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強玲 零東智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 柳州 545005)
?
廣西人口老齡化狀況
宋強玲零東智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柳州545005)
〔關鍵詞〕廣西;老齡化;家庭養(yǎng)老
廣西作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在1996年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屬于較早跨入老齡化的省份〔1〕。本文擬揭示廣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狀況。
1廣西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廣西65歲以上(含65歲)人口2009年占全區(qū)總人口的9.4%,高出全國0.9%,在西部排名第2位,全國排名第11位〔1〕。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廣西全區(qū)60歲以上(含60歲)人口603.68萬人,占全區(qū)總人口比例的13.10%,其中65歲以上(含65歲)人口425.32萬人,占全區(qū)總人口比例的9.24%〔2〕。與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較,60歲以上(含60歲)人口占全區(qū)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43%,其中65歲以上(含65歲)人口占全區(qū)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了2.12%〔2〕。至2011年末,廣西全區(qū)65歲以上(含65歲)人口總數為456萬,占全區(qū)總人口的9.84%,比上年末上升0.59%。見表1。
表1 廣西老年人口及占總人口的比重(萬人)
人口年齡結構是衡量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截至 2012年,廣西全區(qū) 0~14歲為 1 028 萬人,占總人口的21.36%;15~64歲為 3 198萬人,占總人口的68.30%;65 歲及以上為456萬人,占總人口的9.74%。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廣西人口生育率的下降, 0~14 歲少年兒童在全區(qū)總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65歲以上(含65歲)人群在全區(qū)總人口中的比重則逐步上升。相對于1990年第四次〔5〕全國人口普查而言,0~14 歲人口在全區(qū)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12.02%,65歲以上(含65歲)人群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則上升了4.312%。見表2。
表2 廣西主要年份人口年齡構成(%)
2廣西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2.1老年人口數量多,增長速度快廣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匯總資料〔2〕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為425.32萬,占總人口的9.24%,比1990年第四次〔5〕、2000年第五次〔3〕人口普查時分別增加了4.312%和2.12%。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廣西老年人口數量規(guī)模增大的同時,老年人口的比重也迅速上升,且上升速度呈加大趨勢。
2.2低齡老年人口比重較高從廣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2〕來看,60~69歲人口為318.950 4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 52.84%;7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284.673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7.16%。可見,廣西老年人口的年齡結構特點是低年齡的老年人口較多、比重較高 。
2.3貧困地區(qū)老年人聚居廣西是壯族人口聚居的地區(qū),少數民族人口最多,也是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民族自治區(qū)。大多數老年人生活在老、少、邊、窮地區(qū),那里基本屬于貧困山區(qū),經濟較為落后,條件十分艱苦。據統(tǒng)計,有235萬的老年人口生活在49個國定和自治區(qū)定的貧困縣〔6〕。
2.4未富先老廣西經濟發(fā)展還較為落后,養(yǎng)老的一系列政策都還沒有完善,但卻已經進入老齡社會,是未富先老的一個典型〔6〕。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fā)展與當前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較為落后形成鮮明反差。
2.5空巢化、高齡化明顯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廣西的空巢老人數量不斷增加,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近150萬人〔6〕。此外,廣西的高齡老年人口較多,約占廣西老年人口的17%,有106.82萬80歲以上老年人口〔6〕。
3廣西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狀況
3.1生活幸福,收入來源穩(wěn)定這部分老人能夠自己照料自己,而且喜歡參與社會活動,擁有較好娛樂和學習環(huán)境。在老年人群體中所占比重約為2%~3%,有的是退休干部和工人,有的經商或是農村中比較有經濟頭腦的精英,他們有較為固定的收入且不用再負擔子女晚輩的生活(包括教育)費用。
3.2生活穩(wěn)定,但條件不大如意這部分老人自身的生活費基本有著落,但有的要負擔子女的一些結婚或教育等費用,有的婆媳關系緊張導致精神上不愉快,還有不同年代的人之間的思想觀念的沖突和矛盾,此外,兒女或子孫在外惹禍帶來的種種麻煩引起心情抑郁等等。這一類型的老人數量較多,約占老年人口的80%。
3.3城市低保人員和農村的五保戶這些老年人物質生活貧困,基本依靠政府的社會保障,他們生活上能夠自我照料。同時,他們精神生活貧乏,只想安穩(wěn)渡過這一生,沒有什么精神寄托。這種類型的老年人主要分為3種:①生活在農村有子女,同住但是不與子女一起吃的,自己另起爐灶,油鹽柴米等基本的生活用品由子女提供;②生活在城鎮(zhèn),但不和子女吃住在一起的;③無子女的〔7〕。
3.4養(yǎng)老院中的老人有兩種情況:①生活在政府出資辦的敬老院中的農村五保戶〔7〕。所有的費用支出基本靠財政撥款,按經費的額度來安排日常吃穿醫(yī)用。這部分老人生活能自理的一般各自為炊。如果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后,敬老院會聘請臨時工照看護理。這類老人生活清苦,但是大家在一起可以聊天交流,生活有一定的樂趣和歸屬感。②帶商業(yè)服務性質的養(yǎng)老院中生活的老人。養(yǎng)老院收費標準不同,條件區(qū)別也較大。進這類養(yǎng)老院的老人共同特點是子女們抽不出時間照料或不愿照料,寧愿出錢送托,在本地工作的子女會間隔性到養(yǎng)老院探望。“不能自由外出”是養(yǎng)老院的管理規(guī)章,所以不到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地步,大部分老人是不愿意進養(yǎng)老院接受有償服務的。以柳州市為例,柳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9.51萬人,占13.17%,其中65歲及以上34.10萬人,占9.07%〔8〕。據統(tǒng)計,全市15家民辦養(yǎng)老機構,目前共入住老年人約3 000人,還不到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1%,但從目前的發(fā)展態(tài)勢看,這類養(yǎng)老院不僅會越來越多,而且會越辦越好。
4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4.1加重家庭養(yǎng)老負擔廣西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給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帶來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促進東部地區(qū)的經濟增長,但是因為子女外出打工不在身邊給廣西造成大量空巢老人。以南寧市為例,至 2010年底,南寧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14.87萬,占總人口的16.23%,其中市區(qū)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42.11萬〔9〕。大量老年人口給子女帶來經濟贍養(yǎng)方面的沉重負擔,不僅如此,在就醫(yī)方面及日常生活照顧和精神撫慰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4.2產生大量家庭老年戶按照傳統(tǒng)習慣及受經濟條件的影響,以前很多子女婚后仍然與父母同住。隨著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子女結婚后有了自己的住房,再加上兩代人生活習慣、價值觀念、興趣愛好的不同而選擇分開居住,這樣就產生大量的老年住戶,其中蘊涵著生活照料困難、情感慰藉短缺、醫(yī)療保健不便等困難。
4.3亟需增加養(yǎng)老設施當前,南寧市6個城區(qū)中只有兩個城區(qū)建有兩所國辦的養(yǎng)老機構,根本無法滿足需求,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tài)。而南寧市也只有1所國辦養(yǎng)老福利機構,即市福利院。南寧市目前的民辦養(yǎng)老機構共有2 277個床位,有31家民辦養(yǎng)老機構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9〕。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區(qū)60歲及以上人口近604萬人,即使不考慮老年人口繼續(xù)增長和現有養(yǎng)老床位折舊淘汰問題,到2015年廣西地區(qū)養(yǎng)老床位缺口達到12.85萬多張,是存量的2.4倍多〔10〕。此外,由于資金籌措困難,民辦養(yǎng)老機構發(fā)展緩慢,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設施簡陋的現狀。
4.4加重廣西“未富先老”的狀況廣西屬中等收入地區(q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尚處于較低水平的情況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超越經濟發(fā)展程度。由于異地養(yǎng)老保險轉移手續(xù)落實較難,很多外出務工人員最終返鄉(xiāng)養(yǎng)老,廣西社會養(yǎng)老保障負擔加重。尤其是在一些邊遠山區(qū),由于自然條件惡劣,很難享受到發(fā)展現代農業(yè)、以工哺農的優(yōu)惠政策,人口老齡化將導致這些地區(qū)進一步落后。根據國際經驗,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guī)缀醵际前l(fā)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一般在5 000~10 000美元。國內經濟發(fā)展較快的上海市〔11〕2011年人均GDP已經達到12 784美元,當地政府從1990年開始對全市70歲以上老人在公共設施、公共交通、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實行一系列尊老服務,解決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生活照料、精神安慰和生病就醫(yī)等問題〔12〕。
4.5社會保障程度低,農村老人就醫(yī)難廣西城鎮(zhèn)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從2011年開始啟動,覆蓋面達60%,至2012年實現全覆蓋。全區(qū)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從2010年開始啟動,至2011年覆蓋面達60%,至2012年實現全覆蓋〔10〕。但是,廣西還存在“未保先虧”現象,在我國仍未建立形成覆蓋大部分人的社保體系前,廣西的社會保障基金就已經出現虧空。據廣西人社廳資料顯示,2007~2009年,廣西全區(qū)當期(年)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征繳總額從82.41億元增加到128.26億元,基金支出總額從86.85億元增加到147.38億元,當期基金缺口從4.44億元增加到19.12億元,3年之間基金缺口翻了兩番多,與山東、浙江等發(fā)達省份的社?;鸫罅坑喑术r明對比〔1〕。農村集體養(yǎng)老保障水平和覆蓋率很低,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所以,對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這樣特殊的社會人群來說,解決老有所醫(yī)比解決老有所養(yǎng)的問題更為艱難。農村的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較少,也缺乏能治療老年病的??漆t(yī)生,到縣城或城市看病,路途遙遠,昂貴的醫(yī)療費用更使他們望而卻步,因為生活在邊遠貧困地區(qū)的農民微薄的收入僅能維持生活的溫飽,無法承擔老人看病的昂貴支出。 可見,人口老齡化給廣西的經濟、社會、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是嚴峻的,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正視人口老齡化,加強超前研究,采取合理有效的對策措施,實現健康老齡化。
5參考文獻
1謝建偉.廣西面臨人口老齡化嚴峻挑戰(zhàn)〔EB/OL〕.http://gx.people.com.cn/GB/179464/13585535.html,2010-12-27.
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統(tǒng)計局.廣西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http://www.gxtj.gov.cn/tjsj/tjgb/qqgb/201208/t20120822_19801.html,2011-7-1.
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統(tǒng)計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http://news.sina.com.cn/c/224146.html,2001-4-5.
4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統(tǒng)計局. 2009~201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http://www.gxtj.gov.cn/tjsj/tjgb/201212/t20121210_25529.html,2012-3-23.
5謝之雄.廣西年鑒〔M〕.廣西:廣西年鑒社,1991:514.
6楊鄭寶.廣西60歲及以上人口約635萬建五級養(yǎng)老服務體系〔EB/OL〕.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30322/newgx514c6bb7-7212243.shtml,2013-3-22.
7蔣少云.論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以廣西貴港市為例〔J〕.桂海論叢,2009;25(5):110-3.
8閆友明.柳州力爭實現居家養(yǎng)老服務全覆蓋讓老人安度晚年〔EB/OL〕.http://help.3g.163.com/12/0615/10/841KFJSS00964JEG.html,2012-6-15.
9蘇志付,伍志剛.廣西人口老齡化總體形勢依然嚴峻該如何應對挑戰(zhàn)〔EB/OL〕.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0630/newgx4e0bd2e3-3910241.shtml,2011-6-30.
10關海芳.廣西老齡化比率高出全國10%養(yǎng)老困局該如何破解〔EB/OL〕.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1214/newgx4ee7d45c-4444564.shtml,2011-12-14.
11毛麗君,劉歆.2011年上海人均GDP達12784美元全國最高〔EB/OL〕.http://sh.eastday.com/qtmt/20120120/u1a956312.html,2012-1-20.
12央吉,韋宇紅.廣西高齡人口特征、問題與對策研究〔J〕.人口研究,2003;27(3):39-46.
〔2015-05-04修回〕
(編輯王一涵)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項目(No.SK13YB125)
通訊作者:零東智(1977-),男,副教授,主要從事政治學、社會保障研究。
〔中圖分類號〕C9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3-3323-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3.112
第一作者:宋強玲(1979-),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政治學、社會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