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以249名在校高專師范新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目的是了解他們的時間管理傾向的現(xiàn)狀并探討與學業(yè)成績間的關系。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高專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高于中數(shù)水平,在性別及專業(yè)上沒有顯著差異;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其各維度差異顯著;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各維度和學習成績之間呈正相關,并達到顯著性水平;時間管理傾向能顯著正向預測學習成績,其中時間監(jiān)控觀的預測力最強,時間價值感次之,時間效能感預測力最差。
【關鍵詞】高專師范新生 時間管理傾向 學習成績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C-0033-03
人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說明時間的重要性已得到認可,可是認識到時間的寶貴不等同于會管理時間。從1816年開始,心理學界開始對時間心理學進行研究,研究的內容日趨豐富和成熟:包括時間的知覺、認知、推理、記憶等。我國學者黃希庭和張志杰在2001年提出時間管理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的概念:一種多維度多層次具有動力性的心理結構的人格特征,表現(xiàn)在個體運用時間的方式上,通過心理及行為方面體現(xiàn)出來,由時間價值感、時間監(jiān)控感和時間效能感三方面構成。時間管理傾向三個維度實際上反映了人們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信念和預期,以及在此基礎上對自我的監(jiān)控。
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在性別、專業(yè)、年級等人口變量學方面的研究存在不一致的地方。Macan等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女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得分顯著高于男大學生。張麗娟、董好葉研究表明,在性別方面,男生的時間監(jiān)控觀高于女生;年級方面,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時間價值感要高于一年級的學生;在專業(yè)方面則無顯著的差異。范翠英、孫曉軍、劉華山的研究則表明,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在性別和年級方面均無顯著差異。陳本友、張鋒、鄒枝玲、楊勛、黃希庭的研究也表明,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上并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造成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的不同,后續(xù)應繼續(xù)深入探討進行研究。前人關于時間管理傾向的研究表明,時間管理傾向與心理健康、學習動機、學習成績等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鐘慧的研究認為,越是善于管理時間的學生其成就動機水平越高。黃崗、秦啟文、張永紅研究表明,時間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睡眠質量也較差。李晶研究發(fā)現(xiàn),越是焦慮的人其時間管理傾向得分較低,存在顯著負相關。王娟的研究認為,時間管理傾向與自尊、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正相關,即自尊和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能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趙建新通過調查研究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發(fā)現(xiàn),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與生活滿意度的三個維度都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樹立正確的時間價值觀對提高生活滿意度有著積極的影響。William時間管理傾向能有效預測個體的工作績效和學業(yè)成績。李黎的研究表明,師范生的時間管理傾向與學業(yè)成績有顯著的關系。
近年來,國家加大對高職高專的教育投入,作為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的群體——高等??茙煼渡?,正日益成為未來人民教師隊伍不可或缺的人才。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對豐富的大學生活非常感興趣,從忙碌緊張壓抑的高中生活過渡到以自我安排為主的大學生活,若對時間沒有充分合理的安排,那么在課外活動及學習之間的選擇可能會產生矛盾。因此,研究高專師范新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能為提高學生科學合理地管理時間的水平及學業(yè)成績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依據(jù)。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試
選取廣東省某專科師范院校271名大學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剔除無效問卷22份,得到有效問卷249份,問卷回收率為92%。其中男生101人、女生148人,文科154人、理科95人。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黃希庭和張志杰(2001)編制了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該量表由時間價值感、時間監(jiān)控觀、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組成,共44個項目,采用李克特五點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表明時間管理傾向水平越高,信度系數(shù)在0.62-0.81之間,重測信度系數(shù)在0.71-0.85之間。本研究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7。
2.智育學習成績評定。收集被試大一學生第一學期智育學習成績評定,按1-5分等級記分:1表示不及格、2表示及格、3表示中等、4表示良好、5表示優(yōu)秀。
(三)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2.0錄入數(shù)據(jù)并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的調查
1.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見表1。
由表1可看出,時間管理傾向平均分為3.30分,高于中值水平,因此可以說明高專師范新生的時間管理傾向高于中等水平。
2.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的性別和專業(yè)差異。見表2和表3。
(1)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的性別差異。為了考察不同性別的師范新生在時間管理傾向上是否有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結果見表2。從表2數(shù)據(jù)可看出,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各維度在性別方面的差異沒有達到統(tǒng)計學上顯著性水平。
(2)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的專業(yè)差異。為了考察不同專業(yè)的師范新生在時間管理傾向上是否有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結果見表3。從表3數(shù)據(jù)可看出,文理科師范新生在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各維度均沒有差異。
(二)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上的差異
為了考察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與成績不及格的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上是否有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結果見表4。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看出,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與不及格的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各維度有極其顯著的差異。
(三)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矩陣
從表5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維度與學習成績呈顯著的正相關,說明時間管理傾向越好的學生學習成績也越優(yōu)秀。
(四)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成績的回歸分析
本研究首先把時間管理傾向總分作為預測變量,學習成績作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對學習成績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能解釋54.4%的變異(見表6)。
為了進一步了解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對學習成績的預測,現(xiàn)將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因子作為預測變量,學習成績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時間管理傾向三個維度對學習成績都有顯著的預測效應,可以解釋55.6%方差變異。其中時間監(jiān)控觀的解釋力最強,達到了50.5%,時間價值感和時間效能感分別解釋變異量為3.7%和1.4%。
三、討論
(一)高專師范新生的時間管理傾向的現(xiàn)狀
本研究經過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高專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時間價值感維度、時間監(jiān)控觀維度和時間效能感維度均高于中數(shù)水平,這一研究和李晶(2012)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說明學生擁有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能認識到時間對自己的重要性,運用與運籌時間的能力較強,對自我駕馭時間、有效管理時間的信心也較強。這可能是因為學生在高中繁忙的學習任務中已形成良好的時間管理模式,并且將這種模式應用到大學生活中。本研究經過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高專師范新生時間管理傾向的總分以及各維度在性別和專業(yè)方面均無顯著的差異,這和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男女地位越來越平等,性別歧視現(xiàn)象也相對以往來說較為少見。大學校園中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均面臨嚴重的升學與就業(yè)壓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需要學習與掌握的知識量是巨大的,因此時間管理傾向在性別角色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專業(yè)方面也沒有顯著的差異,這說明文科生和理科生雖然在所學的課程性質特點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如何管理時間方面的態(tài)度是相同的,這也說明了時間管理傾向是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是一種典型的個體行為,受性別、專業(yè)等因素影響不大。
(二)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的差異
本研究結果表明,成績優(yōu)秀的師范新生與成績不及格的師范新生在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其各維度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這一研究結果和李黎(2010)的研究認為成績優(yōu)秀的師范生在時間管理方面強于成績較差的師范生的結果是一致的。同時相關分析也表明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成績呈顯著的正相關,時間管理傾向得分越高,學習成績越好。這說明時間價值感高、時間監(jiān)控觀強、時間效能感高的學生能夠認識到時間對自我的重要性,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運籌時間的能力較強因而能制定出與自我相適應的學習計劃,并且在管理時間的行為方面自信心較強,因此時間管理傾向得分比較高的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比較好。
(三)時間管理傾向對學習成績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通過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時間管理傾向能顯著正向預測學習成績,其中時間監(jiān)控觀的預測力最強,能夠預測學習成績50.5%的方差變異,其次是時間價值感,時間效能感最低。這個研究結果和以往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張志杰等(2001)的認為時間監(jiān)控觀對中學生的成績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張志杰(2004)研究認為若個體對時間的價值和功用持肯定態(tài)度,對時間駕馭充滿信心那么必然會體現(xiàn)在工作情境中,表現(xiàn)為更積極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性。黎兵、楊嘉樂(2004)也指出時間監(jiān)控觀能顯著影響學業(yè)成績。時間監(jiān)控觀在時間管理傾向三個維度中是最具操作性的,是個體利用和運籌時間的能力和觀念,通過一系列外顯的活動來體現(xiàn),包括了設置目標、計劃、優(yōu)先級、時間分配和反饋性五個因子。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運籌利用時間的能力較強,能夠通過設置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合理安排好學習計劃,優(yōu)先分配好時間完成重要的任務,并對學習結果進行檢查。有些學生可能由于剛進入大學還不能很好適應自主管理時間的生活,缺乏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重要性的認識,合理安排利用時間的能力及自我對時間監(jiān)控調節(jié)的能力較差,導致學習與課余生活時間發(fā)生沖突,影響了學習成績。
四、結論
第一,高專師范新生的時間管理傾向高于中數(shù)水平,在性別及專業(yè)上沒有顯著差異。
第二,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其各維度差異顯著。
第三,時間管理傾向總分及各維度和學習成績之間呈正相關,并達到顯著性水平;時間管理傾向能顯著正向預測學習成績,其中時間監(jiān)控觀的預測力最強,時間價值感次之,時間效能感預測力最差。
五、建議
本研究結果表明時間管理是具有一定調節(jié)功能的人格特征,對學習成績有重大的影響作用,對個人的成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學生應提高自我時間管理能力,才能合理分配時間完成學業(yè)任務。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呢?本研究結果一個重要提示是雖然時間管理傾向三個維度都對學習成績有顯著的預測作用,但是時間監(jiān)控觀的預測力最強,那么在培養(yǎng)學生時間價值感和時間效能感的同時必須著重提高學生時間管理的技能技巧。米豆豆的研究中指出時間管理能力是可培養(yǎng)的,部分企業(yè)管理和大學內部已開設相關培訓內容,如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開設時間管理培訓課程。因此,高專院校也可通過心理輔導中心開展相關的課程和活動,系統(tǒng)教授時間管理方面的知識,注重養(yǎng)成科學管理時間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自主計劃安排學習時間:合理設置目標、恰當制訂計劃及有效分配各類資源,以保證學習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得到充分合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