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楠
美國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法案,既迎合了民眾對于知情權的要求,也保護了轉基因產業(yè)的相關利益方。
美國邁出了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的腳步。7月29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簽署了一項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的法案(GMO Labeling Bill)。
根據該法案,食品生產商必須對產品中的轉基因成分進行標注,并可以自主選擇標識形式。目前,可供選擇的標識形式有網址、電話號碼、二維碼,以及符合美國農業(yè)部標準的符號或文字。
美國農業(yè)部將有兩年時間制定和完善具體的標識方案,并制定需要進行標識的轉基因成分含量標準。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對《財經》記者分析,“美國的具體標識方案要等兩年后才能知道,目前來看,歐盟對轉基因食品采取定量標識,閾值定為0.9%,日本的轉基因食品標識閾值是5%,都不是基于科學理由。我國采取定性標識的方式,理論上更嚴,但實際也只能是標識初級產品。各個國家標識的方式并不統(tǒng)一,也表明標識實際上與安全性無關,事實上所有的標識都是一種權衡和折中,最終只有一個標準是一樣的,即轉基因食品只要通過政府批準上市了,它一定是安全的?!?/p>
這項聯邦法案的簽署,意味著各州關于轉基因食品標識的法案被廢除。如2014年,佛蒙特州通過了轉基因強制標識法案,成為美國首個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的州。
各州相繼推出的法規(guī),事實上帶來了潛在的麻煩——一旦相鄰兩個州的相關標準不同,跨州銷售的商品可能在越過州際線的一刻從合法變成違法。
在此背景下,美國參議院農業(yè)委員會成員、主席帕特·羅伯茨,以及資深民主黨人、參議院農業(yè)委員會高級成員黛比·施塔貝諾合力推動了此次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法案。
姜韜分析,該法案通過,公眾乍看似乎以為是不是轉基因食品不安全,實際其安全性沒有任何變化。這是多種力量長期博弈的結果,統(tǒng)一標識能避免因各州相關立法或規(guī)定不統(tǒng)一,而給整個國家的糧食銷售、國內貿易等造成混亂。
施塔貝諾將該法案的簽署視為“體現了生物技術安全的科學共識,又保證消費者對食品的知情權,同時防止各州各行其是?!币恍┺r業(yè)利益相關者也表達支持,認為“這比其他選擇更好”。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研究員王晨光對《財經》記者分析,“統(tǒng)一標準可從聯邦法的角度禁止各州制定轉基因強制標準;對食品生產商而言,在標識轉基因食品時有了多種選擇,并且對小企業(yè)更有利,它可以只留一個供消費者查詢相關信息的電話號碼,實際生活中,美國民眾很少有人會真的撥打這樣的號碼?!?/p>
然而,支持標識的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法案令人迷惑、被誤導,且無法執(zhí)行,它無助于消費者知道自己吃了什么?!?/p>
美國國會議員阿德里安·史密斯評論,強制標識的法案損害了低收入人群的權益,增加了食物不必要的成本。他更支持2015年眾議院通過的自愿標識法案,認為“應當由市場決定什么應該被標識,避免食品價格上漲”。
強制標識勢必帶來一系列成本問題。姜韜分析,“一旦標識,就必須把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從生產、儲存、運輸過程進行分隔,否則可能引起訴訟,而這方面的成本非常高。”同時,在國際貿易中,各國標識標準不一,也將影響各國的食品進出口情況。
2014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標識并未影響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與否的風險感知;但面對貼有“非轉基因”標識和未貼該標識的蘋果時,人們愿意為前者多付38.6%(即0.81美元);面對貼“轉基因”標識和未貼該標識的蘋果,人們愿意為后者多付94.2%(即1.98美元)。研究人員分析,“轉基因”標簽會更多引發(fā)消費者的負面聯想,而“非轉基因”標簽則會引起正面聯想,于是消費者會愿意花更多的錢去回避引發(fā)負面聯想的商品。
不過,該法案也傳達了一種“寬松”的訊號。它規(guī)定標識的前提是“必須含有使用重組DNA技術的轉基因材料”,即要對直接使用轉基因材料的食品進行標識。比如,用轉基因大豆為原料的食用油,這屬于直接使用,需要標注;有些食品制作過程中使用了多種原料,其中包括了轉基因大豆油,這屬于間接使用,無需標識。
此外,王晨光分析,“該法案目前尚未配套規(guī)定不遵守標識法的相關處罰措施,從這些方面看,它對于含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食品加工業(yè)來說是寬松有利。該法案是一次‘聰明的決策,既迎合了民眾對于知情權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轉基因產業(yè)的相關利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