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竹華,許敏菊,張汀榮,黃紅娣,徐愛萍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江蘇江陰214400
?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
朱竹華,許敏菊,張汀榮,黃紅娣,徐愛萍
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江蘇江陰214400
目的: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FC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FCC模式護理,記錄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和自我護理能力(ESCA)評分變化情況,并比較2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Karnofsky評分)。結(jié)果:護理后3、6個月,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ESCA評分和Karnofsky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FCC模式能改善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
乳腺癌;化療;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
近年來,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total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VAP)在腫瘤化療患者中逐步應用,效果優(yōu)于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徑路[1]。畢鐵強等[2]也證實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運用TIVAP較PICC留置時間長,并發(fā)癥少,對生活質(zhì)量影響小,而有關其護理干預措施仍在不斷完善中。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Family-Centered Care,F(xiàn)CC)模式是上世紀70年代由英國、美國率先提出并推廣應用,認為家庭在維護患者健康和權(quán)利方面責任重大,情感、社交和發(fā)展支持是臨床護理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在兒科應用廣泛[3-4]。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需要家庭成員的照顧與支持,本研究擬觀察FCC模式對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的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1臨床資料選擇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40例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均為女性、單側(cè)乳腺癌術后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年齡39~64歲,平均(51.54±13.75)歲;文化水平:小學4例,初中8例,高中4例,大學4例;置管徑路:右頸內(nèi)靜脈18例,左頸內(nèi)靜脈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0~65歲,平均(51.82±14.83)歲;文化水平:小學3例,初中9例,高中5例,大學3例;置管徑路:右頸內(nèi)靜脈16例,左頸內(nèi)靜脈4例。所有患者均在手術室由同一名麻醉主任醫(yī)師在局麻下經(jīng)頸內(nèi)靜脈置入單腔三向瓣膜式靜脈輸液港(美國巴德公司生產(chǎn)),術后無出血、感染、導管堵塞和拔管等并發(fā)癥。2組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TIVAP操作和維護方法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排除:1)凝血障礙者;2)血栓史者;3)植入部位皮膚感染者;4)患者和/或家屬拒絕行TIVAP或中途退出者。
1.3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即健康宣教、植入部位護理、心理護理、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F CC模式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3.1成立FCC小組護士長為組長,組員包括1名主診醫(yī)生、1名床位醫(yī)生、2名三級崗護士和1名責任護士,其中組長負責FCC知識培訓,包括尊重患者及家庭成員,強調(diào)患者、家庭成員間的協(xié)作與支持,樹立F CC模式理念,并對患者配偶、子女的文化水平、性格特征、家庭經(jīng)濟及對乳腺癌認知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家庭干預措施,并宏觀指導F CC模式的實施,主診醫(yī)生和床位醫(yī)生負責化療,組員在組長指導下實施F CC模式護理。
1.3.2分階段護理
1.3.2.1化療期間護理1)健康教育:1名床位醫(yī)生、1名三級崗護士和1名責任護士共同對患者及家庭成員進行健康教育,主要講解乳腺癌化療的機理、注意事項、不良反應、飲食指導和TIVAP等。每個療程第1天下午進行健康宣教,療程結(jié)束前1天評估患者及家庭成員對乳腺癌化療知識、TIVAP管理能力等,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糾正。2)TIVAP護理:1名三級崗護士和1名責任護士共同對患者及家庭成員講解TIVAP的目的、意義,指導患者及家庭成員對護理穿刺部位,注意觀察有無滲血、腫脹、滲液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術后采用小沙袋壓迫TIVAP穿刺點4~6小時,術后24小時避免外展動作,術后2天傷口換藥,3天后用無損傷針穿刺輸液,7~10天傷口拆線。輸液期間每周更換一次無損傷針,每次輸液結(jié)束先用20mL生理鹽水脈沖式?jīng)_管,再用3m L100 U/mL肝素生理鹽水正壓封管,拔除無損傷針后壓迫3~5分鐘,最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3)心理護理:小組成員應掌握扎實的乳腺癌化療、TIVAP護理、基礎護理、??谱o理、人文關懷等知識,通過展示嫻熟的業(yè)務技能舒緩患者及家庭成員的負性心理。針對患者心理特點,指導家庭成員給予親情、經(jīng)濟等方面支持,通過建立2~3個家庭小組,交流情感、心得,充分發(fā)揮家庭間的相互支持作用,改善不良心理。
1.3.2.2出院后護理1)建立家庭TIVAP護理手冊:內(nèi)容包括輸液港型號、置入時間、TIVAP維護注意事項、家庭護理要點、常見問題解決措施和每次化療時間等,并在手冊后附健康熱線電話。手冊一式兩份,小組保留一份,另一份交予患者家屬?;颊呙看位熀蛯Ч芫S護均帶上手冊,導管維護1次/月,責任護士負責記錄TIVAP使用情況。2)隨訪:制定隨訪時間表(出院后1周、2周和入院化療前1天)和隨訪內(nèi)容(手冊內(nèi)容、日?;顒?、飲食狀況等),隨訪對象包括患者及家庭成員,方式以電話隨訪為主,必要時(如患者情緒嚴重低落、化療依從性差、食欲低下等)責任護士進行家庭訪視。隨訪情況記錄在小組保管的家庭TIVAP護理手冊中,小組在患者下次入院化療期間集體評價F CC模式護理效果,加強護理質(zhì)量控制,完善護理干預措施。
1.4觀察指標記錄護理前、護理后3個月、護理后6個月2組患者的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和自我護理能力(ESCA)評分,比較2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變化。SAS、SDS均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相加獲得總分,再除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即為標準分,其中SAS≥50分為焦慮,SDS≥53分為抑郁[5]。ESCA量表共有4個維度(自我概念、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和健康知識水平),43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4級評分法,總分為0~172分,分數(shù)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6]。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量表共有11個條目,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高[7]。
1.5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 P 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自我護理能力護理前,2組患者ESCA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3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E S CA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前后ESCA總分比較(s)分
表1 2組護理前后ESCA總分比較(s)分
組別例數(shù)護理前護理后3個月護理后6個月觀察組20 107.05±10.98 126.65±11.47 138.15±12.22對照組20 109.95±14.69 118.65±10.36 129.35±11.89 t 0.707 2.314 2.307 P 0.484 0.026 0.027
2.2心理健康護理前,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3、6個月,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例數(shù)SAS評分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3個月護理后6個月護理前護理后3個月護理后6個月觀察組20 51.05±3.63 39.85±3.42 36.35±2.87 52.15±3.01 40.75±4.93 37.55±4.35對照組20 50.75±4.28 42.70±3.71 38.55±3.07 51.75±3.84 44.45±4.09 40.45±4.11 t 0.239 2.523 2.341 0.367 2.581 2.168 P 0.812 0.016 0.025 0.716 0.014 0.036
2.3生活質(zhì)量護理前,2組患者Karnofsk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3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Karnofsky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前后Karnofsky評分比較(s)分
表3 2組護理前后Karnofsky評分比較(s)分
組別例數(shù)護理前護理后3個月護理后6個月觀察組20 87.25±4.14 84.25±3.97 80.25±4.71對照組20 88.15±3.61 81.35±3.54 76.85±5.17 t 0.733 2.437 2.173 P 0.468 0.020 0.036
3.1 FCC模式實施的意義F CC模式是基于認識到家庭在促進和保持患者健康方面起到關鍵作用而建立的,目的是在健康管理團隊和家庭間建立一種合作共贏的關系[8],是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乳腺癌化療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在TIVAP管理、心理調(diào)整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需要醫(yī)務人員和家庭成員的照顧。常規(guī)護理模式雖然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應健康宣教,但仍不能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會等方面的需求[9],而F CC模式是以醫(yī)務人員與患者、家庭的互惠互利為基礎的護理程序,核心是尊重患者和家庭,重視患者、家庭成員間的合作,發(fā)揮家庭作為支持系統(tǒng)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實現(xiàn)護理的無縫銜接,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高效醫(yī)療服務。
3.2 FCC模式改善心理健康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后3個月、6個月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FCC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改善心理健康,與魯萍[11]研究結(jié)果相似。分析其原因:1)成立FCC小組,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護理服務理念,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2)FCC模式護理指導家庭成員參與患者的化療、護理和康復全過程,為患者提供強有力的親情支持,同時,家庭成員的參與有助于提高患者對病情、TIVAP的認知能力,協(xié)助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醫(yī)療心態(tài);3)家庭TIVAP護理手冊使出院后的護理措施更加具體、有針對性,護理人員的隨訪增強對家庭成員的指導能力,也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和關懷。
3.3 FCC模式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顯示,護理后3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ESCA總分和Karnofsky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F CC模式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自我護理能力在乳腺癌化療患者的居家護理中起重要作用,自我護理能力愈強,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亦越高[12]。FCC模式護理通過兩個階段(化療期間和出院后)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TIVAP的護理管理能力和化療間隙的自我照顧能力,而且,家庭成員在護理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提高了對患者的照顧能力,客觀上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下降,與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密切相關[13],TIVAP和化療均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F(xiàn)CC模式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生理不適,家庭成員的護理參與增強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故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與孫曉艷[14]研究結(jié)果一致。
3.4本研究局限性雖然對小組成員進行F CC模式護理知識的培訓,但認識仍存在一定偏差,認為患者家庭成員缺乏專業(yè)醫(yī)學知識,無法勝任相應的護理工作。此外,醫(yī)院醫(yī)療資源和護理人員緊張,無法給患者家庭成員提供寬松、自由的空間和定期的家庭隨訪,客觀上限制了護理人員家庭隨訪的時間。
綜上所述,F(xiàn)CC模式能有效改善TIVAP乳腺癌化療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趙潔.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與PICC導管在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4):126-127.
[2]畢鐵強,周軍,汪瑞,等.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與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乳腺癌患者化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4,8(2):25-28.
[3]Smith J,Swal low V,Coyne I.Involving parents in managing their Chi l d's Long-Term Condit ion-A concept synthesis of Family-Centered care and Par tnership-in-Care[J].J Pediat r Nurs,2015,30(1):143-159.
[4]張倩倩,劉曉丹,任靜,等.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在兒科的應用現(xiàn)狀[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4,28(12):4353-4355.
[5]姚樹橋,孫學禮.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93-94.
[6]張明,高偉,孫媛媛,等.腫瘤患者PICC帶管期間自我護理能力與心理一致感及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4,29(8):78-80.
[7]高聰穎,厲小小,陳員娥.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輸液港與PICC置管效果比較研究[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4,29(4): 10-13.
[8]DiGioia AM 3rd,F(xiàn)ann MN,Lou F,etal.Integrat ing patient and family-centered care with heal th pol icy: four proposed pol icy approaches[J].Qual Manag Heal th Care,2013,22(2):137-145.
[9]邱漢香,王冬燕,沈玉香,等.以家庭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模式對產(chǎn)房護理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3, 26(11):1265-1267.
[10]Gasparini R,Champagne M,Stephany A,etal.Policy to practice:increased family presence and the impact on pat ient and family-centered care adoption[J].J Nurs Adm,2015,45(1):28-34.
[11]魯萍.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病情及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2):131-133.
[12]虞萍,奚愛芬,徐玉蘭.自我護理在乳腺癌化療患者居家管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3,24(22):3425-3426.
[13]朱冬蘭.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11):1874-1875.
[14]孫曉艷.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老年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81-82.
FCC Applying to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Chem otherapy by TIVAP
ZHU Zhuhua,XUMinju,ZHANGDingrong,HUANGHongdi,XU Aiping
Oncology Departmentof Affiliated Jiangyin Hospital to Medical Schoo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Jiangyin 214400,China
Objective:To expore the effects of family-centered care(FCC)applying to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chemotherapy and total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Methods:Forty patientswere random ly separat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FCC.The changes of Karnofsky scales were com pared by recording SAS,SDS and ESCA.Results:In threeand sixmonthsafternursing,theobservation group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group in SASand SDS calesobviously(P<0.05),higherthan thecontrolgroup inESCA scalesand Karnofskyscales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FCC mode could improve psychological health,selfcare nurs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who accepted chemotherapy and TIVAP.
breastcancer;chemotherapy;FCCmode;TIVAP
R473.7
B
1004-6852(2016)03-0114-04
2015-02-07
朱竹華(1972—),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腫瘤疾病的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