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炳香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雖然兩者各有自己的特點和規(guī)律,但兩者之間聯(lián)系緊密,相互影響。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能力體現(xiàn)。閱讀和寫作一脈相承,都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反映。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必須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去,強化學生的寫作學習,提高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本論文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參考,研究分析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習作素養(yǎng)的意義,并針對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素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 閱讀 寫作 習作素養(yǎng) 意義 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與寫作,閱讀是“寫碼”的過程,寫作是“編碼”的過程,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閱讀積累的越多,寫作根基才會越深厚。在蘇教版語文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堅持“長短結合”“大小結合”的策略方針,將閱讀與寫作按照單元形式編排在教科書中,從教學實際目標出發(fā),促進學生閱讀與習作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閱讀,導致閱讀教學與習作訓練的內(nèi)容之間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閱讀與寫作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影響到語文的教學效果。為了改善閱讀教學與習作訓練的不足,必須要把兩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堅持讀寫結合,認識到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意義。
一、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素養(yǎng)的意義
1.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素養(yǎng)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理念的完善
在最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閱讀與寫作都有詳細的目標和要求。同時,蘇教版語文教材的教學理念要求進一步擺正閱讀與作文的地位,使作文訓練與閱讀教學齊頭并進。教材將作文訓練列為專門的課文,單立課型,自成體系,與閱讀課文雙線并進,使閱讀與寫作既緊密結合,又相對獨立。蘇教版語文教材堅持“讀寫結合”策略,將學生寫作培養(yǎng)滲透到閱讀教學中,與其教學理念不謀而合,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2.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語言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脫離語言運用的實際情況,容易導致學生語言訓練不到位,降低學生寫作的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滲入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對課本語言有更深刻地理解與思考,做到舉一反三,提高語文的實踐應用能力。
3.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閱讀與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雖然閱讀與寫作有著各自的特點,但雙方相互促進,可以共同進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為習作積淀豐富的內(nèi)涵價值。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陶冶道德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在蘇教版三至六年級的寫作題材中,寫人8篇,寫事10篇,寫景1篇,說明11篇,想象8篇,應用文8篇。這些不同題材的習作練習,既是閱讀所學知識的消化和應用過程,也是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手段。在寫作過程中,為了豐富文章的創(chuàng)作,學生會主動地通過閱讀來尋求寫作材料,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與水平。
二、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素養(yǎng)的策略
1.堅持閱讀鑒賞與寫作實踐相結合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通過開設專業(yè)的閱讀訓練課,選取精美的文章或優(yōu)美的句子讓學生反復誦讀,例如《西湖》《拉薩的天空》《黃山奇松》《師恩難忘》《黃果樹瀑布》《北大荒的秋天》,這些精美閱讀文章有助于學生學習文章語言,積累閱讀經(jīng)驗,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水平。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最終找到結合點,把讀寫結合起來,將閱讀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
2.堅持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內(nèi)學習,課外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讓學生接觸到課外書籍,進行廣泛閱讀。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地閱讀課外書籍,為寫作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好充足的生活體驗的積累,組織現(xiàn)場觀察課、動手操作課、參觀訪問課、社會調(diào)查課、人物采訪課等多種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進而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3.培養(yǎng)終身閱讀與寫作學習的觀念
“終身教育”是新時代語文教學的要求?!盎畹嚼蠈W到老”應該作為終極理念貫穿在學生學習生涯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主動接受“終身教育”的理念,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體系。其次,教師要以“終身教育”思想原則為指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指導學生牢固地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幫助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從而為學生未來一生的生存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結 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遵循“讀寫結合”的策略,堅持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方針,發(fā)揮雙方的作用,不可偏廢一方,不能讓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脫節(jié)。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理解吸收知識的過程,寫作是表達輸出知識的過程,兩者之間聯(lián)系緊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學習,對提升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9)
【2】袁和祥.語文課中“讀寫結合”鏈接點探尋【J】.基礎教育研究,2015(02)
【3】高文華.在閱讀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5)