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法
一直以來,英語教學存在班級人數(shù)多、時間緊、教材新、任務重等問題,從而難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參與實踐活動,使教學難以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而小組合作,是解決這一瓶頸的方法之一。在合作交流中,學生在傾聽、感知、探索、體驗中充分發(fā)揮主體性、能動性,從而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和提升。為達到一致目的進行合作交流,課堂氛圍必然活躍,交流也會熱烈,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一、合理組建小組,促進學習效果
首先,小組成員合理搭配,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都要有所考慮。進行分組時,應盡可能地合理資源,使成員之間相互影響、溝通交流、取長補短、一起進步。各小組間應盡可能均衡,不要有明顯的差異,這樣才有利于開展公平的競爭。其次,進行組內(nèi)分工時,我一般以每四人為一組,他們有明確的分工,如記錄員、資料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中的記錄工作等,這樣小組成員都清楚自己的分工,才能有序進行,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發(fā)揮教師作用,促進學生思維
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應起到引導組織學生學習的角色。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是合作學習主要目的。與此同時,也應該注意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拋磚引玉是教師在這活動中一種形象的說法。
教師在活動中應注意及時反饋評價。當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在小組的任務出現(xiàn)卡頓時,教師應及時勒住馬韁,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和可行性的指導;對小組的任務還不能重點把握時,教師要給予小范圍的提示;當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必須檢驗他們是否是真正順利完成了任務,如實,則可發(fā)揚助人為樂的精神。
同時還應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互為啟迪,優(yōu)勢互補,解決個體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獨立學習無疑是合作學習的基礎。所以,我們應善于指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在參與討論、進行探究時,學生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而獨立思考具有唯一性、獨創(chuàng)性,是無法由他人替代的。只有當思考到達相應的程度時,進行討論才有可能達到一觸即發(fā)、豁然開朗的效果。同時,還應指引學生進行針鋒相對的觀點碰撞。所以,在組織學生討論、進行探索前,應留有相應的時間,使學生進行充分的獨立學習思考。
小組合作之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得到學生所反饋的信息,按照其有效信息有的放矢。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有“海納百川”的情懷,不氣不餒,作積極的啟迪指引,促使學生的思維在發(fā)散中產(chǎn)生高度的碰撞火花。
三、選擇恰當內(nèi)容,提高課堂實效
其實,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一種教學現(xiàn)象:有的看似全員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實際上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好學生的天下,學困生“袖手旁觀”,沒有真正達到“合作”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如,老師一說“Practice in pairs”“Work ingroups”,學生就馬上圍坐好,都表演生動活潑的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霎時間,教室里霧騰騰地熱鬧一場,看起來好像每位學生都在拼盡全身力氣積極參與,每個小組出色地完成任務。可是,你如果低下頭去傾聽、睜大眼睛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都是優(yōu)等生,討論積極,氣氛熱烈;許多學生基礎較弱,恰如南郭先生在濫竽充數(shù),甚至乘機亂說話;怎么會變成這樣?其實,這是因為老師未能對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作有效性的合理性的設置。
同時,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可“因教材施教”。如,教材中對話部分,給學生提供完美的運用英語的場景,很好地幫助學生綜合運用語言。因此,教師應指引學生熟悉相關的句型,聯(lián)系運用新、舊語言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角色表演。如我常要求學生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如此學生演得非常投入。每個人在組內(nèi)都發(fā)揮作用,對角色的表演特別到位,對語言知識的輸出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
因此,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應該進行精心的設計和選擇,并非所有的活動都必須進行合作,合作學習不是唯一的一種模式,非他不可,還可以選用其他的學習模式。在為學生討論提供所需的內(nèi)容時,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有所選擇,從而把那些極富有思考性、開放性、有趣性、能充分發(fā)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內(nèi)容進行精心組織設計,使學生進行有效合作,進而實現(xiàn)學習模式的多樣化,真正提高課堂實效。
四、有效評價引導,促進學習反思
在評價中,有的教師對小組合作的成果常常只進行“Good”、“Welldone”等簡單的程式化的評價,而未能進一步提升其有效性。如,我曾參與的一節(jié)學習關于天氣的教研課中,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Whichseasondoyoulikebest Why 課堂氛圍熱烈效果還不錯??墒?,沒幾分鐘,教師一聲Stop令下后,面對學生的回答甚至是某些精彩的語言,教師只是給予一個微笑,一個點頭而已,隨之活動結束。發(fā)言的學生平靜坐下,心如止水,面無表情。
無可置疑,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于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我常常鼓勵小組對其成員進行積極、中肯的評價,這是促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手段。在小組評價中,由小組長牽頭,對自己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反思評價。
由于教學經(jīng)驗及環(huán)境的差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必然有所不同,不過,只要我們肯努力探索、不斷研究、精于總結,就能夠使之不單單是一種學習形式,而是使之成為每位教師的教學特色中的一部分,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就將更深入、更好地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