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勛 李 晶 徐維利(通訊作者)
湖北省鄂東醫(yī)療集團市中醫(yī)醫(yī)院(黃石市傳染病醫(yī)院) 黃石 435000
?
載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腦梗死的診斷價值
徐繼勛李晶徐維利(通訊作者)
湖北省鄂東醫(yī)療集團市中醫(yī)醫(yī)院(黃石市傳染病醫(yī)院)黃石435000
【摘要】目的探討載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腦梗死的診斷價值。方法以我院2013-02—2015-02就診的5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組,選擇同期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均通過免疫比濁法、酶法測定2組受試者血清載脂蛋白E及血脂指標。結果2組載脂蛋白E[(114.1±20.8)vs(509.5±82.6)]mg/L、TC[(7.13±0.85)vs(4.20±0.53)]mmol/L、TG[(2.01±0.38)vs(1.32±0.30)]mmol/L、HDL-C[(0.70±0.22)vs(1.25±0.04)]mmol/L、LDL-C[(7.81±1.12)vs(2.27±0.28)]mmol/L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載脂蛋白E+TC+LDL-C診斷腦梗死敏感度、特異度、診斷效率分別為32.0%、100.0%、58.0%。結論載脂蛋白E聯(lián)合血脂水平檢測在早期腦梗死診斷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載脂蛋白E;血脂水平;早期腦梗死;診斷價值
腦梗死發(fā)病主要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其發(fā)病誘因較多,相關研究已證實,高血脂、高血壓是腦梗死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1]。相關研究表明,腦梗死發(fā)病還與脂代謝紊亂有關,特別是載脂蛋白E,而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脂水平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2]。目前,臨床診斷腦梗死以影像學檢查為主,但存在時間窗限制,而生化標志物檢測逐漸成為早期腦梗死診斷的重要輔助手段[3]。本研究通過分析載脂蛋白E聯(lián)合血脂水平檢測對早期腦梗死的診斷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我院2013-02—2015-02就診的腦梗死患者共50例為研究組,均經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排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近期重大手術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等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齡41~75歲,平均(56.2±4.7)歲。選擇同期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6~70歲,平均(55.8±5.0)歲,排除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者。2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腦梗死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4 mL靜脈血,健康體檢者則于體檢當日清晨空腹抽取4 mL靜脈血,常規(guī)離心,血清分離后保存在—20℃冰箱中,規(guī)定時間內檢測。載脂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通過免疫比濁法測定,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通過酶法測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則經由計算完成。
2結果
2.1載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情況研究組載脂蛋白E、H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C、TG、L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2組載脂蛋白E及血脂指標比較±s)
2.2載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對腦梗死的診斷價值分析載脂蛋白E>700 mg/L、TC>5.8 mmol/L、TG>1.5 mmol/L、HDL-C>1.2 mmol/L、LDL-C>4.1 mmol/L對腦梗死敏感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C>5.8 mmol/L、LDL-C>4.1 mmol/L診斷腦梗死特異度最高,均為96.0%,載脂蛋白E對腦梗死診斷效率最高,為60.0%。見表2。
表2 載脂蛋白E及血脂水平對腦梗死的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載脂蛋白E聯(lián)合血脂診斷效果載脂蛋白E+TC診斷效率58.0%,特異度96.0%;三者聯(lián)合診斷特異度100.0%,診斷效率58.0%。見表3。
表3 載脂蛋白E聯(lián)合血脂指標診斷價值比較 (%)
3討論
目前,臨床診斷腦梗死除了依據(jù)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外,生化標志物逐漸成為重要輔助手段。腦梗死發(fā)病根本在于腦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與機體脂質代謝紊亂密切相關[4]。血脂異常變化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誘導病灶脫落,提高血管壁通透性,造成血漿脂蛋白至內膜[5],促使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增生,最終形成斑塊。因此加強血脂水平檢測對腦梗死發(fā)病初步判斷有一定的價值。
載脂蛋白E在LDL-C、HDL-C等中存在,多由肝臟、腦組織合成,參與脂質代謝過程[6],與血脂水平密切相關。研究表明,載脂蛋白E可能調節(jié)TC引發(fā)腦梗死,調節(jié)后TG水平上升,致使腦動脈內膜增生,深層膽固醇等脂質下降形成斑塊,最終導致腦梗死[7]。張桂等[8]認為,血清載脂蛋白E可能是腦梗死發(fā)生的主要風險因子之一,可輔助診斷早期腦梗死。高血脂、高血壓是腦梗死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血脂指標主要包括TC、TG、LDL-C、HDL-C等。其中血清膽固醇異常上升會形成大量膽固醇結晶,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機體血液流變學異常改變,提高血管外周阻力,致使大動脈彈性降低,左室異常收縮,血壓上升,增加腦梗死發(fā)生幾率。甘油三酯上升可誘導低密度脂蛋白顆粒轉化(由A型轉向B型),且對高密度脂蛋白代謝造成不良影響,HDL水平降低,致使脂質沉積于動脈管壁,易形成斑塊。同時肝臟甘油三酯酶活性隨著甘油三酯水平上升而提高,加快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代謝速度,進而其濃度明顯降低。LDL-C主要功能為膽固醇運載,當機體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后,LDL-C則趁隙滲入至內膜下,受氧自由基影響生成脂質或氧化物等,加上其本身主要載蛋白-ApoB中賴氨酸發(fā)生氧化修飾反應,最終導致膽固醇堆積,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研究認為影像學檢查聯(lián)合血脂檢測對老年腦梗死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現(xiàn)代醫(yī)學中載脂蛋白E主要為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E受體配體,主要功效為機體血脂水平調節(jié),參與脂蛋白殘體清除、膽固醇運載、吸收等過程,人類體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經由低密度脂蛋白受體途徑,由載脂蛋白E結合其受體代謝[9]。因而當載脂蛋白E異常時,血漿脂代謝隨之異常。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載脂蛋白E、H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TC、TG、L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相比健康體檢人群,腦梗死患者膽固醇水平上升,載脂蛋白E水平下降。同時載脂蛋白E、血脂指標對腦梗死診斷敏感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載脂蛋白E、血脂水平對腦梗死診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另外,載脂蛋白E、TC聯(lián)合LDL-C對腦梗死診斷特異度高達100.0%,敏感度、診斷效率分別為32.0%、58.0%,聯(lián)合診斷敏感度及效率不是很高,但優(yōu)于單獨檢測效果。
綜上,相比健康體檢人群,腦梗死患者易出現(xiàn)高膽固醇、低載脂蛋白E水平等情況,認為載脂蛋白E聯(lián)合血脂指標檢測可作為早期腦梗死診斷重要輔助手段,臨床值得進一步研究。
4參考文獻
[1]李艷杰.腦梗死患者血脂血尿酸及血小板參數(shù)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20):21-22.
[2]韓錕,賈寧,閔連秋,等.腦梗死患者缺血修飾蛋白與血脂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山東醫(yī)藥,2012,52(32):23-24;27.
[3]黃紅波,劉庚勛,李正賢,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血脂變化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8(3):48-50.
[4]李愛麗,趙欣,趙麗麗,等.載脂蛋白E與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 961-4 962.
[5]劉紅娟,汪青松,管葉明,等.腦梗死患者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研究[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2,14(3):195-198.
[6]張斌,李蔚,徐芳,等.中國人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梗死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2(1):21-23.
[7]趙志全.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梗死患者腦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
[8]張桂,石慶新,許成新,等.血清載脂蛋白E與腦梗死的關系研究[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42(2):172-174.
[9]敬淮淞,周杰,張苓,等.漢族人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梗死部位及梗死灶體積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4,13(12):1 248-1 251.
(收稿2015-10-08)
·診治研究·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3-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