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慶凡
?
分析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薛慶凡
【摘要】目的 針對兒科護理管理,探究風險防范式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我科的60例兒科患兒進行研究與分析,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均等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分別為30例。試驗組進行風險防范式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分析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jié)果 患者分別進行護理后,試驗組焦慮的正常評分率為66.67%,高于對照組的正常評分率(4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抑郁正常評分率為73.33%,高于對照組的正常評分率(43.33%),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風險防范式護理的護理效果明顯,患者家屬的滿意度較高,且家屬的焦慮及抑郁情況明顯下降,護理的風險明顯降低。
【關(guān)鍵詞】風險防范式護理;兒科護理;管理;臨床應用
兒科是眾多科室中收治病患年齡最小的,患兒年紀較小不能很好的配合醫(yī)護的工作,并且有些護士資質(zhì)不深,技術(shù)不是特別成熟,不能很好的應對兒童不配合而出現(xiàn)的緊急情況,增加了治療及護理過程中的風險[1]。為了探究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選取60例兒科患者做此試驗,得出如下結(jié)果。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選取我科收治的60例兒科患者,按照隨機分配表的方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分別為30例。對照組方面,男患兒10例,女患兒20例,年齡為4~14歲,平均年齡為(8±1.2)歲;試驗組方面,男患兒17例,女患者兒13例,年齡為2~13歲,平均年齡為(5±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我們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
試驗組我們進行風險防范式護理,體現(xiàn)在飲食、住院環(huán)境、心理溝通、高品質(zhì)的服務質(zhì)量等方面的護理。在飲食方面:醫(yī)護人員應告訴患兒家屬多多照看小孩的飲食,注意營養(yǎng)的均衡。住院環(huán)境方面:我科對患兒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雙人間或單人間病房環(huán)境,并根據(jù)兒童的特點布置病房,讓兒童有安全感,不排斥醫(yī)院,同時也能降低患兒對醫(yī)生的恐懼感[2]。心理溝通方面:患兒及家屬的心理是需要醫(yī)護人員的安慰和勸解的,醫(yī)護人員要與患兒多溝通,消除他們的焦慮情緒。因兒童年紀較小,好奇心較重,更需要醫(yī)護人員的積極向上的指引,說話要溫柔,考慮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減少意外風險的出現(xiàn)[3]。對于患兒我們要給予高品質(zhì)的服務質(zhì)量,提供24小時的熱水,應急的便民箱,退熱帖等都應配備齊全,做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兒童健康。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以免醫(yī)護人員不在時出現(xiàn)緊急情況[4]?;純涸谧≡哼^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跌倒、墜床、走失、觸電、燙傷等意外發(fā)生,我們對家屬進行宣教,及時巡視,需要時及時拉起床檔;張貼或懸掛相應的警示標識;避免將患兒獨自留在病房,家屬要24小時陪護;杜絕病房有裸露的插座;把使用暖瓶改為24小時提供熱水。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患兒的心理狀況進行判定,觀察抑郁及焦慮的評分情況。也可根據(jù)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進行判定。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 10.0軟件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t檢驗的相關(guān)方法比較對照組風險防范式護理的臨床價值水平。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焦慮及抑郁評價情況對比
試驗組的焦慮正常評分率為66.67%,高于對照組正常評分率(40.00%),抑郁正常評分率為(73.33%),高于對照組正常評分率(4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家屬焦慮及抑郁對比情況[n(%)]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狀態(tài)對比
試驗組的心理護理(96.8±2.4)、生理護理(96.7±2.9)及家屬滿意度(9.4±1.6)均高于對照組的心理護理(85.4±1.8),生理護理(82.5±1.7)、家屬滿意度(7.5±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及家屬滿意度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及家屬滿意度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心理護理 生理護理 家屬的滿意度試驗組 30 96.8±2.4 96.7±2.9 9.4±1.6對照組 30 85.4±1.8 82.5±1.7 7.5±1.4
兒科是眾多科室中護理難度較大的科室之一,且患兒出現(xiàn)的風險也較大,不同患兒根據(jù)年齡的不同配合醫(yī)護人員的積極性也不一樣[5-6]。本文探究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從本研究結(jié)果來看:試驗組的臨床護理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臨床護理,且試驗組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焦慮正常評分為66.67%,高于對照組(40.00%),抑郁正常評分情況為73.33%,高于對照組(43.33%),以上結(jié)果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了:在兒童護理管理中采用風險防范式護理效果優(yōu)越。筆者認為: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已經(jīng)不能滿足患兒及其家屬的要求,風險防范式護理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心理方面、住院環(huán)境及服務質(zhì)量等方面做針對性預防風險的護理。兒科患者由于年紀小,好奇心較重,更需要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護理,例如:在住院環(huán)境方面,根據(jù)兒童的特點布置溫馨的病區(qū)環(huán)境,有利于患者的積極配合[7]。對于兒童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如跌倒、墜床、燙傷、走失及漏電等危險情況給予護理干預;對患兒家屬講述健康知識,能夠在家屬的幫助下降低患兒風險,提高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本研究結(jié)果與李小蘭[8]學者觀點一致,風險防范式護理效果優(yōu)越是因為對兒童的進行了風險評估,給予了更全面的護理,提高了兒童及家屬的滿意度,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童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療效明顯,可顯著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李衍菊.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88-89.
[2] 段麗萍. 兒科護理中風險防范式護理的臨床應用[J]. 醫(yī)學信息,2014,27(12):173.
[3] 楊春菊. 兒科風險防范式護理應用效果分析[J]. 河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7(2):234-235.
[4] 王菊萍,黨吉. 探討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3(12):124-125.
[5] 文小金.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5):363-364.
[6] 馬杏蘭.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5):360-361.
[7] 葉秋云,葉延玲. 風險防范式護理用于兒科護理管理的價值分析[J]. 醫(yī)學信息,2013,26(20):298-299.
[8] 李小蘭. 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 中外醫(yī)療,2014(8):141-142.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5-022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5.152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三科,河南 南陽 473000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XUE Qingf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ard 3,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yang, Nanyang He’nan 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60 pediatr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randoml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nursing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alyze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normal score rate of anxie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66.67%,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4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ormal score rate of depress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33%,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4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has obvious effect. Thesatisfactory ratio of the patients’relatives is high and depression,anxiety situation and nursing risk obviously declined.
[Key words]Risk prevention nursing,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Clinical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