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婷婷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重點就是識字,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摸索尋找出一些適合學生的,有趣的,高效的教學方法就是一種個人能力的挑戰(zhàn),特別是對于本身就具有極強規(guī)律性如形聲字這類漢字來講,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抓住規(guī)律以高效學習將決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質量。筆者認為,在形聲字的教學中,采用歸類識字教學法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本文將以理論加實例的方式來談談筆者本人對這一問題的認知,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的教師能夠一起來探討下形聲字的高效教學方式。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生 形聲字 歸類 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82-01
一、認知概念
低年級小學生最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識字,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一些漢字具有特殊的規(guī)律,其中就包括形聲字。教師要通過歸類識字法來開展形聲字的教學時,首先就要教會學生準確認知什么是形聲字。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形聲”就是將漢字一分為二,一半表音,一半表意。比如長春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樂園》中的“獅、貍、豬”,《比力氣》中的“城、帕”,二年級上冊《畫雞蛋》中的“幅、謎、迷、芬、達”等等,不難發(fā)現(xiàn),在可以稱作并歸類為形聲字的漢字中,有一些其形旁不能準確表示意思,有一些則是聲旁不能準確表示讀音,甚至連近似音也不準確,如“勝、唱、放”、“海、熊、輝”等,實際上,根據(jù)相關專家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現(xiàn)代漢字中,形聲字聲旁的有效表音率低于40%,這意味著剩下的大概60%的形聲字都是不夠準確的。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教會學生如何去判斷與界定一個漢字是否屬于形聲字,只要認知概念無誤,才不會給后續(xù)的學習產生混淆、誤區(qū)甚至是錯誤的困擾。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的,筆者會由淺至深,由常規(guī)(形旁與聲旁均能分別準確地表達與說明漢字的意思與發(fā)音)到特殊的(形旁與聲旁所表達的漢字意思與發(fā)音與實際情況稍有差距),將教材中的形聲字都羅列出來。實踐證明,這種比較羅列的方式有助于大大提高學生對于形聲字的認知程度。
二、找出聯(lián)系
在準確認知形聲字后,要想有效地運用歸類識字學習法,第二步就是要找出形聲字這類漢字的聯(lián)系。比如長春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中學生會學習到的形聲字就包括有荷、唱、奶、餅、晴、螞、蟻、清、沙、狗、楓、枝等等,筆者在教學時,會將它們進行分類,比如是基本字帶字識字,由學生之前學習過的,筆畫簡單且構字率較強的基本字作為構成形聲字的部件,從讀音上分,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完全一致的,比如“何——荷(荷花,一種多年生水生的草本花卉)”、“青——清(清水,一種物質形態(tài)與特征)”、“馬——螞(螞蟻,一種昆蟲)”;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在音調同音不同調的,比如“并——餅(餅干,一種食品)”、“青——晴(晴天,一種氣候特征,氣象表現(xiàn))”;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音調與音節(jié)相似,比如“少——沙(沙漠,一種地面形態(tài))”等等,實際上,筆者在第一階段——概念認知的教學時,就有解釋過形聲字的幾種不同類型,但進入到第二階段——找出聯(lián)系后,就是要細致地按照這些不同的聯(lián)系來歸類,在課堂上,筆者會以列表的方式將這些聯(lián)系一一呈現(xiàn)給學生,一目了然的效果也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什么是形聲字。
三、規(guī)律認知
經過第二階段的聯(lián)系締結后,學生基本上已經理解了形聲字,并且也有了歸類識字這個概念,接下來教師就要帶領學生進入第三個階段——規(guī)律認知。我們知道,低年級的小學生其思維模式是以感性思維為主,而規(guī)律認知會更側重于理性的判斷,教師需要平衡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知形聲字的規(guī)律時,可以更多地引入具體的實例。比如,“荷”,草字頭表意,筆者會跟學生介紹所荷花作為一種多年生水生的草本花卉,它開放時周圍也離不開草木,為此,筆者還會配上荷花圖來加強說明,這是從實際意義上去解析與記憶這個漢字。“清”,三點水表意,一般來講,水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它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純凈、無雜質、美好的生命源泉,“清”實際上又與“濁”相對,表示純凈透明的氣體、液體等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此類似的,其他兩種,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在音調同音不同調的形聲字以及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音調與音節(jié)相似的形聲字也可以通過這種規(guī)律抓取的方式來認知,這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從更深的層面去理解形聲字。
四、善于總結
不難發(fā)現(xiàn),筆者在通過識字教學法來教會學生學習識記形聲字時,是通過循序漸進、循循善誘、一步步引導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講方法、教規(guī)律,而是更多以帶著學生去“探險尋寶”的方式來進行,這個過程是分散的,零碎的,因此,在最后階段,教師就要陪同學生一起來對基于歸類識字法之下的形聲字學習進行總結。筆者其實在一開始就有意識地將形聲字分為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完全一致的、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在音調同音不同調的、以及聲旁讀音與漢字讀音音調與音節(jié)相似的這三種,每一種都通過舉例、延伸、解釋、抓取規(guī)律來開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學生在跟隨筆者學習的過程中,也是按照這種歸類方式一步步去認知,整個過程也是條分縷析的,因此最后的總結實際上是水到渠成的。筆者會提醒學生在總結時除了規(guī)律、方法、實例外,更多關注特殊的例子。當學生很好地完成整個流程的學習后,基本上就能夠較好地掌握形聲字。
五、小結
形聲字是一種識記規(guī)律較強的漢字,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叫形旁;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旁。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看到形旁,知道意思,因此可以較為容易的區(qū)分形近字。基于形聲字的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歸類識字的教學法,帶領學生通過“認知概念→找出聯(lián)系→規(guī)律認知→善于總結”這一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加強識字的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以有效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識字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 查珍妮. 讓識字寫字之花盛開在孩子心中——淺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2-10.
[2] 潘虹. 激發(fā)興趣 快樂識字——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