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羅紅霞 圖/本刊記者 向燕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呂青:以愛之名,渲染生命的色彩
文/本刊記者 羅紅霞 圖/本刊記者 向燕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物語錄:“生活就像一塊白玻璃,但當你注入了激情、智慧,以及對生活的熱愛,那么這塊白玻璃就會很快變成琉璃,生活也就隨之變得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辣媽”不僅成為身材性感火辣的準媽媽或媽媽的代名詞,也是準媽媽或媽媽性格潑辣豪爽、個性獨特的象征。電視劇《辣媽正傳》淋漓盡致致地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媽媽們的美麗、時尚與大氣。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媽媽們,她們愛時尚、愛生活,并以其獨特的氣質(zhì)和魅力釋放著新一代女性的美麗之花。
南方女子多柔情,而重慶女孩大多美麗、豪爽、堅韌。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呂青骨子里自然浸透著重慶女性的堅韌、自信與豪邁。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瀑布般的棕色披肩長發(fā),這是呂青給人留下的美好直觀感受。言談間,她的豁達與開朗也總能讓人觸碰到一種陽光積極的味道。不經(jīng)一番自我介紹,很難想象出她已經(jīng)是一位七歲雙胞胎的媽媽。這位年輕的媽媽不僅蘊藏著博大的母愛,更燃燒著一顆不平凡的愛心。呂青的故事算不上出奇,但她卻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彰顯著別樣的感動。
如果問世界上什么人最偉大?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固定的答案:那就是母親。母愛就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燃燒著激情,同時點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
“學(xué)會寬容,懂得感恩”,這是呂青在微信簽名中寫下的一句話,同時也是她開啟孩子教育的一把“金鑰匙”。生活中,呂青不僅是個懂得感恩的人,還教會孩子們許多做人的法則。
說起教育,在呂青看來,孩子的好習(xí)慣、好品行、好個性要盡早培養(yǎng)?,F(xiàn)在有許多家長在幼兒教育上把學(xué)習(xí)算術(shù)、背誦唐詩等智力開發(fā)放在第一位,呂青卻不同。她非常重視孩子身心健康、行為規(guī)范、自信自立的早期培養(yǎng),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傾注了她對孩子們無限的愛。
呂青常常把對孩子無限的愛埋藏在心底,既不是在物質(zhì)上盡量滿足,也不是在生活上無限豐富,而是從身邊的小事抓起,給孩子的心靈播撒自信心、善心和頑強的種子。
在物質(zhì)生活上,呂青自稱并非是個“慷慨”的媽媽,相反卻顯得有些“吝嗇”。雖然家里生活條件優(yōu)越,但在呂青看來,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精神卻很有必要。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一有愛心活動,呂青總會帶著兩個孩子去參加,身體力行為孩子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教會他們社會生存的法則。在物質(zhì)上的節(jié)約,塑造的卻是她對孩子精神教育上的不吝嗇。
呂青對孩子“放養(yǎng)式”的教育也曾引起了他人的質(zhì)疑:“這么小的孩子,該不該把他帶到社會上增長見識,接受社會的熏染?”面對他人的質(zhì)疑,呂青絲毫沒有打消這種對孩子“開放式”教育的念頭?!昂芏嗉议L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受了苦,但孩子們所有在自己眼皮下所受的苦都不叫苦?!眳吻嗾f道,談起兩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她臉上也總是寫滿了幸福的色彩。
生命的意義在于什么?或許有人會選擇貪圖安逸,有人選擇默默付出。在呂青的小家里,是照亮孩子們前程的火焰,在社會這個“大家”中,她像一支熾熱的火把,照亮著社會溫暖前行。
愛心猶如一捧潺潺泉水,滋潤著每個干枯的心田。2011年,呂青加入華巖文化基金會,當看到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因貧困吃不飽,穿不暖,難以擺脫棄學(xué)的命運時,善心的涌動觸動著呂青決定為貧困山區(qū)孩子做些什么。當義工、志愿者,義捐義賣等一系列愛心活動,幾年來,呂青所做的愛心捐助從沒間斷。她就像一臺上了發(fā)條的機器,越來越停不下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像是“上了癮”一樣,無從割舍,也停不下來。雖然付出的過程充滿了艱辛,但呂青從未言半點苦與累字,相比為貧困地區(qū)的孩子送去的點滴溫暖,在她看來,這些艱難困苦都是值得的,也都賦予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2016年1月12日,受重慶華巖寺方丈、重慶市華巖文教基金會理事長道堅法師委托,呂青和重慶市華巖文教基金會工作人員和義工,千里迢迢為廣西巴馬鎮(zhèn)貧困學(xué)生發(fā)放助學(xué)款。歷經(jīng)2天,行程1千多公里,拖著疲憊的身軀最終抵達了廣西巴馬鎮(zhèn)。當看到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冬天穿著涼鞋,凍得瑟瑟發(fā)抖依然刻苦學(xué)習(xí)的一幕幕場景時,巨大的楚酸如同一根鋒利的芒刺,刺中了她的心,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她資助這些貧困孩子的決心。“是承諾,是責任,或許還有信仰”,呂青淺淺回答,道出了埋藏在心中奉獻愛心的“秘密”。
2016年1月,在北川獻愛心活動中,那天恰逢天下大雨,磅礴的雨水很快浸濕了崎嶇的山路,沿著泥濘的山路,呂青不時擺出各種逗趣的動作,為大家?guī)g樂的同時,也為兩個孩子樹立起堅強、樂觀的榜樣。經(jīng)過八個多小時的路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盡管雨水打濕了鞋子,腳上磨起了水泡,但在呂青眼里,所有的艱辛付出,都值得。在獻愛心的過程中,雖然也曾遭到了許多人的不理解與質(zhì)疑,但呂青還是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真摯的付出換來內(nèi)心的滿足。
“如果不帶上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無論去哪兒旅行,心都留在原地。但是如果缺乏一顆善于捕捉美的心靈,旅行回來,會更顯空虛,很慶幸,我有?!边@是呂青對于旅行的感悟,同時也是她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不喜歡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縛、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有力佐證。
生活中,呂青用一顆擁抱美好事物的心靈和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捕捉與涉獵著生活中的美好。在朋友眼里,她勤奮、踏實而充滿善心,在追求美好與新鮮事物上,呂青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愛折騰”的人。愛旅行、愛運動、愛攝影、愛寫作,不僅是她對自身興趣愛好所傾注的標簽,同時也是她對美好事物所賦予的感悟。
對于繁重的家庭事務(wù),大多數(shù)全職媽媽可能會選擇抱怨,但呂青并沒有,她希望每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不愿虛度時光。于是,一路走來,她用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和激情去闡述生命價值的真諦。在呂青大部分時間軸里,除了去參加各種獻愛心活動外,她還為積極組織各種有意義的團隊活動而“忙活”。
2015年1月,呂青自發(fā)組織“水晶會晚會”,這場由民間自發(fā)組織的春晚很快引起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作為水晶春晚的總導(dǎo)演,從籌備到晚會演出,期間都花費了她無數(shù)的心血與汗水。然而,在呂青心中,讓孩子充分展現(xiàn)自己,為大家分享快樂的過程卻是喜悅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呂青計劃著到貧困山區(qū)支教,為山里的孩子帶去更多精神上的關(guān)愛。她說,為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帶去精神上的財富遠比物質(zhì)財富來得更有意義。同時她希望著,能夠通過自身行動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獻愛心活動中來。
愛心編織快樂生活,激情點燃精彩人生。呂青用愛心與奉獻播撒著善良的種子,通過點滴小事默默奉獻著無私的愛心,讓生活充滿了別樣的精彩與感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旅程中,她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