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紅,成軍海(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內官營中心小學,甘肅 定西 743000)
?
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語文作業(yè)最優(yōu)化設計
馮玉紅,成軍海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內官營中心小學,甘肅定西743000)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作業(yè)的設計既要講究科學性還要講究靈活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要求作業(yè)的數量要科學合理,質量要科學規(guī)范,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是隨意性地布置,也不是無原則地布置,這里強調的是作業(yè)的最優(yōu)化設置,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和新課程教育教學的理念相適應。
關鍵詞:最優(yōu)化作業(yè);新課程
教育教學本身是互動的過程,學生要聽從教師的指揮,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法策略,如果說兩者盲目地教和學,那勢必是盲人騎瞎馬半夜臨深池,要走向死胡同的。筆者就作業(yè)的最優(yōu)化設計策略方面,做如下探索。
教師布置作業(yè),基本的原則計算少而精,力避多而濫。有的教師布置隨意性特別的大,有時候連教師都不知道怎么做,那學生更就無所適從了。另外作業(yè)還應有最優(yōu)化,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這是最科學的方法。有的教師嫌麻煩,布置的作業(yè)一模一樣,好學生三下五除二做完了,學習不好的學生費了半天的勁還是做不出來,要么就是錯誤很多。這是針對學生層面來說。
從作業(yè)的層面講,新授課的作業(yè)要突出基礎知識的訓練,練習課的作業(yè)要側重于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同樣的知識變個花樣或者變個說法就不知道怎么做了,這是多數學生困惑的地方。
復習課側重于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生的主觀判斷能力要好,遇見問題要果斷。在這整個過程中作業(yè)的設計始終要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基礎知識不太好的學生,就讓他做點簡單的,沒必要強迫他做難度大的題。例如,課外延伸題,能做則做不能做則不做,沒有必要強求都做。
(一)語文作業(yè)的最優(yōu)化設計,首先要做到有最優(yōu)
1、從學生的角度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數量上要有最優(yōu)化,質量上更應講究最優(yōu)化,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2、從作業(yè)本身的角度講,要強調作業(yè)的最優(yōu)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要慢慢的學,不能說布置就布置一大堆,恨不得學生一夜把所有的知識都記住,這種拔苗助長的方法堅決要唾棄。
(二)作業(yè)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這里講的是要針對教學內容去設計作業(yè),前面講的是針對學生的。有些知識簡單,課堂上就能記住,有的就記不住,就需要課外加強練習。針對學生容易犯錯的知識,教師有意識地去布置,在反反復復的訓練中強化記憶。
(三)作業(yè)設計要有趣味性
因為學生的注意力不是那么耐久的,所以作業(yè)的設計如果沒有趣味性,時間長了學生也就失去了興趣,做作業(yè)肯定就開始應付差事了。如果教師能夠變換花樣,同樣的題,可以是填空題,也可以是選擇題,還可以是判斷題,總之,作業(yè)的設計要有多樣性,方能引起學生長時間的興趣,學生才能夠好好地完成。
書本知識是死知識,不一定能解決實際問題,生活中的知識,是實實在在的。仔細分析我們所學的知識,書本知識很少,大多數是生活中的知識。就是測試卷里,很多知識跟實際生活聯(lián)系特別緊密。例如,作文就完全來自生活。如果離開生活完全依靠書本,無法想象寫出來的作文將會是什么樣的。比如說秋天來了,我們要寫美麗富饒的原野、勤勞善良的農民伯伯等,不寫實際生活中的富饒的土地、枝繁葉茂的樹木、成熟的原野大地,那么我們寫什么呢!很多教師在這點上脫離了生活,讓學生寫假大空的作文,違背了作業(yè)設計的策略性原則,把學生引入了死胡同,當然寫不出真情實感的作文來。
最優(yōu)化作業(yè)要讓學生能夠自由地飛翔。西方的諺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蘇軾說王維的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古人的文章,確實有種身臨畫境的感覺,尤其是唐詩。隨便一首唐詩,都能描繪出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圖來。那么我在教學這類課文的時候,就讓學生繪畫出詩歌的內容來。比如“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眼前看,翠柳依依,上有黃鸝在樹葉中間鳴叫,樹影婆娑,仿佛詩人的心思一樣,想什么呢?抬頭望,白鷺一行,直逼藍天,他們飛向何方呢?把人的情思帶入深遠而廣袤的天地,不由得聯(lián)想起很多很多的人和事來。詩歌不但有畫面美,更有人生思考的美。
所以,最優(yōu)化作業(yè)的設計,一方面要求教師在設計的時候,根據學生的情況,根據課文內容的情況,科學地布置。另一方面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作業(yè)來完成,以此提高學業(yè)水平,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語文知識基礎。
[責任編輯金東]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hinese Homework Adapted to the New Curriculum
FENG Yu-hong,CHENG Hai-jun
(Neiguany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Anding District,Dingxi Gansu 7430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homework design should be scientific and flexible,that is to say,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can complete the homework assigned by the teacher. The teachers should assig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mount and quality of ho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students' actual situation. The homework is not random arranged or assigned with no principle. What I emphasize here is the optimized homework that orients to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Only in this kind of homework,could teachers help student to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step by step,and adapt to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philosophy.
Key words:optimization operation;new curriculum
中圖分類號:A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9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73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4]GHB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