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裘本培
?
史話 HISTORY
為保歷史建筑阮儀三兩次急赴杭州
文裘本培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多次來杭州,寓居過保和坊磚街巷(即今孩兒巷)。在陸游的眼中,孩兒巷是極富詩意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被歷代傳送至今。
2002年,與該建筑一墻之隔的一所中學為了增辟操場,經(jīng)有關方面批準,將孩兒巷98號這幢陸游曾居住過的建筑列為拆遷的范圍。
拆與不拆兩種意見對峙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距離搬遷拆除時限只存5天了,此時是2002 年7月2日,人們突然想起同濟大學的阮儀三。當年他68歲,任建筑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又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的南潯、烏鎮(zhèn)、西塘等古鎮(zhèn),經(jīng)他的全力搶救,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擴展文化內(nèi)涵”的道路。想到這些,浙江大學建工學院的教授撥通了向阮儀三求助的電話,電話中簡要地講述了孩兒巷98號之事。阮儀三雖然工作很忙,但為了這幢古民居的存留,他立即放下手頭工作,趕來杭州。
7月5日,阮儀三以他一貫樂于學術上切磋相商的風格,前往孩兒巷98號考察。浙江大學的幾位教授和當?shù)氐牟簧傩侣動浾咴缭谀抢镉?,有人問:“阮教授來,市里領導知道嗎?”浙江大學教授搖搖頭笑著說:“阮教授平易近人,到哪里都像普通百姓,哪有時間考慮這些。”原來上午9點多,阮儀三教授乘上海至杭州的那班火車到達城站,自己再打出租車直奔98號。阮教授是從后門進去的,他穿著普通的白襯衫、灰褲子,挎著一只黑背包。大家說:“您路上辛苦了!”他笑著說:“搞我們這一行,就是要到處跑?!笔堑?,他一年到頭都在四處跑,要找到他實在不易。
阮儀三走進宅內(nèi),探詢的目光盯著各處,對陪著他的人說:“這些雕刻有清代的風格,出自高超工匠之手,實屬難得?!彼戳撕枚喔寄拘局雍笳f:“柱基石是明代的風格?!庇H自測量了墻體厚度,作了記錄,指著泥墻說:“這是典型的宋墻。說明這里有宋代的留存物。這是全國大城市中僅有的一段宋墻。但少有在民居建筑中發(fā)現(xiàn)的。眾多學者只能借著書籍臆想,而這墻分明是活教材。”
阮儀三稱贊住宅整體結構保存得很完整,這實在是難得啊!
阮儀三來到樓上,看到每扇窗上的“蠡殼”,他高興地說:“這是明清時代江南建筑所特有的,靠手工磨制,工藝繁瑣,費用就高了。所以當年只有富有家庭才用得起,清代中葉出現(xiàn)了玻璃,它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我以后在課堂上可以告訴學生,明清建筑的‘蠡殼窗’還可以在杭州見到?!?/p>
阮儀三對陪同他的人說:“孩兒巷98號對杭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價值不可估量,拆不得啊!”有個陪同人員對他說:“有個文物販子開出了20萬元的包拆費。”阮儀三接著說:“20萬?應該2000萬也不止!孩兒巷98號是杭州僅存的一處宋代民居建筑遺址了!是杭州一個重要的歷史‘地標物’!不要小看這破磚爛瓦,這就是文化,這就是財富!不保下來,就永遠后悔。這幢民居,價值數(shù)千倍于一幢新的豪華商品房?!彼ㄗh,應該趕緊保護并收復古宅?!艾F(xiàn)在很多人只看重地皮能夠賣錢,其實有時候這地上的老房子比地皮更貴重,而且是金錢所不能買到的?!?/p>
阮儀三對與他同行的電視臺記者說:“與有些國家比較,我們的文保意識差距很大,英格蘭的土地面積比浙江省小得多,而列為保護的建筑比我們?nèi)珖€要多?!碑斢杏浾邌査骸坝腥艘詾檫@座故宅是陸游故居,也有人認為不是,您怎么看?”阮教授說:“我寧可信其有,也不要輕易否定,把它保住,就可以進行建筑史和文學、史學的研究,也是一處重要的旅游資源。”
陪同人員突然記起阮教授還沒吃午飯呢,等開了座談會,已是下午三點多鐘了,人們有點過意不去,因為阮教授是大清早從上海趕來的,直到現(xiàn)在才陪他去吃中飯。
阮教授離杭后,在杭的專家想寫個呼吁書,恰在這時,專家們接到了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員的通知:尊重教授的意見,孩兒巷98號不拆了。而此時,離法院“騰空拆除”的時間僅剩最后一天了。
2002年7月初阮儀三一行又乘火車悄然趕到杭州,這是緊急搶救孩兒巷98號古宅,隔了三個月后再次從上海趕到杭州的。他帶了51名博士生和碩士生,租用了四輛面包車于10月中旬的一個周末開進杭州,他們將對杭州城內(nèi)所有值得保護的文化遺存進行一次大摸底。
阮儀三這次來是應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邀請,對杭州市所有文化遺存進行排隊摸底,為起草《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提供依據(jù)。因為孩兒巷98號的遭遇實在太危險了。
大隊人馬到來之前,阮儀三和博士生先來踩點,他向人們報出一系列數(shù)據(jù):杭州列為保護的建筑275處,上海是375處,北京是448處,而紐約是884處,倫敦是1萬處,英格蘭是60萬處,日本是100萬處,而英格蘭的面積只有浙江的三分之一。阮儀三認為這是觀念的問題,杭州經(jīng)歷了“舊城改造”的一些教訓后來個“亡羊補牢”。
阮教授一行的普查重點是中山中路,也就是南宋時的御街。一行人來到被保護下來的百年老店“張同泰”藥店前,眼前這幢老建筑是清末的,它從鼓樓外遷移進來,前些年被列為拆除對象,后經(jīng)市民呼吁才保留下來,但已超出紅線五米,孤零零地倒在馬路上了,與周圍的建筑極不協(xié)調(diào),阮儀三評點道:“這就是規(guī)劃了,老宅在前,新建在后,不該怪宅子。”
在中山中路90號門前,他給學生講解:這是民國時期典型的近代建筑,類似上海外灘的沙遜大廈。他說杭州應該留存一批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和遺存,從宋、元、明、清、民國直到文革時期,讓它們成為一座城市的文脈。
作為中山中路延伸出來的河坊街,是條經(jīng)過改造的仿古街,平時游客人氣很旺。阮教授對眼前的路面、店面、屋檐和墻面都看得很仔細,他對學生說:“修復改造歷史遺存,光有形似是不夠的,還須深入它的肌理?!彼麑@條街的總體評價是:快速設計,快速施工,這是河坊街最大的毛病。上海著名的國際飯店貼外墻時,規(guī)定每個工人每天只許貼20塊瓷磚,不求多快,只求質(zhì)量?,F(xiàn)在老聽到新造的房子往外掉瓷磚,沒聽過國際飯店的瓷磚往外掉。
在“踩點”準備的基調(diào)上,一周之后的10月18日,阮儀三率領大隊人馬正式進駐杭城,他集中學生開會。19日一大早,各組人員在杭州市規(guī)劃局、國文局、文保所派來人員的陪同下分別乘車出發(fā)摸底。
一行人馬來到北山路,這是一條集中很多清末民初名流集中的地方,一幢幢各式各樣的花園房呈現(xiàn)在眼前。有人提出“改造”北山路,如此,北山路上原有的建筑極有可能葬身在推土機下,引起許多市民和專家的反對,阮教授一行來到葛嶺路17號,指出那些臺階是明代以前的,院子里的那塊大石頭是宋代的柱礎,門口的那棵香樟,估計已有上百年。
2002年10月中旬的這個周末,阮教授及他弟子的足跡遍布杭城的大街小巷,搜尋到了杭州城市文化遺存的很多信息。他們回上海后進行了梳理,連同許多建議一起反饋給杭州市委、市政府。
2003年6月,《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出臺,2004年8月,孩兒巷98號正式動工修繕,這其中阮儀三教授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保護第一,應保盡保,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逗號,沒有句號,這是他的理念。
“古城衛(wèi)士”阮儀三
【編者按】
2016年G20峰會落戶杭州,世界聚焦杭州,本欄目特推出杭州各類介紹中國歷史文化的博物館、陳列館、紀念館,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精髓、文化的真諦與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