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工作重塑的研究熱點與方向:一項基于知識圖譜軟件的可視化分析

    2018-05-15 06:25:06魏新何穎羅伊玲奚菁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8年1期
    關鍵詞:重塑學者維度

    魏新 何穎 羅伊玲 奚菁

    (廣東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廣州 510520)

    1 引言

    工作設計(Job Design) 是指組織以管理者為主體, 自上而下對員工的工作、角色進行構建。在傳統(tǒng)的工作設計過程中, 員工處于被動接受的角色。隨著社會的變革, 由組織設計的規(guī)范性工作描述已不能全面適應組織的快速變更, 與此同時, 組織也希望員工能自發(fā)地對工作進行調(diào)整(Grant & Ashford, 2008)。因此, 如何提高員工的自主積極性, 激發(fā)員工工作能動性就變得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工作重塑概念逐漸步入人們視野。工作重塑 (Job Crafting)是一種從員工角度, 由下而上進行的工作再設計的行為,強調(diào)員工自我改變的主動性。早在1987年, Kulik, Oldham和Hackman在《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期刊中談到:“因工作環(huán)境的不同, 員工會對其工作進行自發(fā)地調(diào)整適應?!鄙鲜鲇^點成為工作重塑研究的思想萌芽。多年后,Wrzesniewski和Dutton (2001) 才正式提出工作重塑概念,將其界定為: 個體對工作任務和工作關系界限范圍進行改變的行為, 并認為工作重塑是人們在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獲得工作意義的一條關鍵途徑。

    縱觀工作重塑研究現(xiàn)狀, 已經(jīng)歷經(jīng)了從“類型劃分”到“機制探究”的變遷。在類型劃分上, 國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將工作重塑劃分為不同類型。例如, Wrzesniewski和Dutton (2001) 將工作重塑劃分為任務重塑、關系重塑和認知重塑三類。Tims和Bakker (2010) 從需求和職業(yè)角度將工作重塑分為提高工作資源水平、降低工作要求水平和提高工作要求水平三個維度, 并在2012年將工作重塑的維度進一步細分為增加結構性工作資源、增加社會性工作資源、增加挑戰(zhàn)性工作要求和減少妨礙性的工作需求四個維度(Tims, Bakker, & Derks, 2012)。Wrzesniewski和 Dutton(2001) 提出的三維結構定義與Tims等(2012) 提出的四維結構定義成為研究工作重塑的基石, 后期學者大多基于這兩個定義展開研究。在機制探究上, 國內(nèi)外學者們針對工作重塑的前因機制、影響后果與作用機制進行了大量探索, 在國內(nèi)也有學者對此議題進行過系統(tǒng)梳理。例如, 張春雨、韋嘉、陳謝平和張進輔(2012) 對工作重塑的影響因素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趙小云和郭成(2014)對工作重塑的預測因素、個體與組織層面的影響效果進行介紹。總起來講, 工作重塑的前因變量包括: 個體因素如個人動機、人格特性和職業(yè)取向等, 情境因素如員工自主性、工作等級和社會支持等。工作重塑的結果變量包括: 積極結果如工作投入、組織承諾和工作滿意度等, 消極結果如缺勤、離職、逃避任務、反生產(chǎn)行為和拖延癥等。

    圖1 歷年工作重塑論文發(fā)表量和作者數(shù)量統(tǒng)計圖(1998.1-2017.7)

    鑒于工作重塑研究取得了如此豐碩的成果, 有必要進行系統(tǒng)歸納。目前, 國內(nèi)已有學者從定性的角度進行過文獻綜述, 然而, 這種基于人為歸納的方式, 未必能對工作重塑的發(fā)展全貌進行描述, 更無法澄清該研究主題的時空發(fā)展特征以及熱點主題等內(nèi)容??茖W知識圖譜方法的出現(xiàn),為我們從定量定性相結合的角度進行研究歸納提供了可能。知識圖譜能將科學知識以圖像的形式進行展示, 尤其是呈現(xiàn)知識結構關系和知識演進規(guī)律, 展示科學知識發(fā)展進程與結構關系(陳悅, 劉則淵, 2005)。因此, 本文以可視化“Citespace V”軟件為載體, 對國外工作重塑研究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 挖掘工作重塑發(fā)展軌跡, 梳理工作重塑領域的研究脈絡、前沿熱點和發(fā)展動向, 為國內(nèi)學者未來的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2 數(shù)據(jù)來源

    根據(jù)“大多數(shù)關鍵文獻通常會集中發(fā)表在少數(shù)核心期刊”的布拉德福文獻離散規(guī)律, 本文數(shù)據(jù)取至ISI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shù)據(jù)庫, 以“主題 = Job Crafting”或者“主題 = Job of Crafting”或者“主題 = Crafting Job”為條件進行數(shù)據(jù)檢索, 時間跨度為1998-2017年, 數(shù)據(jù)收集時間為2017年7月14日, 選用“全記錄與引用的參考文獻”方式下載并保存共332篇數(shù)據(jù), 對檢索數(shù)據(jù)進行精煉去重后剩余論文(Article)、會議論文(Proceeding Paper) 和綜述(Review) 共315條有效數(shù)據(jù)。

    3 工作重塑研究的時空分布情況

    3.1 時間分布特征

    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工作重塑315篇文獻進行統(tǒng)計, 了解工作重塑領域發(fā)展史, 預測其未來發(fā)展趨勢。工作重塑研究起步較晚, 第一篇關于“工作重塑”主題的核心文章由Rubin在1998年發(fā)表, 2001年由Wrzesniewski和Dutton第一次定義, 此后10年間領域內(nèi)相關理論發(fā)表狀態(tài)處于低谷, 每年發(fā)表量不超過10篇。至2008年, 論文年發(fā)表量達到14篇, 在2016年論文年發(fā)表量達到最高峰60篇。1998-2009年是工作重塑領域理論的積累期, 從2009年開始進入深入研究階段, 如圖1所示, 期間工作重塑研究領域?qū)W者數(shù)量隨論文增長趨勢逐年增長, 研究熱度持續(xù)走高, 越來越多學者投入到此領域的研究。至2017年7月14日數(shù)據(jù)收集時, 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shù)據(jù)庫2017年論文發(fā)表量已達31篇, 且數(shù)據(jù)庫論文更新速度較快, 預測2017年發(fā)文量會再創(chuàng)新高。

    3.2 空間分布特征

    3.2.1 作者合作分析

    為研究工作重塑領域的學者分布情況, 本文對作者合作網(wǎng)絡進行分析。選取Node type =“Author”, 時間分區(qū)為 1年, 作者被引次數(shù)閾值為2, 對1998-2017年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圖2為作者合作網(wǎng)絡圖譜, 展示了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有合作關系的作者之間以節(jié)點相連, 節(jié)點的大小代表作者發(fā)文數(shù)量。如圖2所示, 發(fā)文量最多的是Bakker (28篇), 其次是Demerouti (16篇)、Derks (15篇)、Tims (14篇),接著是Petrou、Schaufeli、Van Wingerden。作者間連線的粗細和顏色也代表著不同的合作關系, 線條越粗代表聯(lián)系越緊密。如圖2所示, Bakker、Demerouti、Derks和Tims四位作者合作緊密。其中最大的研究圈是以Bakker為中心向外輻射, 涵蓋以Demerouti、Derks和Tims為中心的較小研究圈; 以Demerouti 為中心的研究圈包含Petrou、Peeters、Bipp、Halbesleben、Xanthopoulou和 Wang等 作者; 以Tims為中心的的研究圈包含 Kooij、Akkermans、Shimazu、Jansen、kawakami和 Namba等作者 ; 以 Derks為中心, Van Wingerden、Rodriguez-Munoz和Dorenbosch等學者也有較緊密的聯(lián)系。

    3.2.2 國家(地區(qū))和研究機構分析

    為研究不同國家和組織機構的合作關系和研究熱度,本文選取Node type =“Author”and“Country”,閾值為2,采用“Pathfinder”裁剪方式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 年輪的大小表示發(fā)文的數(shù)量, 顏色越深代表論文發(fā)布年份越近。發(fā)表數(shù)量排在前列的國家有美國(116篇)、荷蘭(59篇)、英格蘭 (26篇)、中國 (23篇)、加拿大(14篇)和德國(12篇)等14個國家。工作重塑領域研究較為活躍的研究機構有伊拉斯姆斯大學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36篇)、埃因霍芬理工大學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6篇)、烏特列支大學 (Univ Utrecht)(10篇)、烏得勒支大學 (Utrecht University)(10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 University Amsterdam)(8篇)、密歇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6篇)和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 (6篇)等。中國位于圖譜正中間, 與多個國家均有較密集的連線, 說明中國與多個國家開展較緊密的跨國學術合作研究。

    圖3 國家(地區(qū))和研究機構合作網(wǎng)絡知識圖譜

    圖4 工作重塑研究熱點演進知識圖譜

    4 關鍵詞共現(xiàn)與研究熱點分析

    為了解研究領域熱點, 本文選擇“Keywords”進行關鍵詞共現(xiàn)分析, 選擇默認閾值, “MST”裁剪方式, 選定關鍵詞頻次Top15運行數(shù)據(jù)。高頻關鍵詞排序如下:工作績效 (Performance) (65, 0.01), 工作投入 (Work Engagement) (51, 0.02), 職業(yè)倦怠 (Burnout) (40, 0.05),職業(yè) (Work) (32, 0.02) 等。中心性用來衡量節(jié)點與其他節(jié)點的網(wǎng)絡連接強度, 中心性越高說明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有更緊密聯(lián)系, 在圖譜網(wǎng)絡中起重要作用。Chen (2005)認為: 中心性大于0.1且頻次較高的節(jié)點是此研究領域的關鍵節(jié)點, 在數(shù)據(jù)網(wǎng)絡中起著樞紐作用。在高頻關鍵詞統(tǒng)計圖譜中, 中心性大于0.1的節(jié)點共有2個: 需求 (Demand)(25, 0.10) 和工作 (Job) (15, 0.12)。這兩個關鍵詞對工作重塑領域的研究起著重要的引導和橋梁作用。

    為直觀反映工作重塑領域內(nèi)關鍵詞的動態(tài)演進過程,本文繪制了研究熱點演進知識圖譜。如圖4所示,工作重塑在1998-2006年間圖譜節(jié)點較少, 呈點狀分布, 研究熱點從需求 (Demand)、員工 (Employee)、工作(Work)最后研究到組織 (Organization)。2006-2013年節(jié)點分布密集, 研究熱點為職業(yè)倦怠、工作投入、工作績效、工作模型和工作資源, 還有其他較小的節(jié)點如工作滿意度 (Job Satisfaction)、員工激勵 (Motivation)、員工行為(Behavior)、工作要求-資源模型(Job Demand-Resource Model)和主動行為 (Proactive Behavior)等。近10年的研究熱潮給工作重塑領域帶來較成熟的理論研究, 在此后2013-2017年圖譜中沒有較大的節(jié)點, 但工作重塑領域發(fā)表文獻數(shù)量和研究學者人數(shù)持續(xù)走高, 因此推測研究熱度并未降低, 小節(jié)點代表研究方向和主題更為發(fā)散。2016、2017年的研究熱點與需求、職業(yè)倦怠、工作績效、行為和工作等節(jié)點有緊密的連線, 可以看出近兩年對需求、職業(yè)倦怠、工作績效、行為和工作等方面有較多的拓展研究,研究主題趨于注重實踐性, 研究主題更加豐富。

    5 共被引與突現(xiàn)分析

    5.1 文獻共被引及突現(xiàn)分析

    普賴斯 (Price) 最早提出“研究前沿”的概念, 認為某領域的研究前沿能通過大量引用的文獻體現(xiàn)。為進一步研究工作重塑的前沿領域, 對數(shù)據(jù)進行共被引分析。選擇節(jié)點“Cited Reference”, 以時間片層(Time Slice) 1年為一階段, 按默認閾值進行運算分析, 如表1文獻共被引頻次統(tǒng)計表所示, Tims、Petrou、Berg、Leana和Bakker等五位作者文獻共被引次數(shù)排在前列, 其發(fā)表的文獻在工作重塑領域起到重要作用。

    表1 文獻共被引頻次統(tǒng)計表

    13 25 Tims 2013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14 22 Berg 2010 Organization Science 15 15 Hakanen 2008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以上共被引頻次高的文獻主要分為二個研究方向: 工作重塑基礎理論研究方向和工作重塑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效果研究方向。

    工作重塑理論基礎的奠基文獻主要有: 工作重塑概念的提出, 將其分為任務重塑、關系重塑和認知重塑三類(Wrzesniewski & Dutton, 2001); 三維度概念的提出, 從需求和職業(yè)角度將工作重塑分為提高工作資源水平、降低工作要求水平和提高工作要求水平三個維度 (Tims & Bakker,2010); 四維度概念的提出, 將工作重塑的維度進一步細分為增加結構性工作資源、增加社會性工作資源、增加挑戰(zhàn)性工作要求和減少妨礙性的工作需求四個維度 (Tims et al., 2012)。這幾篇是奠基工作重塑理論基礎的文獻。

    工作重塑的影響效果研究包括對員工個體工作重塑和團隊工作重塑的研究。在個體工作重塑方面, 現(xiàn)有研究關注員工個性與工作重塑的關系, 如Bakker, Hakanen和Demerouti (2007) 研究小學、中學和職業(yè)學校教師工作資源和員工工作投入的關系。此外, Lyons(2008)認為有認知能力、控制力、自我意識強和有自我改變意愿的員工更傾向進行工作重塑。Grant和Ashford(2008)、Bakker,Tims和Derks (2012) 認為有進取心的員工更可能進行工作重塑。Hakanen, Perhoniemi和Toppinen-Tanner (2008)以2555名牙醫(yī)為研究對象, 探討了工作重塑對組織創(chuàng)新力的影響。

    團隊工作重塑 (Team Job Crafting) 是與個體工作重塑有理論相似性的組織層面的構念, 即團隊員工共同努力增加工作中的結構、社會資源及工作挑戰(zhàn)性, 減少阻礙性工作要求的工作重塑行為 (Tims, Bakker, Derks, & Rhenen,2013)。在團隊工作重塑的研究中, 有學者通過為期5天的日常調(diào)查, 研究組織變革、工作重塑和工作投入的關系, 認為工作重塑是一種具有整體性且日常不斷發(fā)生的過程 (Petrou & Hetland, 2012); 有學者指出工作重塑應從個體和團隊兩個層次去提高工作績效(Times et al., 2013);有學者認為團隊工作重塑比個體工作重塑更值得重視(Oldham & Hackman, 2010); 有學者發(fā)現(xiàn)團隊合作工作重塑會帶來更高的工作績效、人員滿意度和忠誠度 (Leana,Appelbaum, & Shevchuk, 2009)。Berg, Wrzesniewski和Dutton (2010) 提出組織工作重塑的挑戰(zhàn): 不同層級的員工應有不同工作重塑行為。

    國外學者對工作重塑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研究較多且被引頻次較高, 如Berg, Grant和Johnson (2010) 認為工作重塑行為對員工未回應的職業(yè)呼呼有正向作用; Tims,Bakker和Derks (2013) 認為員工工作重塑行為有利于員工身心健康。此外, 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也是研究熱點,Xanthopoulou, Bakker和Dollard (2007) 以家政人員為研究對象, 發(fā)現(xiàn)調(diào)整工作資源能緩和員工工作需求和員工職業(yè)倦怠之間的矛盾; Crawford, Lepine和Rich (2010) 研究工作需求、工作資源對員工工作投入和職業(yè)倦怠的關系。

    文獻累積引文頻次能衡量文獻歷年累計影響力, 但無法說明文獻在特定時間內(nèi)的影響力大小, 突變(burst term) 指某個變量值在一定時期內(nèi)波動很大, 突發(fā)節(jié)點代表研究的新趨勢。因此本文用圖5文獻共被引的突現(xiàn)分析知識圖譜展示工作重塑領域的研究前沿方向。

    圖譜中共有26篇文獻發(fā)生突現(xiàn), 突現(xiàn)強度的大小代表文獻區(qū)域時間內(nèi)影響力大小。強度大于10的文獻共有8篇, 研究主題集中在對工作重塑定義的探討、員工個性對工作重塑的影響和對組織工作重塑的研究三方面, 突現(xiàn)時間集中在2015-2017年。8篇文獻內(nèi)容如下:Tims和Bakker (2010) 定義工作重塑的三維度概念, 突現(xiàn)強度16.248; Tims等 (2012) 提出工作重塑四維模型, 突現(xiàn)強度24.45; Petrou等 (2012) 提出組織變革、工作投入和員工日常工作重塑的關系, 突現(xiàn)強度22.24; Bakker等(2012)在《Human Relations》中提出主動性性格、工作投入與工作重塑的關系, 突現(xiàn)強度15.60; Tims等(2013)在《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中提出可以通過團隊層面和個人層面的工作重塑提高工作績效, 同年 Tims等在《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期刊提出工作重塑對員工健康的影響, 突現(xiàn)強度分別為12.45和21.45。其他突現(xiàn)強度較低的文獻有: Lyons (2008) 探索工作重塑與個體自我認知、知覺控制和改變意愿的關系;Grant和Ashford (2008)從員工關系和員工主動性的視角拓寬了工作設計理論; Crawford等 (2010) 對工作要求-資源模型進行修訂和拓展研究; Berg等 (2010) 認為可以通過工作重塑去回應無法回應的職業(yè)呼喚; Christian, Garza和Slaughter (2011) 對工作投入進行定義并探討工作投入與工作重塑的關系; Demerouti, Bakker和Leiter (2014) 研究工作重塑、職業(yè)倦怠和工作績效的關系; Behavior (2014)研究職業(yè)倦怠、工作投入和工作重塑的關系等。

    通過對26篇文獻進行主題分析發(fā)現(xiàn), 工作重塑的研究以2012年為分界線, 2012前發(fā)生突現(xiàn)的文獻集中在工作重塑理論研究和員工個性對工作重塑影響研究, 2012年后, 主題逐漸關注團隊工作重塑、員工職業(yè)生涯與工作重塑的關系。

    圖5 文獻共被引的突現(xiàn)分析知識圖譜

    5.2 作者共被引及突現(xiàn)分析

    對論文作者進行共被引分析能幫助找到領域內(nèi)的高影響力作者。被引頻次較高的作者有Wrzesniewski (118次)、Tims (83次)、 Bakker (69次)、 Demerouti (68次)、Berg(65次)、Petrou (62次)和Schaufeli (55次)等。前文提到Wrzesniewski與Tims是工作重塑定義的奠定人, 與Bakker、Demerouti和Tims三位學者有較緊密的學術研究聯(lián)系。因此, 論文作者共被引頻次較高的學者主要為工作重塑理論基礎方向的研究者。

    對作者共被引強度進行突現(xiàn)分析, 幫助挖掘不同時期間內(nèi)有影響力的學者。圖譜顯示有48篇文獻發(fā)生突現(xiàn), 30篇文獻集中突現(xiàn)時間段為2014-2017年, 15篇文獻的突現(xiàn)時間為2015-2017年, 有3篇文獻從2012-2017年發(fā)生突現(xiàn),突現(xiàn)時間長達5年。圖6為為作者共被引突現(xiàn)強度大于10的突現(xiàn)圖, 圖中作者突現(xiàn)強度超過10的多為工作重塑理論基礎研究者 , 如 Wrzesniewski、Tims、Bakker、Berg和Schaufeli等。其中, Tims (2010, 2012, 2013) 和Bakker(2012) 兩位學者在2010-2013年對工作重塑概念進行再定義, 成果被廣泛引用, 說明這幾位學者對工作重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得到領域內(nèi)其他學者的認可。Wrzesniewski、Tims、Bakker、Demerouti和Berg等幾位學者的文獻和著作是工作重塑領域的基礎“橋梁”, 也是推動工作重塑知識演進的重要文獻。

    圖6 作者共被引突現(xiàn)強度大于10突現(xiàn)圖

    6 國內(nèi)工作重塑研究分析

    為進一步探討國內(nèi)學者在國外期刊發(fā)表的工作重塑主題文獻情況, 以相同搜索主題詞,“地區(qū) = 中國”為過濾條件, 基于ISI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shù)據(jù)庫, 導出主題相關文獻共23篇, 包括1篇綜述、7篇會議論文和15篇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如下: 2012年2篇、2014年5篇、2015年3篇、2016年3篇、2017年5篇。23篇文獻中有5篇會議論文和2篇論文由國內(nèi)學者獨立研究完成, 其余16篇文獻均由中國學者和國外學者共同完成。

    此外, 為檢索國內(nèi)學者在國內(nèi)期刊上發(fā)表的相關文獻,本文基于中國學術文獻網(wǎng)絡出版總庫CNKI (文獻收全率99.9%), 以“主題 = 工作重塑”或者“主題 = 工作形塑”為關鍵詞進行檢索, 收集相關文獻共66篇。去除報紙和內(nèi)容不符的文獻, 最后得到50條有效數(shù)據(jù)。其中碩士13篇、中國會議2篇、國際會議1篇、博士1篇和期刊論文共33篇。

    在對國內(nèi)工作重塑研究主題高頻關鍵詞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 教師、工作設計、工作意義、心理授權、主動型人格和主動型行為等主題關鍵詞在國內(nèi)關注較多, 工作重塑、工作投入、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和職業(yè)倦怠等主題與國外學者研究一致。為更加直觀的看出關鍵詞的時間演變規(guī)律, 本文對數(shù)據(jù)進行熱點演進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

    圖7 國內(nèi)學者國內(nèi)期刊發(fā)表的工作重塑文獻研究熱點演進知識圖譜

    圖8 國內(nèi)學者國外期刊發(fā)表的工作重塑文獻研究熱點演進知識圖譜

    如圖7所示, 國內(nèi)期刊發(fā)表的工作重塑研究從2009-2017年保持穩(wěn)定的熱度。工作重塑、工作投入、工作設計等高頻詞在2009-2013年間關注較多, 職業(yè)認同和職業(yè)倦怠在2014年頻率較高, 2015年后對個體特征諸如心理彈性、資質(zhì)過剩、工作疏離感和工作意義等研究較多。另外,國內(nèi)對教師群體的關注一直熱度未降, 至2009-2016年間教師均為熱點研究對象。如圖8所示, 2010-2011年間, 國內(nèi)學者在國外期刊發(fā)表的文獻出現(xiàn)斷層, 在2014-2016年期間有2年的文獻發(fā)表高峰, 至2017年無高頻關鍵詞, 研究主題呈分散狀態(tài)。國內(nèi)學者在國外期刊發(fā)布的成果大多是跨國合作研究, 文獻主題關鍵詞與國外主流研究方向較為一致, 國內(nèi)學者在國內(nèi)期刊發(fā)表的研究主題較為零散,和國外研究方向有較大差異。

    7 討論

    本文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shù)據(jù)庫中工作重塑領域的文獻為研究對象, 通過文獻計量分析, 展示了工作重塑近20年的論文發(fā)表趨勢、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國內(nèi)工作重塑研究狀況, 深入分析工作重塑的研究熱點和方向。通過對1998-2017年工作重塑領域的知識圖譜進行分析整理, 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 工作重塑研究熱度持續(xù)走高, 按論文年增長趨勢, 預測2017年發(fā)文量會再創(chuàng)新高。領域中作者合作網(wǎng)絡較為緊密 , 網(wǎng)絡以 Bakker、Demerouti、Derks和 Tims四位學者為主導形成4個大型學術合作圈, 其中最大的研究圈以Bakker為中心向外輻射, 覆蓋其他學術合作圈。美國、荷蘭、英格蘭、中國、加拿大和德國等14個國家發(fā)文數(shù)量較多, 中國發(fā)文量排在前列, 國內(nèi)學者對工作重塑的研究較為重視。發(fā)文數(shù)量排在前列的研究機構有: 伊拉斯姆斯大學、埃因霍芬理工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烏得勒支大學、密歇根大學和嶺南大學等, 香港嶺南大學是工作重塑研究較活躍的組織。

    第二, 工作重塑研究熱點發(fā)展軌跡可劃分為3個階段: 1998-2006年為萌芽階段, 這10年為理論拓展和傳播期, 研究視角注重對于員工個體工作重塑行為的理論構建;2006-2013年為發(fā)展階段, 是第一次研究高峰期, “職業(yè)倦怠”、“工作投入”、“工作績效”、“工作資源”等關鍵詞為主要研究熱點, 此外, “工作滿意度”、“員工激勵”、“員工行為”、“工作要求-資源模型”和“主動行為”是次研究熱點; 2013-2017年為成熟階段, 關鍵詞分散且出現(xiàn)頻次較低, 但期間發(fā)文量和研究學者數(shù)量持續(xù)走高, 因此主題研究熱度并未降低, 主題較前一階段更加多元化, “需求”、“職業(yè)倦怠”、“工作績效”、“行為”等話題或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從概念提出開始, 工作重塑一直被認為是個體行為, 是員工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工作調(diào)整行為, 無需組織或管理者的參與, 因此最初工作重塑關注員工個體層面的研究。2006-2013年工作重塑多維度概念的提出為工作重塑奠定了理論研究基礎, 大量學者基于工作重塑多維度概念開展研究。2013-2017年間關鍵詞較分散, 但與2006-2013年的熱點關鍵詞一脈相承, 有緊密的聯(lián)系, 可以看出近兩年的話題是對前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第三, 共被引和突現(xiàn)分析可探索工作重塑研究方向。共被引頻次高的文獻可分為兩個方向: 方向一是對工作重塑理論基礎研究; 方向二是對工作重塑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效果研究, 包括個體工作重塑和團隊工作重塑兩方面。工作重塑帶來積極影響的話題研究較多且被引頻次較高。對作者進行共被引分析發(fā)現(xiàn), 共被引頻次大、影響力強的作者都以理論基礎為主要研究方向, Wrzesniewski、Tims、Bakker、Demerouti和Berg等幾位學者在工作重塑知識演進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工作重塑的研究以2012年為分界線, 2012年后, 研究熱度持續(xù)上升。2014-2017年文獻和作者發(fā)生集體突現(xiàn), 文獻數(shù)量持續(xù)上升, 主題逐漸關注團隊工作重塑、員工職業(yè)生涯與工作重塑的關系??赡苡腥缦略? 首先, 2012年后發(fā)生突現(xiàn)的文獻研究大多基于Tims、Bakker等人在2010年定義的三維度概念和2012年定義的四維度概念開展, 加上投稿審稿時間的延遲, 最后導致2014-2017年的文獻集體突現(xiàn), 可以說, 三維度概念和四維度概念的提出激起了工作重塑研究的熱潮; 其次,受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轉(zhuǎn)變的影響, 組織間交流日益增多, 團隊合作的工作方式占比增加, 團隊工作重塑行為引起各方重視; 最后, 隨著組織人本文化的興起, 新一代員工逐漸成為職場中流砥柱, 員工對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呼聲越來越高,工作價值和職業(yè)生涯等與員工利益緊密相關的話題吸引了大量學者的關注, 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工作重塑影響效果研究成為方向。

    第四, 國內(nèi)學者對工作重塑研究較為重視, 發(fā)文較多。“工作重塑”、“工作投入”、“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和“職業(yè)倦怠”等關鍵詞與國外學者研究一致?!敖處煛薄ⅰ肮ぷ髟O計”、“工作意義”、“心理授權”、“主動型人格”和“主動型行為”等關鍵詞與國外研究趨勢有差異。國內(nèi)學者在國外期刊發(fā)表的文獻主題關鍵詞與國外主流研究方向較為一致, 在已發(fā)表的23篇文獻中有16篇文獻均為中國學者與國外學者合作發(fā)表, 但組織機構多數(shù)位于香港, 大陸學者寥寥無幾。國內(nèi)期刊收錄文獻基本都是由大陸學者發(fā)表,關鍵詞熱度較平穩(wěn), 研究方向較為分散。中國大陸學者和香港學者在工作重塑的研究上有一定差距, 香港學者的研究方向與國際主流方向一致, 大陸學者的研究還未成體系。

    8 展望

    在全面了解國外的研究現(xiàn)狀后, 對國內(nèi)外工作重塑領域的研究熱點進行對比分析, 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學者對工作重塑的研究較為重視, 但未成體系, 仍有很大的研究與拓展空間,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拓展。

    8.1 關注工作重塑不同維度的研究

    盡管目前對工作重塑結構概念的研究熱度升溫, 但研究者對工作重塑各維度的研究較為匱乏。田啟濤和關浩光(2017) 認為不同維度下工作重塑的適應性條件也不同, 應對工作重塑維度框架做進一步對比分析。此外, 國外有學者通過元分析發(fā)現(xiàn), 工作重塑作為整體構念研究得出的結果和對工作重塑不同維度進行單獨研究的結果不相同, 例如, 在研究員工主動行為與工作重塑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 將工作重塑作為整體構念進行研究的結論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 但以工作重塑4個維度分別進行研究的結果與工作重塑作為整體構念研究的結果不同 (Rudolph, Katz, Lavigne, &Zacher 2017)。對工作重塑不同維度框架概念的選擇會影響問題的研究結果, 選擇不同的單個維度概念對同一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尹奎, 孫健敏和徐貫英(2016) 發(fā)現(xiàn)在中國國情下增加社會性工作資源和關系重塑兩個單維度與工作投入的研究結果與國外研究結果顯著不同。工作重塑不同維度的適用范圍, 單個維度的適用范圍、適用條件及其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也有待做進一步的研究。

    8.2 驗證和修訂本土適用的工作重塑量表

    眾所周知, 中西方在思維模式和文化背景有巨大差異,西方多推崇個體主義, 強調(diào)競爭, 中國強調(diào)集體主義精神,強調(diào)“和諧”文化。工作重塑強調(diào)個體自我改變的主動性, 其工作重塑行為特征必定受思維模式、組織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 例如, 中國在關系處理上多以“人情”關系為導向, 關系重塑維度可能會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 而任務重塑和認知重塑兩個維度也可能因為“和諧”文化的大背景而有所改變。其次, 工作重塑量表多為英語和荷蘭語(Bakker et al., 2012), 缺乏權威翻譯的量表難免會造成語義理解差異, 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日本學者認為驗證日本版的工作重塑量表是深入進行本土研究的第一步, 隨后對Tims等 (2012) 工作重塑四維度量表在日本的適用性進行驗證, 并發(fā)現(xiàn)減少妨礙性的工作需求維度可分為情感需求 (Emotional Demands) 和認知需求 (Cognitive Demands)兩個維度, 五維度量表會更加符合日本國情(Eguchi,Shimazu, Bakker, Tims, Kamiyama, & Hara, 2016), 次年 ,就有日本學者基于已驗證的日本版工作重塑量表, 開展基于日本本土情景下員工工作重塑、工作投入和心理壓力的關系研究 (Sakuraya, Shimazu, Eguchi, Kamiyama, Hara, &Namba, 2017)。國內(nèi)有學者嘗試開發(fā)工作重塑量表, 但多集中在開發(fā)適用于教師的工作重塑量表 (鄭昉, 2009; 齊亞靜, 伍新春, 2016; 高紅梅, 鄭彎彎, 高倩倩, 2016), 量表難以推廣運用。此外, 對國外有較好信度效度的工作重塑量表在國內(nèi)缺乏權威翻譯和驗證, 因此, 目前國內(nèi)仍缺乏具有公信力度的普適性量表。

    構建適合中國國情工作重塑結構概念的前提是厘清工作重塑不同維度概念下工作重塑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并且對單個維度在中國情景的適應性有清楚地認識。在對整體構念和對各單維度的正確把握下, 對工作重塑量表進行拓展和修訂。從國外工作重塑的熱點演進可以看出, 理論的構建會引發(fā)研究熱潮, 對領域內(nèi)的研究起到推動作用,豐富的理論基礎是開展深入研究的基石, 是構建系統(tǒng)性工作重塑研究的前提, 基于中國情景對理論進行修訂和拓展十分必要。

    8.3 關注團隊工作重塑研究

    團隊工作重塑并不等同于團隊中所有個體工作重塑成果的簡單加總, 與個體工作重塑有較大差別(Tims et al.,2013)。與個體工作重塑的研究成果相比, 目前對團隊工作重塑產(chǎn)生的影響效果研究和前因影響機制研究都較為缺乏。在團隊工作重塑的影響效果研究方面, 對團隊工作重塑的積極影響研究較多, 如提升工作態(tài)度 (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 Leana et al., 2009)、提高組織效能和組織互依性 (Mcclelland, Leach, Clegg, & Mcgowan, 2014)、提高組織績效 (Tims et al., 2013; M?kikangas, Aunola, Sepp?l?, &Hakanen, 2016) 等。團隊工作重塑和個體工作重塑在結構上存在差異 (Leana et al., 2009), 因此同一變量與工作重塑的關系在個體層面和團隊層面的研究結果不相同, 如Chen, Changhua和Tsai (2014) 發(fā)現(xiàn), 與團隊工作重塑相比,個體工作重塑對員工工作投入起到更好的預測作用。有學者認為團隊工作重塑比個體工作重塑更值得重視 (Oldham et al., 2010), 但目前對團隊工作重塑的研究尚有不足, 后續(xù)可以將工作重塑個體層面的觀點擴展到團隊層面, 進行驗證或探索性研究, 在影響效果研究方向多關注工作特征,團隊工作重塑和團隊績效之間的關系。

    首先, 對團隊工作重塑的前因影響機制的研究同樣不足, 引導和激發(fā)團隊工作重塑的方式仍有待探討。Mcclelland等(2014)認為進行團隊工作重塑的組織擁有共同的行為模式, M?kikangas, Bakkerh和Schaufeli (2017)研究發(fā)現(xiàn)團隊工作重塑來源于個體、團隊和組織三個層面,個體層面 (團隊合作的自我效能, 日常因素)、團隊層面 (團隊凝聚力, 氛圍) 和組織層面 (參與型領導, 團隊資源) 有利于日常團隊工作重塑行為的產(chǎn)生??梢钥闯? 有特定組織特征的團隊更容易進行工作重塑, 但需要在未來對組織特征與工作重塑的關系做進一步探討。另外, Mcclelland等 (2014) 認為存在一種對工作重塑行為起到積極作用的組織氛圍, 提出需重視對工作重塑氛圍 (Climate for Job Crafting) 的研究。M?kikangas 等 (2016) 對組織氣氛在團隊工作重塑的作用做了相關研究, 發(fā)現(xiàn)團隊工作重塑能增加員工工作投入, 提高組織氣氛, 從而達到提高組織績效的目的。因此, 從現(xiàn)有研究可以看出工作重塑氛圍是存在的, 且對組織有較大影響, 但其內(nèi)在結構、形成機制、作用機理和影響因素等均不清楚, 需要在后期進行深入探討。

    其次, 盡管國內(nèi)對個體層面的工作重塑研究較多, 但仍有許多話題鮮有涉及。從工作重塑知識圖譜研究熱點看出, 國外學者對個體層面工作重塑研究依然熱度不減, 職業(yè)生涯、員工身心健康、職業(yè)倦怠和工作重塑的關系研究成為新方向。通過對國內(nèi)工作重塑研究主題高頻關鍵詞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 個體層面工作重塑主題研究聚集在工作意義、心理授權、主動型人格、主動型行為、工作投入、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和職業(yè)倦怠等話題, 工作重塑研究主題和國外有較大差別。因此, 國內(nèi)學者可多關注員工職業(yè)生涯、員工身心健康和工作重塑的關系, 對于國外研究較為成熟的理論, 可以在本土情景下再做進一步的理論探討。此外, 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員工個人價值觀、職業(yè)觀和工作重塑的關系等話題也是值得研究。

    最后, 關注對組織情景因素的研究, 與國外相比, 國內(nèi)對組織情景因素的研究較少, 目前主要集中在團隊領導力方面的研究 (吳萍, 2017; 辛迅, 2017)。盡管工作重塑是一種個體的主動性行為, 但Tims等 (2010) 認為外部因素對員工工作重塑行為起到誘導作用, 不同環(huán)境下的員工可能表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工作重塑行為。管理者和組織環(huán)境等組織情景因素的改變, 對個體和團隊層面的工作重塑行為均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 不同管理者的管理風格對團隊的工作重塑有不同的影響, 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變革型領導風格能促進員工的工作重塑行為 (Breevaart, Bakker, & Hetland,2014; Wang, Demerouti, & Blanc, 2017), 但其他類型領導風格對員工工作重塑行為的作用效果仍需進一步探討。另一方面, 不同的組織環(huán)境也會導致不同的工作重塑行為。員工會受其行業(yè)特征、組織結構、組織文化和組織資源等因素影響表現(xiàn)出不同的工作重塑行為, 以激發(fā)個體和團隊工作重塑行為的目的, 為員工提供組織資源, 創(chuàng)造適宜的組織環(huán)境, 研究不同組織情景因素對員工工作重塑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價值。

    8.4 對不同群體和不同行業(yè)進行細化研究

    首先, 關注不同群體的工作重塑行為, 特別是“90后”新生代員工?!?0后”的管理是企業(yè)的一大塊心病, “招不來”、“管不了”、“留不住”或許是對他們再合適不過的描述, 但隨著他們漸漸成為社會的主力軍, 組織不得不重視“90后”的管理問題。姚輝和梁嘉祺 (2017) 研究“90后”員工的工作價值觀后發(fā)現(xiàn), “90后”員工對組織氛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十分看重, 他們追求組織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注重自我情感的滿足和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此外, 有國外學者對美國1977-1994年間出生的Y一代員工進行研究, 發(fā)現(xiàn)Y一代員工對工作特征 (任務重要性、任務認同、自主性)的改變能帶來更高的工作滿意度 (Kim, Knight, & Crutsinger,2009)?;蛟S, 工作重塑或許正是解決“90后”管理難問題的有效途徑。其次, 關注不同行業(yè)的工作重塑行為, 在時間控制較為嚴格的制造業(yè)和時間較有彈性的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 員工所處的工作組織環(huán)境、工作重塑內(nèi)容不相同, 職業(yè)、群體和行業(yè)的多元化研究對于豐富工作重塑理論很有必要。最后, 運用多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研究方法不局限于實證研究, 案例研究、長時間縱向研究、橫向研究和對比實驗等多元化研究方式對理論的構建和驗證同樣重要。

    9 結論

    國外學者對工作重塑理論研究較為成熟, 現(xiàn)已跨入多元化主題研究的第三階段, 且更加注重理論的實踐性。 國內(nèi)學者對工作重塑的研究較為零散, 缺乏系統(tǒng)性, 缺乏權威量表成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障礙。將工作重塑作為整體概念和單維度概念分別進行研究會導致不同結果, 基于中國特殊的國情, 工作重塑關系維度和任務維度與國外研究很可能會有明顯差異。因此, 把握工作重塑不同維度概念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 修改國外現(xiàn)有成熟理論模型, 驗證其本土適用性, 驗證或修訂中國版本的工作重塑量表, 是目前國內(nèi)工作重塑深入研究的前提。再者, 國內(nèi)學者應關注對團隊層面工作重塑研究, 關注不同群體、不同行業(yè),嘗試不同研究方法, 對國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在國內(nèi)做進一步的理論探討, 從多個維度構建和驗證工作重塑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陳悅, 劉則淵. (2005). 悄然興起的科學知識圖譜.科學學研究,23(2), 149-154.

    2.高紅梅, 鄭彎彎, 高倩倩. (2016). 高校教師工作重塑的表現(xiàn)及結構分析.保定學院學報, 29(1), 102-106.

    3.齊亞靜, 伍新春. (2016). 中小學教師工作重塑問卷的編制.心理與行為研究, 14(4), 501-506.

    4.田啟濤, 關浩光. (2017). 工作設計革命:工作重塑的研究進展及展望.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3), 6-17.

    5.吳萍. (2017).授權領導對員工工作重塑的影響機制研究(碩士學位論文). 南京理工大學.

    6.辛迅. (2017). 社會學習理論視角下領導一下屬之間的工作重塑傳遞效應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3), 18-27.

    7.姚輝, 梁嘉祺. (2017). 新生代員工的工作價值觀構成及對留職意愿的影響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4), 39-46.

    8.尹奎, 孫健敏, 徐貫英. (2016). 工作重塑對工作投入的影響:基于優(yōu)勢比較分析方法.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8), 24-33.

    9.張春雨, 韋嘉, 陳謝平, 張進輔. (2012). 工作設計的新視角:員工的工作重塑.心理科學進展, 20(8), 1305-1313.

    10.趙小云, 郭成. (2014). 工作重塑:獲得意義性工作及個人成長的新途徑.心理科學, 37(1), 190-196.

    11.鄭昉. (2009).高校教師工作形塑的實證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河南大學.

    12. Bakker, A. B., Hakanen, J. J., Demerouti, E., & Xanthopoulou,D. (2007). Job resources boost work engagement, particularly when job demands are high.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9(2), 274-284.

    13. Bakker, A. B., Tims, M., & Derks, D. (2012).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job crafting and work engagement.Human Relations, 65(10), 1359-1378.

    14. Behavior, P. O. (2014).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The JD-R approach.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 389-411.

    15. Berg, J. M., Grant, A. M., & Johnson, V. (2010). When callings are calling: Crafting work and leisure in pursuit of unanswered occupational callings.Organization Science, 21(5), 973-994.

    16. Berg, J. M., Wrzesniewski, A., & Dutton, J. E. (2010). Perceiving and responding to challenges in job crafting at different ranks: When proactivity requires adaptivity.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1(2-3), 158-186.

    17. Breevaart, K., Bakker, A., Hetland, J., Demerouti, E., Olsen,O. K., & Espevik, R. (2014). Daily transactional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daily employee engagemen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7(1), 138-157.

    18. Chen, C. (2005, January).The centrality of pivotal points in the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networks.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 San Diego,California, USA

    19. Chen, C. Y., Changhua, Y., & Tsai, F. C. (2014). Job crafting and job engagement: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son-job fi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37(1), 21-28.

    20. Christian, M. S., Garza, A. S., & Slaughter, J. E. (2011). Work engagement: A quantitative review and test of its relations with task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Personnel Psychology, 64(1), 89-136.

    21. Crawford, E. R., Lepine, J. A., & Rich, B. L. (2010). Linking job demands and resources to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burnout: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and meta-analytic tes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5(5),834-848.

    22. Demerouti, E., Bakker, A. B., & Leiter, M. (2014). Burnout and job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strategies.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19(1), 96-107.

    23. Eguchi, H., Shimazu, A., Bakker, A. B., Tims, M., Kamiyama,K., & Hara, Y., et al. (2016). Validation of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the job crafting scale.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58(3), 231-240.

    24. Grant, A. M., & Ashford, S. J. (2008). The dynamics of proactivity at work.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8,3-34.

    25. Hakanen, J. J., Perhoniemi, R., & Toppinen-Tanner, S. (2008).Positive gain spirals at work: From job resources to work engagement,personal initiative and work-unit innovativenes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3(1), 78-91.

    26. Kim, H. J., Knight, D. K., & Crutsinger, C. (2009). Generation y employees' retail work experienc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job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2(5), 548-556.

    27. Kulik, C. T., Oldham, G. R., & Hackman, J. R. (1987). Work design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environment fit.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1(3), 278-296.

    28. Leana, C., Appelbaum, E., & Shevchuk, I. (2009). Work process and quality of car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role of job craft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2(6), 1169-1192.

    29. Lyons, P. (2008). The crafting of job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3(1/2), 25-36.

    30. M?kikangas, A., Aunola, K., Sepp?l?, P., & Hakanen, J. (2016).Work engagement-team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Shared job crafting as a moderator.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9(4),772-790.

    31. M?kikangas, A., Bakker, A. B., & Schaufeli, W. B. (2017).Antecedents of daily team job crafting.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6(3), 421-433.

    32. Mcclelland, G. P., Leach, D. J., Clegg, C. W., & Mcgowan, I.(2014). Collaborative crafting in call centre teams.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7(3), 464-486.

    33. Oldham, G. R., & Hackman, J. R. (2010). Not what it was and not what it will be: The future of job design research.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Behavior, 31(2-3), 463-479.

    34. Petrou, P., & Hetland, J. (2012). Crafting a job on a daily basis:Contextual correlates and the link to work engagement.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3(8), 1120-1141.

    35. Rudolph, C. W., Katz, I. M., Lavigne, K. N., & Zacher, H. (2017).Job crafting: A meta-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job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outcome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02,112-138.

    36. Sakuraya, A., Shimazu, A., Eguchi, H., Kamiyama, K., Hara,Y., & Namba, K., et al. (2017). Job crafting, work eng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Japanese employe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Biopsychosocial Medicine, 11(1), 6.

    37. Tims, M., & Bakker, A. B. (2010). Job crafting: Towards a new model of individual job redesign.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36(2), 1-9.

    38. Tims, M., Bakker, A. B., & Derks, D. (201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job crafting scal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0(1),173-186.

    39. Tims, M., Bakker, A. B., Derks, D., & Rhenen, W. V. (2013). Job crafting at the team and individual level implications for work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8(4), 427-454.

    40. Tims, M., Bakker, A. B., & Derks, D. (2013). The impact of job crafting on job demands, job resources, and well-being.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8(2), 230-240.

    41. Wang, H. J., Demerouti, E., & Blanc, P. L. (2017).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daptability, and job craft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00,185-195.

    42. Wrzesniewski, A., & Dutton, J. E. (2001). Crafting a job:Revisioning employees as active crafters of their work.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2), 179-201.

    43. Xanthopoulou, D., Bakker, A. B., Dollard, M. F., Demerouti,E., Schaufeli, W. B., & Taris, T. W., et al. (2007). When do job demands particularly predict burnou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job resources.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2(8), 766-786.

    猜你喜歡
    重塑學者維度
    學者介紹
    管子學刊(2022年2期)2022-05-10 04:13:10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管子學刊(2022年1期)2022-02-17 13:29:10
    重塑未來
    中國慈善家(2021年5期)2021-11-19 18:38:58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自動化正悄然無聲地重塑服務業(yè)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08
    李滄:再造與重塑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4
    學者介紹
    光的維度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精品久久久噜噜|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日本a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老司机福利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91精品国产九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videossex国产|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午夜影院日韩av|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男女做爰动态图高潮gif福利片|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老司机福利观看|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国产av不卡久久|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国产在线男女|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天堂动漫精品|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欧美人与善性xxx|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禁无遮挡网站|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色在线成人网| 嫩草影院新地址| 91精品国产九色|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av黄色大香蕉|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or卡值多少钱|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悠悠久久av|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99久国产av精品|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免费av毛片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新地址| 直男gayav资源|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色5月婷婷丁香|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在线播放|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舔av片在线| 色av中文字幕| 久久热精品热|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国产乱人视频|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午夜福利18|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性久久影院|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天堂√8在线中文|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精品一及|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日本a在线网址|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av熟女|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日日撸夜夜添|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成人久久性| 亚洲av成人av|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18|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一级黄片播放器|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欧美潮喷喷水|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嫩草影院新地址|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亚洲成人久久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日本免费a在线|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91av网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亚州av有码|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 亚洲四区av| 亚洲avbb在线观看|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一级av片app|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 久久草成人影院|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美女高潮的动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在线播放无遮挡|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韩国av在线不卡|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国产成人av教育| 日日夜夜操网爽|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av观看视频|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嫩草影院精品99|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午夜影院日韩av|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永久网站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日本黄大片高清|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videossex国产|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一级av片app|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亚洲图色成人|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搞女人的毛片|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身体一侧抽搐|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男女做爰动态图高潮gif福利片|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少妇的逼好多水|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嫩草影视91久久|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赤兔流量卡办理|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老妇女一区|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露出奶头的视频|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中国美女看黄片|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色吧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国产乱人视频|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亚洲图色成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午夜影院日韩av| 亚洲四区av|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天堂网av新在线|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日本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日本a在线网址|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aaaaa片日本免费|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98|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成人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欧美性感艳星| 久久香蕉精品热| 简卡轻食公司|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九色|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欧美bdsm另类|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av毛片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www.www免费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日韩中字成人|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亚洲综合色惰| 国产色婷婷99| 露出奶头的视频|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黄色日韩在线|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国产成人av教育| 深夜a级毛片|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黄片播放器|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亚洲国产色片|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午夜影院日韩av|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久久中文看片网|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嫩草影院新地址|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亚洲自拍偷在线|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