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喜
(山西省吉縣果業(yè)服務中心,042200)
?
栽培技術
山區(qū)果園優(yōu)質蘋果生產關鍵技術(二)
曹佳喜
(山西省吉縣果業(yè)服務中心,042200)
6果實套袋
果袋分雙層袋和單層袋,要選擇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透氣性好、疏水效果好、遮光性強、抗日曬、耐雨水沖刷、涂蠟均勻并經藥物處理過的正規(guī)果袋。一般紅富士品種選擇套雙層袋,在謝花后40~45天套袋。套袋前要認真打好殺菌劑、殺蟲劑和補鈣劑,噴藥1~2天后開始套袋。同時要注意:除袋時雙層袋要分2次,采果前15~20天去外袋,再過3個晴天后摘內袋,摘袋時盡量避免在假陰天摘袋,防止日灼。吉縣蘋果品種大多為晚熟紅富士,所套袋為雙層紙袋,對于部分早熟品種,所套袋為紙加膜袋。
7物理防治病蟲害
通常使用粘蟲板、誘蟲帶和太陽能殺蟲燈防蟲。目前,吉縣已推廣使用太陽能殺蟲燈800余盞,使用粘蟲板10萬余畝,使用誘蟲帶8萬余畝。
7.1懸掛粘蟲板
粘蟲板也叫誘蟲板,通過雙面涂膠,利用特殊色譜來誘捕害蟲,能防曬、防雨、防高溫,持久耐用,被廣泛應用于果園,能夠有效誘殺蚜蟲、斑潛蠅、粉虱、薊馬、多種葉蛾和種蠅等害蟲。在吉縣果園,通常用黃色粘蟲板,一般每畝掛20~30張即可。使用時直接將粘蟲板懸掛于樹冠外側葉片稀疏的枝條上,蘋果樹幼樹即可懸掛,若保持不間斷使用,則可有效地控制害蟲發(fā)生。
7.2捆綁誘蟲帶
誘蟲帶可大量誘捕體形小、隱蔽在樹干老翹皮及裂縫中越冬、較難防治的多種害蟲,對紅蜘蛛、康氏粉蚧、蘋小卷葉蛾、網蝽等有良好的誘集效果,物理除蟲效果明顯,實用性強、經濟、無污染。使用果樹誘蟲帶可降低翌年害蟲基數,全年可減少噴藥2~3次,既能節(jié)約生產成本,又能降低農藥殘留量。
使用方法:把誘蟲帶纏繞樹干1周,對接后用膠帶或扎繩綁裹,綁扎時誘蟲帶接口必須對接嚴實,以防害蟲從接口縫隙逃逸。捆綁位置在樹干第一主枝下5~10厘米處,誘集效果最好,因為害蟲一般尋找越冬場所時會沿樹干下爬,第一主枝下是害蟲尋找越冬場所的必經之處。
綁扎后要勤檢查。誘蟲帶綁扎后要經常檢查綁扎是否牢固,以防誘蟲帶脫落,同時要清除園內及周圍雜草,刮除樹干枝杈老翹皮,破壞害蟲其他越冬場所,增加害蟲在誘蟲帶越冬的幾率。
除帶銷毀要及時。待害蟲完全越冬休眠后到驚蟄前(即12月至來年2月底),集中解下誘蟲帶,銷毀或深埋,消滅越冬蟲源。絕對不能等驚蟄以后除帶或重復使用,更不能胡亂丟棄,以防止害蟲逃逸,再次侵害果樹。
7.3安裝太陽能殺蟲燈
太陽能殺蟲燈是一種通過光波引誘,采用內置高壓電網來殺滅害蟲的一種物理防治設備。其光波長為320~400納米,誘殺害蟲種類多,可誘殺1000余種害蟲;滅蟲效果好,剿殺效率高,可達到殺一滅百、杜絕繁殖的功效;使用壽命長,使用年限長達10年;使用范圍廣,可用于各種農林作物、茶園等防蟲。
殺蟲原理: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作為用電來源,供殺蟲燈具正常工作。利用昆蟲對(365±50)納米波長紫外光具有較強的趨光、趨波、趨色的特性,引誘害蟲撲向燈的光源,然后通過光源外配置的高壓擊殺害蟲,使害蟲落在專用的接蟲袋內,達到滅殺害蟲的目的。
使用方法:一般每30畝果園安裝1盞燈即可,可安裝于果園中央、外側或路邊,在安裝過程中要靈活掌握,確保達到滅蟲效果。
8搭建防雹網
防雹網是一項增產實用的環(huán)保型農業(yè)新技術,通過覆蓋在棚架上構建人工隔離屏障,有效控制各類冰雹、霜降、雨雪等極端天氣對蘋果樹造成的危害。
安裝方法:最好在3月安裝防雹網,即在暴風雨、冰雹季節(jié)來臨前。安裝起來非常簡單,只要把防雹網拉起來平整地鋪在蘋果樹上方,距離樹頂端5~10厘米,兩張網用尼龍繩或捆或縫連接,邊角處也一樣,總之結實就可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網拉得緊一些,這樣它才能最有效地抵御冰雹的襲擊。防雹網主要材料有3個:立柱、網架、雹網,輔助材料有架墊、鐵絲、壓網線等。立柱是支撐網架和雹網的骨架,起支撐作用,它必須具備堅固、耐用的特征,可用15年以上,可選用木桿、水泥柱和石柱3種材料。網架及架墊的選擇:網架要求耐用、延伸性好的材料架設,生產上用Ф12鋼絲或Ф8~10鐵絲架設。架墊要求耐磨、耐老化,可用舊輪胎制作,規(guī)格15厘米×10厘米。防雹網材料的選擇:要求重量要輕,便于架設,耐用,價格便宜;對光照影響小?,F在生產上應用的防雹網以聚乙烯網為主。
9鋪設反光膜
果園使用的反光膜是一種由雙向拉伸聚丙烯、聚酯鋁箔、聚乙烯等材料制成反光性能好、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強的復合型塑料鍍鋁箔膜,一般的薄膜,其反光率可達60%~70%,一般每畝果園用反光膜350~450米2,可連續(xù)使用3~5年。
原理:主要通過反光膜對陽光的反射,來改善整個果園尤其是樹冠內膛、下裙枝等部位的光照條件,從而使這些陽光不能直射、不易著色部位的果實充分著色,增加全紅果,提高果實外觀品質。根據試驗,通過鋪反光膜可極大改善樹冠下1.5米左右的果實著色,尤其是萼洼朝下的內膛果實,全紅果比率在90%以上,從而提高果實品質、果品等級,直接增加效益。在果實著色期在地面鋪銀色反光膜,可顯著提高樹冠內部光照強度,對提高果實著色和果實含糖量有顯著效果。
鋪設方法:沒有套袋的果園宜在采收前20~30天進行,套袋果園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進行,各地要根據不同地區(qū)不同品種蘋果成熟期而定。在吉縣,9月下旬蘋果除袋后鋪設反光膜,蘋果除袋后,在樹下先將地面硬枝、石塊等雜物清除,并在下袋、摘葉等工序完成后,將成卷的反光膜放在果園一端,然后倒退著將膜慢慢滾動展開,鋪在樹冠兩側,反光膜的外邊與樹冠外緣齊,邊展開邊用石頭、磚塊或塑料袋裝土壓實邊緣,防止刮風卷起。蘋果即將采摘之前,應把反光膜小心卷起,捆扎后放在避光陰涼處保存,可連續(xù)使用2~3年。
10減密間伐
主要是對10年生以上株距較密的盛果期蘋果樹進行減密間伐。喬化果園,采取一次間伐或逐年間伐的辦法,使每畝果園蘋果樹保持在30~35株,行株距保持在6米×4米或6米×5米;短枝型品種果園,采取一次間伐的辦法,使每畝蘋果園保持在50株左右,行株距保持在5米×4米即可。因為果樹在幼苗期枝條較小,不影響透光、通風和枝條伸展,一旦進入盛果期,枝條繁盛,光照容易被大枝條遮擋,使果樹不能得到很好的光照,整體上影響蘋果色澤、口感和果個大小,導致蘋果優(yōu)質果率下降。通過間伐后,每畝株數減少,確實影響當年產量和效益,但從長遠來看,可有效改善果樹通風透光條件,投入與產出比例提高,果品質量和效益將會增加。具體操作中,要根據果樹的營養(yǎng)健康狀況靈活掌握,切不可一概而論,適得其反。目前,吉縣已進行減密間伐果園3萬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