].公路,2005(10):10-16.
[2]石治峰.抱箍+貝雷梁現澆箱梁支架施工技術及受力計算[J].山西交通科技,2011(3):37-39.
[3]黃紹金,劉陌生.裝配式公路鋼橋多用途使用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JTJ041-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S].
[5]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S].
Application of Hoop and Bailey Beam In-situ Stent in Lizitan Interchange Bridge
CHEN Bo-wen,LI Sheng
(Guangxi Changch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Ltd.,Nanning,Guangxi,530001)
With Lizitan Interchange project as the example,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hoop+bailey beam in-situ stent construction plan,and conducted the force computation analysis on this in-situ stent structure.
Hoop;Bailey beam;In-situ stent;Checking;Applications
U445.46
A
10.13282/j.cnki.wccst.2016.07.012
1673-4874(2016)07-0045-05
2016-06-09
陳博文(1985—),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
李勝(1974—),主要從事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管理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