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東
【內容摘要】傳統(tǒng)初中思想品德學習方式往往是機械記憶,學習過程枯燥乏味,沒有體現思維的作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主要應用在記憶、思考、學習三方面的思維模式,切合初中思品教學要求,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本文從實際出發(fā),淺析思維導圖的具體內涵,根據運用原則,從多方面討論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思維導圖 內涵及原則 運用策略
初中思品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單一,強調背誦記憶,學生學習僅僅是出于考試目的,沒有體現以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為培養(yǎng)目的的“素質教育”,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思維導圖具有發(fā)散性與激趣性,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發(fā)現思品學習樂趣。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樹枝圖、靈感觸發(fā)圖等,是一種利用圖像進行思考的輔助工具,能幫助學生從知識點繁多的思品課程中找到關聯點,構建完整知識網絡體系,幫助記憶與理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原則
1.重視心理因素
思維導圖對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新事物,其中必然有一個接受過程。在教學初期應讓學生認識到思維導圖對學習的幫助,不斷暗示學生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形成對思維導圖的初步信任。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受知識結構、思維定勢等因素影響,在畫思維導圖時難免出現關鍵詞錯誤、隸屬關系顛倒等問題,教師要耐心指導,給予糾正與鼓勵,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2.學生是教學主體
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認識到知識之間緊密的內在聯系,優(yōu)化知識結構,形成完整知識網絡,從原有知識中得到新的感悟。這種感悟是教師無法傳授,因此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將課堂交由學生,以引導者的身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各項思維能力,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各項錯誤,促進學生發(fā)展。
3.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由于成長環(huán)境、男女差異等多方面因素,學生思維存在較大差異,教師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教學態(tài)度上對待優(yōu)秀生與學困生要一視同仁,在教學中要花更多精力幫助學困生進行轉化。在教學中既要抓住學生認知上的共通點,又要根據學生個性化需求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二、思維導圖的運用
1.在新課中運用
思維導圖在新課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課前預習、筆記與課堂探究。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把握新課知識點,了解教學重點,明確學習目標。預習時繪制的思維導圖往往是不完善的,學生通過記錄教師授課核心內容,完善思維導圖,通過對關鍵詞的理解記憶歸納課堂重點,起到筆記作用。課堂探究即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大膽猜想,細心求證,實現知識結構的深化。
2.在復習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對學生復習幫助巨大,它改變了傳統(tǒng)復習方式,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體系,深化記憶。例如,在復習《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一章節(jié)時,學生以“中國”為中央關鍵詞,以“國情”、“國策與發(fā)展戰(zhàn)略”、“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為次級關鍵詞,繪制思維導圖,盡可能地回憶更多知識點、關鍵詞,再查看書本或筆記,進一步補充完善,細化思維導圖,將整章節(jié)知識點包含其中。在復習時,學生先自主回憶知識點,根據核心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再通過核對筆記,進行完善補充,最后根據自身理解完善關鍵詞之間的聯系與知識要點。繪制、完善過程即是復習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間的理解,通過記憶關鍵詞代替記憶完整知識點,達到高效復習目的。
3.在做題時運用
思維導圖對解題同樣有幫助,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理清考點,通過關鍵詞回憶完整知識網絡,達到解題目的。在選擇題中學生往往出現選項不確定情況,這時學生可以劃出題干,以題干為中央關鍵詞畫出思維導圖,對照選項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答案。在解答論述題時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筆,學生同樣可以通過劃出題干,明確考點與命題思路,以考點為中央關鍵詞畫出思維導圖,根據命題思路找到答題方向,根據答題方向豐滿次級關鍵詞,闡述次級關鍵詞與中央關鍵詞的內在聯系,深化表述。運用思維導圖解題有助于學生排除題目干擾,直觀呈現考點與答題方向,準確快速進行解題。
結語
思維導圖的本質是通過圖案、色彩、線條、文字等多種因素刺激學生大腦,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記憶效果,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將思維導圖引入初中思品教學中有利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老師教的輕松,讓學生學的輕松。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的應用必將更加廣泛,教師要利用好這一教學工具,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教學目的,揚長避短,更好地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志生. 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效率——以粵教2014年版九年級“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為例[J]. 福建教育:德育,2015(17).
[2] 趙廣興.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作用[J]. 時代教育,2014(14).
[3] 陳杏梅. 圖形與文字牽手知識與思維聯動——思想品德課運用思維導圖舉隅[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26).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