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影被票房綁架的時代,還有人會贊頌默默耕耘者嗎?
5月6日,著名導演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與《美國隊長3》同天上映,口碑很高,豆瓣評分8.4,然而首日排片量2%,遠低于后者的56%;上映7天,《百鳥朝鳳》票房也僅360萬,《美國隊長3》累計票房則突破8億,一中一西形成天壤之別。
5月12日晚8點,63歲的電影制片人方勵在微博開啟了視頻直播,力挺《百鳥朝鳳》。他含淚祈求影院增加排片:“能不能拿一個黃金場出來,證明你是有情懷的、愛電影的!只要你們?yōu)椤栋嬴B朝鳳》排片,我老方二話不說,立刻給你下跪!”言畢,頭發(fā)花白的他真的下跪了,還磕了兩個頭,觀者無不動容。
《百鳥朝鳳》取材于中國老一代民俗文化,圍繞焦三爺和游天鳴這兩代嗩吶匠人,講述了嗩吶民俗的傳承和沒落,表現(xiàn)了吳天明導演對于傳統(tǒng)民俗的堅守和價值失落后的思考。影片早于2014年完成,吳天明導演離世后,因電影商業(yè)色彩太弱,沒有發(fā)行方敢接手而被擱置。方勵并不是該電影的制片人,但他為影片的上映,不但自掏腰包義務宣傳,更是天天加班加點。
下跪事件迅速發(fā)酵,有人表示“震撼”,有人表示“反感”。有影評人質疑,換做是吳天明導演,他會同意這么做嗎?在《百鳥朝鳳》中,有一場“嗩吶不如西洋樂隊受歡迎”的戲,吳天明通過主角的態(tài)度表明了自己對藝術的看法:藝術是曲高和寡的,有知音最好,如果沒有,那也不必勉強。方勵也坦承,“吳老肯定不會這樣做。”“我很敬佩吳天明,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自由堅持。做志愿者就是義工,我就是民工頭,我是給吳老、給《百鳥朝鳳》抬轎子的。為了這樣的電影付出我覺得值得?!睂τ谄渌曇簦絼畈辉诤?,“人的一生總要有一次驕傲,有一次任性吧?”
受方勵“一跪”的刺激,院線人士紛紛表態(tài)愿意增加場次。徐崢、韓寒、陳柏霖等人也在微博發(fā)聲,不少網友由此關注到這部原本聲響不大的藝術電影。
其實,《百鳥朝鳳》的票房慘淡并非特例,2006年,奪得威尼斯金獅獎的《三峽好人》國內票房不到100萬元;2007年,從柏林捧回金熊獎的《圖雅的婚事》,也僅有200萬元的票房進賬。市場小,發(fā)行商、院線不支持,這類優(yōu)秀國產文藝、類型片,在面對好萊塢大片的撞擊時,難免折戟沉沙。二者相對的尷尬,如同影片中嗩吶與西洋樂器的對峙,亦如張藝謀在吳天明的追思會上所言:“中國電影是被票房綁架的時代?!比A南師范大學教授滕威說:“一部美漫片子五分之一的全球票房是中國大陸貢獻的,國內最好導演的作品卻以如此辛酸卑微的方式乞求市場。我不認同跪求的方式,但現(xiàn)在的產業(yè)環(huán)境急需反思?!?/p>
媒體評點:“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眳翘烀鲗а萁栌山谷隣斦f出這樣一句話,多少有些悲愴。文化、電影市場的風向逐年向物質偏斜,吳老卻依舊飽含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覺,憋足最后一口氣完成了《百鳥朝鳳》。電影結尾焦三爺的堅定轉身似要與時代抗衡,引人遐想。愿意再聽嗩吶者寥寥,愿意為探索為深思做電影者寥寥。人人爭做大娛樂家,還有人會贊頌默默耕耘者嗎?(張毅,《中國產經新聞報》)
◎話題拓展:被票房綁架的時代;文化與商業(y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物質與精神;情懷;理想;堅守;反思……
(資料來源:網易、《北京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