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
刺客:那張臉幾乎顯得明徹和安詳
公元前的晉水與智伯的敗亡
我們要談到發(fā)生在晉祠的更為久遠的陰謀、鮮血、反戈一擊,那陰謀的方式在后世晉人身上有著驚人的傳承與沿襲。中國春秋時代的晉國,為四大公卿操縱:智伯、趙襄子、魏氏和韓氏。公元前453年,趙襄子無恤的晉陽城剛剛建立便引來戰(zhàn)爭的洗禮。智伯聯(lián)合魏、韓三家攻趙,圍城一年不克,乃趁山洪暴發(fā),在現(xiàn)今晉祠的位置決開晉水引渠灌城。他先在晉水源頭挖渠引水,然后在晉陽城外圍環(huán)城筑壩,再把水引入城墻和壩之間圍灌晉陽。
這樣子一連過了三年;水晝夜不息地汩汩滲透入晉陽城墻,城里的人們多年以后,也還會在夢中看到城外平靜莫測的水,夢到城外的士兵和大水涌進來、涌進來,但一切在現(xiàn)實中并沒有發(fā)生。這三年的生活也噩夢一般不真實,人民在大樹的枝杈上搭建房屋,男女老幼習(xí)慣了爬樹,習(xí)慣了樹上的毛蟲,旁邊樹杈上的鳥窩,習(xí)慣了在冬季的寒風(fēng)中蜷在樹上哆嗦。在饑餓時,那雛鳥和毛蟲成為他們的食物。
這時候智、魏、韓三人在城外高處,觀看水勢,這時候水距離城頭已不到兩米;也許智伯目睹了晉陽城里發(fā)生的慘劇,看到樹間的房屋,有人伸頭出來張望。那人瘦得如同骷髏,手揮了幾下就一頭從樹上栽倒下去,下墜者的手慌亂揮舞著,在下墜過程中試圖抓住什么;他如此瘦羸,以致那般輕盈,以致墜地的時刻似乎都沒有發(fā)出聲響。
這一切映在智伯的眼里,智伯看得哈哈大笑,魏伯和韓伯隨著打哈哈;魏伯和韓伯的笑就要一下子僵硬,因為他們聽到智伯刺耳的聲音,他說我原本怎么沒想到水這么好,丫不動聲色,像個白癡,關(guān)鍵時候卻可以拿來滅掉一個國家。哈哈,哈,用汾水灌安邑是什么樣子呢,用絳水來灌平陽,又當是什么樣子。
安邑和平陽分別是魏和韓的都城;智伯說出這句話,事情就要完蛋了,他就要被這句話緊緊鉗住喉嚨。事情開始起變化,有人在一個夜間悄然潛出晉陽城,他叫張孟談,是趙襄子手下的謀臣。張孟談坐一只小船劃呀劃,他來到魏韓兩軍的陣營,魏伯和韓伯已經(jīng)在那里等待,他們要等待一小會兒,等待張孟談猛吃一頓飯,看他吃東西的樣子讓他們覺得自己胃痙攣。張打了一個長而響亮的飽嗝,開始說那句“唇亡齒寒”的老話,其實他還用說什么呢。魏韓決心倒戈,三家商量具體細節(jié),大到以三月丙戌為期,三家共同出兵干掉智伯,小到如何瓜分智伯的土地、人民,微小到誰來占有智伯某個可人的姬妾。
期日之夜,智伯守水的官吏在大堤上往來走動,想著天亮了回家睡自己老婆;他永遠睡不上了,但這樣挺好,起碼他做鬼的時候還蠻快活。趙襄子派人干掉了他,趙韓魏三家一起出動,他們決開圍城的大堤,將大水引向智伯軍營。
智伯這時候也許正和家臣豫讓談?wù)搫πg(shù),但誰知道他在干什么勾當呢。反正他被四下奔涌而至的大水驚醒,聽到他的士兵四下里的呼號,那些呼號聲不斷戛然而止,被沒過頭頂?shù)拇笏蹟?。韓國和魏國的軍隊從兩側(cè)殺來,趙國的軍隊從城里掩殺過來。
這是怎么回事呢,但這時候他還顧不得想,急急忙忙往太原西山方向逃命。那里已準備著趙襄子的伏兵,智伯要急急忙忙趕到那里送死,在那里完成自己的宿命。他將要被砍掉頭顱,像他多次砍掉別人頭顱那樣;他的頭顱將被漆成酒具,終日看著趙襄子喝酒的模樣。在別的說法中,他的頭被漆為溺器。趙襄子要他看著自己睡他的女人,再來尿到他頭上。
赤橋故事
歷史在晉祠就這樣完成戲劇性的一環(huán),接下來的事仍然發(fā)生在晉祠附近,它是那一環(huán)在時間中奏響產(chǎn)生的繚繞余音;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余音對我們心靈產(chǎn)生的震撼,要大于那整個歷史事件本身。我們要從智伯說起,那個既聰明又愚蠢的家伙,他生前曾多次污辱趙襄子,說丫這么丑這么膽小,你老子怎么讓你做繼承人?嘿嘿我咋就想不明白;他向趙襄子勸酒未果,將酒杯摔在趙襄子臉上,趙襄子被酒液浸得眼睛睜不開臉上就已經(jīng)堆滿笑。
但智伯真像我們看到的那樣,是個無知可笑的傻瓜嗎?我們最好不要那樣想,因智伯背后站著的死士豫讓,他沉默著的威嚴透著寒冷的殺氣;豫讓的存在和其行徑,令我們不可小覷了他的主人。史載智伯為人有五長而一短,分別是儀表堂堂、精于騎射、才藝雙全、能言善辯、堅毅果敢,以及居心不仁。司馬光則說智伯多才少德。我們不知智伯與豫讓如何結(jié)交,在成為智伯家臣之前,豫讓先后事奉過晉國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智伯兵敗晉陽以后,趙襄子滅智伯全族,唯事先對智伯絕望而改姓輔氏的智果一族得以幸免。
而豫讓逃亡山中;北地的大風(fēng)卷動他桀驁的頭發(fā),在高草間潛伏,朝晚的露珠沾滿他臉上如戟的短髯。他感念主人恩德,在得知主人身亡族滅、死后仍受污辱之后,他決意要為主復(fù)仇。這個為復(fù)雜內(nèi)心所折磨的男人,因主人曾有過的行徑,他甚至無法為主人矯過飾非,事實上他也沒有機會如此;我們知道和能夠說出的事實,是他將自己的余生漲滿仇恨。仇恨將成就他的生命,成就他的名字。仇恨有類于某一種激情,使這個人的生命狀態(tài)迥異于常人。一個人用一生來做一件事,是困難的。人道春秋無正義,豫讓以他的個人行徑,確立了某種道德尺度和典范?!霸プ屃x,不為二心?!笔嵌嗄暌院筇饭聊臅鴮憽?/p>
將赴死和行刺的行為執(zhí)行得如此徹底,時間如此漫長;在我們看來,那每一個時刻都是冰火交替的煎熬。每夜每夜,用來行刺的鐵器在他手里握到灼燙,而清晨醒來,它重新開始冰涼。那鐵器消耗著他的體溫,也燒灼他。我們猜臆他復(fù)雜的心理:也許他根本不愿意刺死趙襄子,但是他需要、他必須完成一個儀式。行刺原本就無望,他時而飄忽的心境,更使成功希望渺茫。他要的是一個行為過程,而非結(jié)果;他以行動向世人證明著什么,也許他有著深遠的構(gòu)想,他的行為,也會是在人心中建立的一座牢固城池。到最后,他也許已經(jīng)對等待感到厭倦,他幾乎渴望著結(jié)局的來臨,他需要以死來完成儀式。
他更名換姓,混入趙襄子所居的宮中,與奴仆同列,學(xué)習(xí)他們的諂媚、恭順,和沒有尊嚴,他選擇了最為極端的形式,做宮中廁所的修理人員,他等待著趙襄子的來臨,準備著那伺機的致命一擊。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一選擇的縝密用意:一個人在前往廁所的途中,大概最為放松和缺乏戒備。endprint
但趙襄子還是感覺到了那來自莫名處的陰冷寒氣,他緣自內(nèi)急的放松陡然繃緊。他命人搜捕周圍,抓住那些修宮廁的奴仆;他找到了這個準備在廁所殺人的刺客,他的下屬從豫讓身上搜到利刃。趙襄子無須審訊,豫讓直言不諱。他放了他,說:你以家臣而能為主復(fù)仇,是一位義士。我以后避開你就是了。
——接下來的豫讓,有過短暫的感動和猶豫嗎?被要刺殺的人釋放,使一個刺客行刺的動機與目的變得可疑,行刺變得困難。他需要更長時間的重新準備和對崩潰心理的重建。
他剃掉了胡子、頭發(fā)、眉毛。他用漆漆身,使身上長滿毒瘡,那漆可能會令他想到主人受到的污辱,主人的頭顱被敵人漆為酒器或者尿具;他將漆漆在身上,在自虐一般的疼痛中,感同身受主人的痛苦,他以主人曾受到的污辱感召自己,喚起復(fù)仇信念,堅定行刺決心。
他吞下炭塊令自己聲音變啞。他在晉陽的大街上行乞,百感交集地看著昔日的親友來來往往,無人可以認得他,而他悉數(shù)得知他們恬靜的生活,他已經(jīng)沒有權(quán)利選擇那樣的生活。沒有人認出他,迎面走來他的妻子,他多次看到她,她曾經(jīng)姣好的面容,為對他的想念和生活重軛所毀壞。她看到他,一個流浪的乞人,他向她伸出破豁的陶碗;他那般骯臟、潦倒,但她盯著他,她的嘴顫抖著張開,她的淚流下來,她扭頭,發(fā)出無法遏止的哭聲。他喑啞地發(fā)聲問,夫人你為什么哭泣呢。他的女人說:我看到你的牙齒,想起了我的丈夫。當晚豫讓舉起石頭敲掉自己牙齒。他原本可以使他的女人幸福,但是他為要做的事情毀掉了一切,他也犧牲了他的女人。
現(xiàn)在歷史性的一刻來臨;義人豫讓,來到了距現(xiàn)在晉祠一里的赤橋,埋伏在橋洞下面。赤橋是趙襄子在智伯渠上修建的一座石橋,因為水灌晉陽之故,反用五行相克,以火克水,取名赤橋。關(guān)于赤橋之名的由來,舊《山西通志》還有另一種說法:“初名豫讓橋,宋太祖鑿臥虎山,血流成河,更名?!?/p>
這是一個黃昏,還是清晨?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正劇高潮的時刻來臨,結(jié)尾的時刻來臨。一切沒有想象中的緊張,一切甚至是從容的,有的只是人內(nèi)心的激烈撕扯。
這一次一樣,義人豫讓,甚至沒有拔出他的武器。趙襄子的車隊緩緩而至,一切沒有什么異樣;但趙襄子的馬突然受驚,沖天嘶鳴。趙襄子立即想到了豫讓。
豫讓又一次被擒獲。趙襄子凝望他的臉,一張面目全非的臉;那上面令他記憶深刻的仇恨的光芒消弭,那張臉幾乎顯得明徹和安詳。
司公遷記敘了兩人這場安靜卻驚心動魄的對話。
……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而自殺。死之日,趙國義士聞之,皆為涕泣。
這是義人豫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拔出劍來;血霧一般噴濺在赤橋上,那血只是他自己的血。
志士: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個王朝
我們要在這里說一說傅山這個人,說到他的博學(xué)、他的赤誠和深情,他內(nèi)心的抗爭、絕望、痛苦和掙扎。
傅山(1607—1684),又名真山,字青主,又字石道人、朱衣道人,是太原市北郊區(qū)人,著有《霜紅龕集》。崇禎九年,這個人在北京城的街道上疾走,他二十九的面龐溢滿悲憤。他的身后,跟隨著一百余名書生。
他早于康有為老先生,發(fā)起了這場類于公車上書的運動。他向朝廷呈上一百零三位山西學(xué)子簽名的訴狀,為被奸人誣陷逮捕、押往京師的山西提學(xué)袁繼咸鳴冤。學(xué)子們很快就需要避開行人,因東廠和錦衣衛(wèi)已接到請求捉拿他們的報告。他們在京師刻印了名為《辯誣公揭》的揭帖,四處張貼,他們向御史孫賢攔馬訴冤,在早朝途中包圍官轎請愿。
這一場運動歷時半年多,我們不去述說這期間的艱難,不去表述傅山他們在京城的流離;袁繼咸的冤情終于得以昭雪,官職恢復(fù);誣陷者被流放邊疆,誣陷者的后臺、把持朝政八年之久的宰相被罷黜歸家。
這是傅山以一個鳴不平者的姿態(tài)首次為世人矚目,多年以后,袁繼咸為李自成起義軍劫持到北京。陰萌死志的袁繼咸在料理后事的悲涼情懷中,眼前不斷浮現(xiàn)當年他在囚車的柵欄縫隙間看到的那人,那個表情沉著堅毅的年輕人。他寫信請傅山為他收藏整理詩集,說:“山西學(xué)人惟你知我頗深,我蓋棺之日,斷不令你因有我這朋友而蒙羞?!?/p>
傅山接到他信時,袁繼咸已慷慨赴難。這一年是1644年,傅山三十九歲,一個近四十歲的男人哭聲中的沉痛,非此刻筆墨可以承載,他張大了嘴,沒有聲音發(fā)出,淚大滴大滴在信紙上濺落和暈開。那些年世事反復(fù)不定,而我們記下傅山所做的事。他匆匆泡制以陜西百姓名義指責農(nóng)民軍殘暴的帖子,草就“馬在門內(nèi)難行走,今年又是弼馬溫”的讖謠隱射李自成。這些用來安定太原民心的帖子墨跡未干,李自成的大軍已逼近太原城下。傅山緊急派人在太原城內(nèi)廣為張貼那些帖子,帖子尚未貼完太原城已被攻占,此時他正在去河北搬救兵途中,他急馳的馬蹄驟然停止。他還沒有來得及返回太原,李自成義軍已經(jīng)攻入北京,建立大順王朝。時局瞬間變幻,又兩個月后,即1644年6月,清兵攻入北京,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宣布定鼎北京城。
這是一個書生在亂世為家國天下所做的努力,他已竭盡所能。以舊時的道德衡量,他的所為已堪稱楷模。時局非他所能左右,他的對手越來越強大,從所謂的亂臣賊子到異族,他將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個王朝。清朝蠻橫的剃發(fā)令在裊裊秋風(fēng)中推行,風(fēng)吹動傅山紅色的道袍,他出家,做了可以蓄發(fā)的道士,從此他將多一個名字,叫作朱衣道人。在絕望與期望交織的煎熬中,他甚至夢想從死亡中得到解脫。他的朋友白孕彩悄悄收養(yǎng)了一個明王朝后裔,但那孩子一天一天傻呆下去;他眾多的師友親人在時間的推移中內(nèi)心消黯下去,接受清王朝的官職。他從憤恨到無力譴責他們。這個執(zhí)拗的人,他的痛苦如此強大,他的熱愛如此強大,他拼盡力量挽回,當無能為力時,他拒絕、蔑視新來臨的一切事物。明王朝滅亡十年以后,這個人仍在努力,他與受南明桂王政權(quán)派遣長年活動于北方的宋謙聯(lián)絡(luò)頻繁,而宋謙在發(fā)動反清起義前夕被捕供出傅山,這個身披紅色道袍的男人被投入太原府監(jiān)獄,同時入獄的還有他的弟弟傅止和唯一的兒子傅眉。endprint
太原降清的明代官員解救了他;那些人也許曾被傅山惡言詈罵,他們也是內(nèi)心一直在煎熬、在不安的一群人,其中包括曾任米脂知縣、挖過李自成祖墳的太原知府邊大綬。這些人在多次審訊時一致有意袒護傅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合議做出了宋謙“挾仇誣扳”的結(jié)論,傅山在入獄一年之后得以免罪釋歸。
這個人還要忍受更為強烈的內(nèi)心沖突,對他來說也許,那是無法避開、一生無法回想的恥辱。1678年,清朝康熙皇帝開設(shè)“博學(xué)鴻詞科”,要下級官員推薦博學(xué)之士,他親自主考錄用。被欽點的傅山被強行抬進京城,他拒絕應(yīng)試,卻仍被康熙破例免考,授予“中書舍人”。受命后應(yīng)該到午門叩頭謝恩,他拒絕前往,仍被強行抬去。他一見午門就想起前朝淚流滿面。他僵硬著身體望向康熙,在一旁的宰相馮溥只得強按他下跪,他跌倒在地上不再起來。面見康熙,對這個人可以算作致命一擊,不亞于一次又一次的死亡經(jīng)歷。他回到太原家中枯槁而坐時,前來祝賀的官員士紳,無一不從他沮喪的臉上,望見他頹然的內(nèi)心。至此,無以排遣的悲哀淹沒了這個人。
我們還要說一說這個人的情感,說到他內(nèi)心那些隱秘的疼痛。傅山幼年時父親故去,一個無憂無慮、正處在癡迷于游戲年齡的小男孩就此黯然下去,偶爾他看他的小朋友喊自己父親,他的嘴唇翕動,但爹爹一詞,從此永不能從他嘴中叫出。他二十七歲時,妻子張靜君遺下五歲的兒子傅眉死去,她的眼睛合上,仍然青春的面容紙般透明,傅山在一生中會不斷地想到這一幕,這是愛妻最后留在他心中的形象。從此他一生未再娶妻,多少年后,他為五十九仍然無子的摯友顧炎武診脈、認為他仍有希望生子,使顧炎武在靜樂買得一妾,而傅山本人卻是孑然一身。
五十余歲時,傅山深愛的母親以及弟弟傅止相繼去世。命運在這個人的心頭再次發(fā)出沉重一擊。他視同己出的侄兒傅仁不久后故去,他出外游歷常由傅仁隨行侍奉,而此后他喊那個名字,再無人應(yīng)。傅山七十七歲時,兒子傅眉郁郁而終,這是他唯一的孩子,其精于騎射,擅使鐵槍,喜好兵法,詩畫俱佳。傅山與清王朝抗拒的人生立場,致使兒子短短一生,無法找尋到令生命光耀輝煌的方式。眉啊眉啊,他會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兒子的名字,眉啊眉啊,他每喊出一次,心中的揪痛就減少一點。他的老淚總是禁不住地涌出來,他花白的胡須越來越枯槁。他的老淚將越流越少,兒子逝去五個月后,這煎熬一生的老人的淚水干涸,他的眼睛永遠閉上。那眼睛希望看到的親人全在另一個世界,而他就要前往。
而我們還要說說這個人的博學(xué),那博學(xué)令我們當今的人們感到羞愧。一個人怎么可以在短暫一生中,窮究并精通那么多的學(xué)問?他博覽群書,除經(jīng)、子、史、集外,佛經(jīng)、道經(jīng)也精心覽讀。他通曉哲學(xué)、儒學(xué)、詩詞、書、畫、金石、考據(jù),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被后人稱為清初六大宗師,與傅山齊名的顧炎武,卻將傅山列為自己的十位老師之一。傅山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畫被列為逸品,晉祠的傅山紀念館陳列有他大列的書畫。他的學(xué)問一反清初一般學(xué)者以經(jīng)學(xué)為中心的研究范圍,獨辟研究子學(xué)的途徑,沖破宋明以來重理的羈絆,成為清之后研治諸子的開山鼻祖。
他卻又并非雕蟲式的老學(xué)究,在青年時期的求學(xué)生涯中曾著《性史》。我們即便在當今做這樣事,也還顯得有些叛經(jīng)逆道。他醫(yī)道高明,在內(nèi)科、婦科、兒科、外科均有成就,而尤以婦科為最,著有醫(yī)書《傅氏女科》《青囊秘訣》。
他還是一位武術(shù)家,寫過名為《傅氏拳譜》的武功秘籍,1985年此書面世,在武術(shù)挖掘整理中,由蔡承烈捐獻出《傅拳譜》手抄本,1988年《傅山拳法》公開出版。傅山甚至還是一位美食家,創(chuàng)出“頭腦”,相傳那是他為母親配制的滋補食品“八珍湯”,后來他將配方交給太原南倉街的朵家經(jīng)營,并為其取了“清和元”的字號,親筆題寫了牌匾。據(jù)說著名的竹葉青美酒,也系傅山親手調(diào)制而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