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平
(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江蘇常熟 215500)
?
地方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現狀及啟示*
——以常熟理工學院為例
吳建平
(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江蘇常熟215500)
移動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大學圖書館;信息利用
文章分析了常熟理工學院移動圖書館服務實踐的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培養(yǎng)核心讀者和打造品牌服務等推動移動圖書館服務的對策。
移動圖書館作為數字圖書館轉型模式已從理論逐步過渡到實踐,讀者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圖書館,這對高校圖書館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目前,高校開展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主要有自行研究開發(fā)服務平臺和購買數據商開發(fā)的通用平臺兩種方式。目前,推出移動圖書館平臺的主要是超星公司、書生之家、江蘇匯文公司,其移動圖書館已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高?!J炖砉W院在2014年5月通過引進超星移動圖書館服務平臺(版本6.2.4)的方式,開始為全校師生讀者提供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
超星移動圖書館是北京超星公司2011年推出的移動服務平臺,通過手機、iPad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以WAP和應用APP為展現形式,為用戶提供信息檢索和閱讀數字信息資源的移動服務。目前其服務主要有五個方面:其一,與OPAC系統(tǒng)的集成,實現紙質館藏的移動檢索與自助服務。其二,與數字圖書館門戶集成,實現電子資源的一站式檢索與全文移動閱讀。其三,與全國共享云服務體系集成,實現館外資源聯合檢索與文獻傳遞服務。其四,信息公告服務。其五,信息咨詢交流互動服務。
本次研究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常熟理工學院的師生。統(tǒng)計的原始數據來源于超星公司的售后服務,時間范圍為2014年6月1日—2015年5月31日,用于分析移動圖書館服務一年來的情況。
2.1移動終端安裝數量
讀者通過移動圖書館開通服務的告示進入相關網站,在自己的手機、iPad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上下載安裝移動圖書館的客戶端,再通過自己的借書證號就可登錄到本校的移動圖書館服務界面,開始利用相關的各項信息服務。通過表1數據可知,一年來移動終端安裝數量最高的月份有300人次,最低的月份僅有36人次,合計有2,033人次。以全校這一時段師生人數折合約17,300人測算,一年來安裝了移動終端的人數比例大概為11.75%。
表1 常熟理工學院移動終端安裝數量
2.2讀者移動終端登錄次數
移動圖書館開通后,讀者無論在館內館外,還是在校內校外,只要有無線網絡,就可全天候地登錄移動圖書館,利用各項移動信息服務。有些讀者經常會不通過電腦,而是通過手機登錄移動圖書館來查看自己的借書情況,或者閱讀電子圖書等,每天會反復登錄多次。通過表2數據可知除暑假7—8月兩個時間段以外,每月讀者登錄移動圖書館的次數都在1萬次以上,全年合計19萬次以上。平均每月每個終端登錄次數從2014年6月份的215.8次逐月下降到最低92次,平均每月每個讀者的終端登錄近100次。這個數據遠高于平均每月每個讀者進入實體圖書館的次數。
表2 常熟理工學院移動終端登錄次數
2.3核心讀者構成情況
讀者登錄移動圖書館的數據以借書證號為賬戶名存貯。超星公司目前只提供每月訪問移動圖書館的次數排名前50位的讀者記錄。筆者暫稱這些每月前50名讀者為使用移動圖書館的“核心讀者”,選取一年來每月訪問量的前50名共600人次作為“核心讀者”樣本群來分析其基本構成情況(見表3)。根據其登錄的借書證號,分析讀者的身份、所在的學院和年級。從表3的數據分析,經常使用移動圖書館的287名讀者中,包括教職工和各年級的學生,其中學生人數240人,所占比例達到83.6%。大學生通常走在信息時代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對移動信息服務的需求也要強于其他群體, 所以說大學生是移動圖書館服務的主要對象。
表3 常熟理工學院移動圖書館的“核心讀者”人員分布情況
“核心讀者”中大一、大二的人數超過大三、大四的人數,這和低年級學生比較關注圖書館的服務新舉措,且容易接受新事物有關。
2.4移動圖書館各類型文獻傳遞量
讀者訪問移動圖書館可以檢索館藏信息、自助借閱查詢、借閱服務、最新資訊瀏覽,還可以搜索和閱讀數字信息資源,閱覽電子圖書、期刊報紙。閱覽電子全文的情況,移動圖書館中以文獻傳遞的形式進行統(tǒng)計。表4是每月各類型全文傳遞情況的統(tǒng)計。閱讀電子圖書的數量全年為8,067種,略高于報紙與論文,平均每月為672.25種。
表4 常熟理工學院移動圖書館各類型文獻傳遞量
3.1讀者使用移動圖書館的頻次不同
同許多問卷調查讀者回答每月進館次數時有“每天進館和很少進館”的情形一樣,登錄移動圖書館也存在著部分讀者每天多次登錄,而有些讀者則是偶爾登錄,有些讀者甚至沒有安裝移動圖書館的客戶端從不登錄的幾種情形,結果差異很大。研究這些很少使用或尚未開始使用移動圖書館的讀者,然后去改變這種現象,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綜合分析這種現象,影響因素大致有三個方面,即宣傳不夠導致讀者不清楚有移動圖書館服務、讀者沒有明顯的使用移動圖書館的需求、讀者受網速或手機等硬件設備不理想而制約了對移動圖書館的訪問或持續(xù)訪問。
3.2讀者使用移動圖書館的需求不同
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讀者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使用移動圖書館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大致可以歸納為查詢館藏信息、查詢個人借閱信息和檢索利用電子資源三個方面。
3.3讀者對移動圖書館的發(fā)展期望不同
移動圖書館在開通初期作為新生事物能夠吸引讀者的關注。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熟悉后,讀者會有不同的要求與更多的期望。如:希望移動圖書館的宣傳活動能夠豐富多樣,經常吸引人;登錄驗證方式簡潔、訪問速度快;界面設計簡潔直觀、系統(tǒng)穩(wěn)定、鏈接準確、資源下載便捷;館藏查詢的搜索頁面能夠突破簡單檢索,功能齊全;能夠搜索利用的資源豐富,圖書館已購買的數字資源、視頻、數據庫在移動圖書館中均能便捷利用。
4.1推進管理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圖書館管理機制
搞好圖書館的服務工作,關鍵要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規(guī)范職能責任。首先,要明確崗位職責與考核要求。當前圖書館的服務正在由以“資源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傳統(tǒng)的圖書館職能部門或機構劃分也有所改變。如: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在調整改革前的機構是由流通閱覽部、資源建設部、信息咨詢部等部門組成,改革后變成了讀者服務部(三個,文科、理科和工科)、資源建設部等部門。其次,要明確資源引進流程與開展服務的要求。包括引進資源或服務之前要進行的前期調研工作;引進之后,各部門負責向讀者進行宣傳推廣工作;運行一段時間后,如何進行評價,并指導下一步要開展的工作。完善移動圖書館的服務體系,讓后期質量跟蹤與質量評估得到有力的保證。
4.2加強宣傳與推廣,提高讀者使用率
企業(yè)關注的是投入與產出的經濟效益,圖書館同樣重視圖書借閱率和數字資源的使用效率。通過表1的統(tǒng)計數據可知,移動圖書館開通服務一年來安裝客戶端的讀者人數僅占全校讀者人數的一成左右。因此,必須采取多種形式與途徑開展全方位的宣傳與推廣。首先,圖書館對于移動圖書館的宣傳與揭示的文字說明應該更加清晰與詳細,向讀者開展專項培訓。在圖書館門戶網站上設置“移動圖書館”的鏈接位置應該更加醒目,鏈接方式應更多樣化,可以考慮有文字說明鏈接、圖片鏈接、漂移窗口以及二維碼掃描方式等;在讀者經過且能夠看到的地方設置圖書館資源與信息的宣傳欄、宣傳板塊等形式;在圖書館的官方微博、微信、讀者聯系QQ群等媒介中進行宣傳。其次,要采取激勵與獎勵的辦法,開展一些點擊下載有獎、使用頻次排行榜等,吸引讀者關注并參與體驗。
4.3加強組織實施,注重核心讀者的培養(yǎng)
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通過在學生讀者中評選“閱讀之星”“優(yōu)秀讀者”“閱讀達人”等活動,樹標兵、立榜樣,能夠“以點帶面”式地激勵更多的學生去愛書愛閱讀。在移動圖書館的推廣活動中,通過組織核心讀者的閱讀、寫作、交流等互動活動,宣傳移動閱讀和移動圖書館的種種便利,吸引學生讀者來關注移動圖書館,使更多的讀者養(yǎng)成移動閱讀的習慣。如:筆者所在的圖書館與宣傳部、學生處、團委共同在校園閱讀推廣方面組織的寒假讀書征文、學生閱讀經典、大學生全員閱讀、共讀一本書等品牌活動,活躍了校園閱讀的氛圍,也推動了移動閱讀和移動圖書館的利用。
4.4加強資源組織與開發(fā),打造服務品牌,創(chuàng)建有本校特色的移動圖書館服務
讀者是移動服務的最終使用者和檢驗者,讀者的需求是圖書館開展移動信息服務的前提和依據。在開展移動圖書館服務之前,需要了解本校的實際需求,分析本館的技術開發(fā)能力,從而確立適合自己的開發(fā)模式,改變通用型的面孔和設計風格。
移動圖書館最主要的特色和優(yōu)勢是信息檢索和碎片化的休閑閱讀。圖書館服務要有品牌意識,服務特色化有助于形成服務品牌。圖書館一方面可以融合本校的辦學特色,增加學科講座、優(yōu)勢學科、精品課程、名師課程視頻等;另一方面可以結合當前全民閱讀、校園閱讀的推廣活動,打造一個全新的閱讀推廣平臺,營造書香校園的氛圍,通過移動圖書館真正實現數字圖書館的信息服務。
[1]胡振華,蔡新.移動圖書信息服務系統(tǒng)[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4):18-20.
[2]朱俊卿.從移動圖書館的興起看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J].現代情報,2011(11):138-141.
[3]常艷.大數據時代我國移動圖書館建設問題分析[J].情報探索,2014(7):117-120.
[4]孫金娟,江南.基于讀者調研的高校移動閱讀服務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8):57-62.
[5]陳群,李桂琴.建設以用戶為中心的大學圖書館服務系統(tǒng)[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4(3):80-81.
[6]李愈華.移動閱讀與移動圖書館建設[J].圖書館研究,2015(1):19-22.
[7][8]李玉紅.國內“211”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發(fā)展狀況[J].現代情報,2014(3):78-82.
[9]柯平.當代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趨勢[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8(2):1-7.
(編校:馬懷云)
2016-02-06
吳建平(1973—),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G250.76
A
1003-1588(2016)03-0010-03
* 本文系常熟理工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應用科技大學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QT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