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慧華 趙歡君 謝念超
摘要:本研究基于嘉興地區(qū)736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側重兼職報酬,對大學生廉價兼職狀況進行分析,探究其影響因素,尋找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兼職報酬 廉價
近年來,市場經濟迅速發(fā)展,其中大學生作為一部分重要的社會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然而用人單位并沒有給這些大學生應有的勞動報酬。大學生廉價兼職就是指大學生在不脫離學業(yè)的情況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付出有償勞動而獲取低于當地非全日制最低工資標準的報酬的行為。2007年3月28日,廣州新快報的“麥當勞肯德基涉嫌違規(guī)用工”系列報道曝光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在用工方面涉嫌違反中國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工資水平遠遠低于政府規(guī)定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2012年,有媒體曝光富士康的兼職大學生每周工作60小時;2013年北京市的最低小時工資己經調整到15.2元,但是北京市多家肯德基店只付給大學生11塊錢左右的工資。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國家強制性的最低標準無處著力,用人單位常常以節(jié)約人力成本為雇傭目的,將兼職費用標準一降再降,而我國現行民事法律規(guī)范對勞務報酬最低標準的不設限,無疑也助長了這種風氣,使兼職大學生真正淪為“廉價勞動力”。
一、大學生廉價兼職基本狀況
1.大學生兼職調查樣本情況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嘉興地區(qū)五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共發(fā)出問卷800份,其中有效問卷數為736份。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男生占46.66%,女生占53.34%。此外,調查中大二學生占總人數的42.71%,大一、大三、大四分別是29.82%、21.84%、5.63%。問卷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通過從社會、學校、自身等方面設定問題,以準確的了解大學生廉價兼職的現象。
2.大學生兼職報酬情況分析
(1)大學生兼職報酬水平普遍偏低。如表1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兼職報酬水平處于6-10元/小時的占總樣本的41.65%,6元/小時以下的占18.94%,而18元/小時及以上的僅占4.71%,根據統(tǒng)計學的相關知識計算可得:勞動報酬的平均值`x=9.8元/小時,樣本標準差Sx=4.39。由此可見,低于當地非全日制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的比重占60.59%,這說明大學生兼職報酬水平普遍偏低,用人單位為了降低有關成本,并沒有給予大學生應有的勞動報酬。
(2)大學生兼職勞動時間較長。根據調查數據統(tǒng)計顯示,有58.72%的大學生平均每日的兼職時間在4-8小時,有14.96%的大學生平均每日的兼職時間在8小時及以上,只有26.32%的大學生平均每日工作的時間低于4小時,可見,大學生兼職的時間已經遠遠超出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平均每日工作不超過四小時的規(guī)定,其以較長的勞動時間獲取一定勞動報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勞動兼職報酬,從而造成廉價兼職。
二、大學生廉價兼職影響因素分析
1.法律的保障程度影響廉價兼職
盡管《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準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但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兼職報酬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低于當地非全日制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的比重占60.59%,大學生兼職的時間已經遠遠超出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平均每日工作不超過四小時的規(guī)定。此外,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約有39.34%的大學生偶爾會遇到拖欠工資;而3.88%的大學生所經歷的兼職工作經常有拖欠工資的情況??梢姺傻谋U铣潭绕停绊懘髮W生兼職報酬權益。
2.大學生兼職類型影響廉價兼職
通過對大學生兼職類型的調查與分析,發(fā)現其中有50.69%的大學生從事促銷,發(fā)傳單這樣的兼職類型,有16.62%的大學生從事家教,僅有1.96%的大學生從事有關技術類的兼職類型。說明大學生從事工作內容簡單的兼職類型比較多,而對于從事那些需要一定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工作較少,從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兼職的內容與形式的種類不多,較為單一化。
另一方面,將大學生所從事兼職的類型與其獲取相應勞動報酬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發(fā)現獲取勞動報酬為6元每小時以下時,大學生從事的兼職類型中,從事促銷員、派單員的占51.39%,從事餐飲服務的占20.83%,而從事家教、技術類的分別僅占5.56%,4.17%;獲取勞動報酬為6元每小時到10元每小時之間中,從事促銷員、派單員的占52.28%,從事餐飲服務的占28.43%,而從事家教、技術類的分別僅占4.06%,0.51%。發(fā)現工作內容與形式越簡單,其所獲取的勞動報酬越低,所以大學生兼職的內容影響其所獲取的勞動報酬,兼職類型單一化是影響廉價兼職的因素之一。
三、結論
1.大學生勞動報酬權益的法律保障程度偏低
在我國的勞動法中,并沒有明確針對大學生兼職報酬的相關條文規(guī)定,對這一特殊群體缺少相關法律保護,可見法律的保障程度偏低。盡管有關法律中建立非全日制用工最低小時工資標準,但執(zhí)行難度大,形同虛設。另一方面,還出現用人單位這種忽視工作類別、工作內容給予大學生同等的勞動報酬的行為,正是規(guī)避政府制定的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的約束,這是對大學生兼職報酬權益的嚴重侵害。
2.大學生兼職類型單一化
從調查結果得知大學生從事的兼職工作主要是一些知識、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工作類別,比較單一化。原因一是兼職信息不暢通,兼職信息獲取的來源有限,使得專業(yè)知識豐富、專業(yè)技能強的大學生無法找到知識、技術含量較高的兼職;二是大學生自身能力欠缺,使得可供選擇的兼職工作類別不多。
四、建議
1.從社會層面增強法律保障程度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障大學生勞動報酬權益。政府借鑒外國法對大學生兼職的保護,專門適用于兼職大學生的勞動群體,將大學生兼職行為歸入勞動法的范疇,在勞動時間、勞動報酬等方面進行保障。
(2)健全法律監(jiān)督體系。健全法律監(jiān)督體系,將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落實到實處,讓在校大學生的兼職報酬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不讓用人單位有機可乘,從而進一步規(guī)范兼職市場。
2.從學校層面改善大學生兼職類型
(1)從內部增設勤工助學崗位。學校應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從內部開發(fā)更多的,特別是開發(fā)和學生專業(yè)相關的崗位,激發(fā)學生專業(yè)學習應用的積極性。
(2)從外部拓展兼職渠道。學校應積極地應加強校企聯合,開發(fā)校外勤工儉學崗位,利用企業(yè)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優(yōu)勢,深化合作,探索聯合培養(yǎng)的新模式,盡量滿足學生對勤工助學崗位數量和質量兩方面的需求,有助于解決大學生兼職工作單一化。
3.從自身層面健全各方面素質
(1)應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加強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這樣既有助于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與違法行為作斗爭,又有助于規(guī)范用人單位的不正當的行為,從而起到進一步改善兼職市場的作用。
(2)改變盲目兼職模式,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強自身擁有的專業(yè)知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整合各項可供利用的資源,從而使自我獲得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當代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適用于多種形式的用工要求,有助于改善兼職工作類別的單一化。
五、總結
大學生廉價兼職是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產生的一個具有綜合性、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大學生想要最終擺脫這樣的廉價兼職狀況還是要依靠政府,由其健全對大學生兼職的社會保障,完善監(jiān)督體系;還是要依靠學校,加強與兼職報酬有關的教育內容,增設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崗位;還是要依靠學生自身,大學生可以通過加強自身素養(yǎng)和技能參與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腦力兼職,獲取合理的兼職報酬,也更能體現新時代大學生的質量。通過三方的共同努力使得大學生的兼職報酬更加的合理化,兼職市場更加規(guī)范化,做到真正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李靜思,王巍.從非全日制用工角度看大學生兼職[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09(12):46-49
[2]黃燕嵐,殷菌,馬芳璐.大學生兼職的勞動關系認定[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11):17
[3]林娟.勞動法視角看大學生兼職“工資”[J].政法學刊,2013(4):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