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剛 孟凡會
摘要:當前我國正積極倡導和引領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文以好人正能量傳播為切入點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準則的實現途徑,從國家治理、社會發(fā)展和個人遵循方面分析了好人正能量傳播研究的意義,分別從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社會共建和紙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等方面提出我國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的構建與形成策略。
關鍵詞:好人 正能量 媒體 構建 形成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此發(fā)表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提出了“三個倡導”,從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取向和準則。公民價值準則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基礎與保證,持續(xù)秉承我國傳統(tǒng)的好人價值向度,在言行上進行正面宣傳和引導,通過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的宣傳引領,將好人的正能量輻射和傳播效果發(fā)揮至極致,形成全社會共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良好氛圍。
一、我國好人正能量傳播研究的意義
好人在這里指品行好的人、先進的人;而正能量指在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驅使下,反映民族精神、正確審美觀和主流意識,具有積極意義的精神產品總和。好人身處普通崗位卻以先進事跡感染周圍人群,其正能量的傳播更具沖擊效應,有助于激發(fā)群體內部的道德感染力和向心力,正確的傳播和輻射對社會進步和良好價值觀的形成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1.國家治理的要求
公民價值準則既是個人基本的道德標準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國家治理層面宣傳愛國、敬業(yè)等傳統(tǒng)美德,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正能量是當務之急,好人正能量傳播作為有形的抓手和方法,已經多次被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及。如習總書記強調要“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道德模范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旗幟,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苯衲甑?月19日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引導社會情緒。
2.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當前社會上的一些負面事件的被無限放大,嚴重影響的人們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彭宇事件”等社會負面新聞,深深刺疼了公眾的神經,關于“扶不扶”的爭議和討論成為沉重的社會話題。這些負面的小概率事件的無限放大,極大地破壞了社會和諧,沖擊著人們的道德底線。這些現象的發(fā)生與我們的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滯后于社會發(fā)展關系密切,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社會進步需要正能量的持續(xù)沖擊和引領,尤其在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陣痛和轉型時期,好人正能量的宣傳和引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個人遵循的要求
在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格局影響下,金錢至上的價值理念沖擊著人們道德底線。利己主義思想盛行,信任危機滋長,社會缺乏普遍的價值認同,功利化思想影響社會普遍價值規(guī)范的形成,負能量在個體之間持續(xù)傳播和發(fā)酵。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動物,都具有向善、向上的情感動機和進取心理,好人事件具有善的本質和美的內容,容易在個體心中產生積極正面的情感刺激,使受眾著感受到情感激勵和熏陶從而引發(fā)效仿,個體通過對贊許的人格形象和行為進行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模仿,使個體的精神和品質受到激勵、感染而趨于同化。通過好人正能量傳播使個體在效仿中提升人的價值和尊嚴,從而產生仰慕和激勵,是轉變個人道德遵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二、我國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的構建策略
好人正能量的輻射和傳播,是社會核心價值觀形成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需要建立完整的傳播體系,構建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全社會共筑的良好氛圍,并持續(xù)作用方能達到預期效果。
1.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
政府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倡導和引領者,要充分認識到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構建的重要意義,利用政府優(yōu)勢和特點,積極推動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的構建,通過各級宣傳部門和文明委(辦)大張旗鼓地樹立榜樣、宣傳典型,通過開展身邊好人典型的主題宣傳和學習活動來教育人、感召人和引導人,逐步形成明確的行為導向和價值取向。好人典型作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道德建設的利器,充分挖掘其蘊含的樸素的價值觀。動用政府職能把握正確輿論方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環(huán)境,加強組織實施和統(tǒng)籌協調,利用體制力量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感召群眾、引領風尚。
2.強調學校主體功能
學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和踐行的重要基地,加強好人正能量教育是將實體事件轉化為心理認同的最好時機和場所。將好人正能量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和領域,落實到教學、管理、實踐和校園文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推動其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融入到課題研究、教師培養(yǎng)、社會實踐、課程體系和教學活動中,嵌入到報刊、標語、廣播和活動設施中,使學生耳濡目染感受其震撼和激勵,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有利于增強事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培育良好道德準則的信仰者和力行者,有利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和良好道德準則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對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3.形成社會共筑氛圍
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的構建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huán)境。堅持全社會參與,把好人正能量傳播與各領域管理結合起來,各級組織和團體都能制定實施方案,完善工作措施,重視、鼓勵和支持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好人正能量傳播事業(yè)中來。發(fā)揮各級組織的引領和帶頭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各界人士的主觀能動性和宣傳積極性,依托社區(qū)、企業(yè)等基層單位,實現全覆蓋,將好人正能量傳播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和人們自覺行動,形成人人參與、社會共筑的生動景象和良好氛圍。
三、我國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的形成策略
促進好人正能量傳播體系的形成應該是一項有計劃、有目標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通過必要的途徑和方法將好人正能量折射的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個體的自律意識和自覺行為,最終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yǎng)和價值理念,形成全社會關注好人、尊敬好人、踐行好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1.持續(xù)鞏固紙媒體的重要地位
紙媒體作為近百年來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載體,一直被習慣性的使用,雖然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受到新媒體的影響,但其具有的公信力、采訪權、專業(yè)性和權威性等核心優(yōu)勢依然高于其它媒體,地位不可替代。其提供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傳播內容的持久性和迭代性,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持續(xù)性和政策的影響力作用下,紙媒體仍具有非常廣泛和重要的影響力和宣傳力。報紙、雜志、讀本、教材等紙媒體在發(fā)揮好人正能量傳播中地位重要、影響廣泛,其作用應該得到持續(xù)的鞏固和加強,一些創(chuàng)新性做法也應該加以推廣。
2.注重加強新媒體的信息推送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50.3%;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6.20億,手機上網人群占比90.1%,電腦和手機網民數量已超過13億。以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具有強大的信息覆蓋能力和快速傳播能力,利用新媒體宣傳和推送好人正能量信息,使好人事跡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充分利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開通的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二維碼、QQ 群等工具,建立正能量宣傳平臺,定期推送好人事跡和信息,形成公益集群效應。
3.正確引導自媒體的傳播導向
正確引導社會個體和基層單元自媒體傳播導向,以群眾個體和基層單位為中心向其朋友圈和生活圈傳播好人事跡,以身邊人打動身邊人,群體間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形成良好氛圍,調動群眾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宣傳積極性,搭建廣泛平臺,把傳承和弘揚好人事跡融入生活,形成常態(tài),組織好人進機關、學校和社區(qū),讓群眾體會身邊的感動,傳播好人善舉,引發(fā)道德自覺,倡導修身養(yǎng)性,弘揚價值取向,使好人事跡產生“滾雪球”效應,最終覆蓋全社會。
總之,好人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其傳播體系的構建與形成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需要,是推動國家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全社會應該大力倡導和弘揚好人正能量教育,其傳播體系的構建與形成是早日實現中華民族遠大理想,實現“中國夢”的必要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820.htm,[2013-12-23]/[2016-2-28]
[2]賈產峰.出版物價值選擇根向度:正能量傳播及其正外部效益分析[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3(4):31-33
[3]金光磊.中國好人文化研究[D].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14
[4]新華網.習近平: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2013-8-20]/[2016-2-28]
[5]人民日報記者.習近平: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為實現中國夢凝聚有力道德支撐[N].人民日報,2013-9-27(1)
[6]新華網.習近平:從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30/c_1110944180.htm,[2014-5-30]/[2016-2-28]
[7]人民網.習近平: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220/c1024-28136187.html[2016-2-20]/[2016-2-28]
[8]邵龍寶.中國社會的信仰問題及其實質[J].江漢論壇,2015(4):52-56
[9]朱金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榜樣引領與政府推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0):176-178
[10]楊靜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的路徑探討[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綜合版),2015(10下):221-223
[11]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1-2
[12]陳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兼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J].探索,2013(2):171-173
作者簡介:謝剛,1980—,男,安徽滁州,講師。孟凡會,1980—,男,安徽阜陽,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