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松福
用大愛托起希望,讓文化擦亮心靈
——蔡里口中心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紀實
文/李松福
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何家洞鎮(zhèn)蔡里口中心小學,處在兩省三縣的交界的大山深處,現(xiàn)有教師17人,其中特崗教師11人。在校生中,貧困生、留守兒童、寄宿生占90%以上,是一所典型的邊遠貧困山區(qū)寄宿制小學。
近幾年學校推行“文化治?!保訌娦@文化建設,每個老師用“家庭”式的大愛托起了大山深處的希望,讓校園文化擦亮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心靈,使學校從一個破爛不堪、教學設施滯后、生源外流、師資奇缺的“爛攤子”變成了教師隊伍穩(wěn)定、學生到校就想學的樂園,并入圍湖南省“身邊的好學?!?。
蔡里口小學有兩類特殊人,一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特崗教師,他們遠離鬧市和家鄉(xiāng),來到邊遠的、有“永州西部”之稱的蔡里口小學;二是沒走出過大山且母愛缺失的留守兒童。學校探索出這兩種特殊人群所需的共同點,那就是都需要一個有愛、有溫暖的“家”。因此,學校推出了“學校即家”的家庭式管理模式來推行校園文化建設,讓教師、學生在學校就有回到家的感覺。
學校確立了“民主、和諧、求真、創(chuàng)新”的校風,“敬業(yè)、愛生、善教、進取”的師風?!懊裰鳌背蔀樾@的人文氛圍,實行決策民主、管理民主,讓大家在寬松、美好的氛圍中完成對真、善、美的追求。校長熱切關心老師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將網絡從山外拉進來,建立“教工之家”;開展書畫、寫作、音體等文體性的工會活動和爬山等戶外活動;老師“愛生如子”,在教育過程中給予學生無窮的愛,以愛心來喚起孩子的求知欲。學校同事之間、師生之間、教師和家長之間人際關系和諧,學生德、智、意、行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營造出和諧的校園生態(tài)環(huán)境。
這種“民主、和諧”和愛的氛圍讓全校師生體會到了家的溫馨。從而為教師“敬業(yè)、愛生、善教、進取”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也在教師愛心的感召下,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好的學風打下了基礎。
2010年,通過一個特崗教師的牽線,學校有幸聯(lián)系到湖南科技學院,并與學院結成對口扶助單位。2011年元旦,兩校在蔡里口中心小學舉行了以“關注成長,放飛夢想”為主題的聯(lián)誼活動,湖南科技學院向學校和學生捐資捐物,并設立了“湖南科技學院音樂系德育實踐基地”。這些行動不僅送來了物質幫助,更給予了留守兒童精神食糧。
學校隨之將“關注成長,放飛夢想”確定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提升“家庭”式文化理念的內涵。此后學校每年都與湖南科技學院圍繞這個主題聯(lián)合舉行“大手牽小手,愛心伴著走”的文藝和義教活動,讓留守兒童與大學生面對面交流、聯(lián)歡,使山里的留守兒童走出封閉的陰影,樹立了自信心,提高孩子們的能力和素質,為學校要走素質教育發(fā)展之路和課堂教學改革之路提供了必要條件,更為學校的活動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蔡里口小學是邊遠山區(qū)一所微型小學,既沒有城鎮(zhèn)學校寬敞的地面搞文化長廊,也沒有大學校那樣雄厚的資金進行大量的采購和廣告制作,更請不起專業(yè)教師對學生進行排練。學校結合實際,因校制宜,制訂出具有蔡里口特點的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努力改善校園育人和文化環(huán)境。
教師全體動手,個個當設計員、“美容師”、裝潢工和音樂、美術、舞蹈、體育輔導員。每個教師根據(jù)學校方案,將教室、辦公室、寢室及各個功能室進行了主題鮮明且具有個性化的布置,還將走廊文化、過道文化融知識性、趣味性、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一體,讓每一面墻都說話。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孩子們一個個不僅化身成了設計師、手工制作師,還成了“書法家”“作家”,教室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營造出了“班級即是家”的班級文化氛圍。老師和學生齊心協(xié)力,設計出自己的?;蘸托F?、譜寫出自己的校歌,開了建校65年來的先河。
在西坡,120多米長的石壁上,校長因形隨勢親自設計、雕刻了以“德”“和”“孝”“學”“愛”“勤”為主題的“儒雅”山石壁文化長廊,化荒廢為神奇,變禿石為瑰寶,頌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優(yōu)化了學校的育人環(huán)境,成了這所邊遠山區(qū)小學乃至全縣學校獨有的特色校園文化風景墻,深受社會、領導、家長的好評。
蔡里口中心小學以物質文化為經,以精神文化為緯,注重軟文化的再造。學校從教師中選出有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的教師,進行“業(yè)務”分工,加強自學來提升專業(yè)水平。通過學習和訓練,一個能說(主持活動)、能寫(寫作、書法)、能畫(美術)、能跳(音樂舞蹈)、能拍(攝影)、能制作(視頻制作、微電影)的“六能”文化團隊成立了。這個團隊彰顯了學校精神文化和活動文化的特色,既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能力,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條件。
教師們邊教邊學,親自編導、設計、指導,以“五節(jié)”等文藝活動為載體,開辟了音體美科第二課堂。既鍛煉和增強了教師本身的素質和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了學校色彩繽紛的魅力,還增強了師生的凝聚力和對學校的向心力。
如今,蔡里口中心小學在“學校即家”特色文化建設的道路上已取得累累碩果。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從榜上無名到實現(xiàn)連續(xù)四年全縣前二;在近三屆雙牌縣中小學文化藝術節(jié)上,舞蹈分獲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在今年的第八屆雙牌縣中小學文化藝術節(jié)上,學校在舞蹈、美術、攝影、作文、演講等項目上共收獲了7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今年教師的文學作品2篇獲省二等獎、2篇獲市一等獎,粉筆字書寫獲市特等獎,論文多篇在省市獲獎;校歌《夢想從這里起航》由教育局代表隊演唱在雙牌縣“唱紅歌”大合唱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雙牌縣第一、二屆“道德模范”“永州市優(yōu)秀校長”、首屆雙牌縣最美教師、雙牌縣十佳學習型黨員、雙牌縣黨的群眾路線先進典型均花落蔡里口中心小學,讓這里的老師名聲遠播。
如今,這個凝聚著全體教師的數(shù)不清的心血和汗水的蔡里口小學,已形成了一股“敬業(yè)、和諧、自信、陽光、團結、向上”的文化氛圍。加入到這個團隊里來的老師,個個努力工作、力求上進;加入到這個家庭來的學生,個個認真學習、講文明,這就蔡里口小學團隊“學校即家”家庭式文化的凝聚力。這種文化的凝聚力,如一雙巨手,托起大山的希望,如一道閃光,擦亮了學生的心靈!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何家洞鎮(zhèn)蔡里口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