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平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整個教育事業(yè)和教學系統(tǒng)的重點內容,它在小學階段所受到的重視度最高、課時量最多,而教學效果卻總不理想。所以一直以來,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模式多有詬病,但是具體應該用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成果更有成效,更適合學生的發(fā)展,更能培養(yǎng)學生在語言方面的綜合能力,卻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提出,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新思路,使語文教學更加自然化、合理化。本文就針對"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探討展開。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069-02
小學語文教學歷來備受重視,由于課時充足,教學歷史長,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層次分明,先學什么,后學什么的教學秩序明確,使語文的教學和學習成為一個節(jié)奏鮮明、有章可循的過程。然而,這種看似良好的教學秩序,卻使小學的語文教學失去了活力,割裂了學生學習的相互聯(lián)系,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不足。而"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致力于打破這種教學順序和層次,使小學語文的教學由教師要求學,向學生主動學轉變。
1.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往往忽視語境對語言學習的意義,因而將語文教學孤立起來,劃分了詳細的教學版塊,從拼音、識字、閱讀和寫作幾個方面進行按部就班地教學。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工具是書本,學習的動力是教師的要求和考試的壓力,從而一點一點地積累自己的語文知識,不斷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
而傳統(tǒng)教育下,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由教師做主導的,教師給出適合學生語言水平的作文題目,給學生時間去查閱資料,閱讀相似題目的優(yōu)秀作文選,按照它們的格式和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完成后的文章在格式、例子甚至是內容方面都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形成了思維定式。因此,大部分學生所寫的都是所謂的高分作文,而沒有創(chuàng)意可言,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常被批判的地方。
2."作文先導式"教學的模式
2.1 表述溝通的教學模式。在"作文先導式"教學中,表述溝通的教學模式流程包含以下內容:其一,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氛圍;其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其三,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溝通觀點;其四,進行寫作練習;其五,欣賞優(yōu)美范文;其六,對寫作進行修改;其七,進行課外拓展閱讀。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建新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感受,完善學生的表述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對表述溝通的教學模式進行變形:其一,利用逐層遞進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在逐漸深入的氛圍中提高表達能力;其二,在寫作后開展循環(huán)活動,使學生重復體驗口語轉化成書面用語的過程,從而鞏固教學內容。在表述溝通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情感是由教師創(chuàng)建氛圍激發(fā)形成的,而不是以往教學過程中老師機械性指導產(chǎn)生的,所以更具真實性。
2.2 拓展閱讀的教學模式。在"作文先導式"教學中,拓展閱讀的教學模式流程包含以下內容:其一,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氛圍;其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其三,基于寫作內容層面上閱讀范文;其四,教師指導學生對范文進行評價;其五,開始寫作。拓展閱讀的教學模式是利用學生閱讀文章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表述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從而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拓展閱讀的教學模式面向的對象一般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此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簡單的閱讀能力,在特殊的教學氛圍中,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3.作文先導對小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
3.1 突出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于作文先導教學重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這可以快速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有四部分:一是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的教學素材一定是要學生感興趣的,也要符合學生年齡段的,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去展開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把新的認識寫出來或者講述出來;二是教師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性,教學中要發(fā)展學生的獨特個性,并不斷地鼓勵學生把他們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教師要給予完全的肯定,評價時也要以優(yōu)點為主;三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把語句由淺入深的通順地表達出來,對于比較難的句子,教師要把句子分解成簡單的幾個部分讓學生學習,并讓學生清晰地認識語句的條理性,不斷地通過語句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要求要有一個明確的把握,應該要求學生在表達時口齒要清晰,吐字要清楚,聲音要洪亮,態(tài)度要端正。
3.2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針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一般在二年級的時候,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字典,在拼音教學上引入字典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新字、新拼音的時候還能正確地去使用字典這個工具,然后引申成按照部首來進行查字、識字,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二是可以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把不記得或者不認識的字用拼音進行代替,事后通過字典來進行填補;三是老師通過對學生寫作情況進行了解,把其中用錯的字或者語句不通順的地方著重給學生標示出來,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改正,務必要保證語句的通順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